教师角色的转变

时间:2022-10-11 10:26:40

教师角色的转变

案例背景

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小,生活经验少,我们在上课的时候应该选择他们最熟悉的,最喜欢的事,这样才能引起学生们的兴趣,他们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接受,另外,笔者认为,教师不能以自我为中心,不能想当然的认为教师就是“教”,学生就是“学”,而应尽可能多的让学生参与进来,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标准》中也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对此,谈一谈我在执教《6和7的认识》一课时的几点做法。

案例描述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小朋友,在上新课之前我们一起来听一首儿歌《五指歌》,听完之后要回答老师的问题。

[新课导入既承前启后又形象有趣,短短三问,既复习了5以内的数,又引出了本节课的主题图。]

二、探究新知。会数,会读,会写数字6和7。

1、[让学生从主题图上数出数量是6和7的物体,并从中抽象出数6和7,再让学生把抽象的6和7用生活中的事物来描述,完成对6、7的认识过程,较有效地加强了对6、7的数感。]

2、学习数字6和7。

(1)结合刚才学生已经数出的主题图上有6个学生,一共有7个人,提问学生如果用点子图表示的话应该怎么画,然后出示6和7的点子图,并挂在黑板上。

(2)让学生拿出自己小棒,分别数出6根和7根,摆一摆,看你能摆出什么图形小组内的同学互相交流一下。找出数字6和7。

……

[数形结合,提供创造空间,力所能及地发展想象力。小组内互相交流,孕育审美情趣。学生在学前班已经能写0~9的数字,但水平不一,不规范者有之。教师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基础,在难点处加以示范,让全班学生在空中书写数字6和7,并请写得好的介绍自己的方法,充分调动了全体学生写数积极性,巧妙地解决了难点。]

(二)数序与数的大小

(1)出示计数器:让学生先拨5个珠子,然后思考在5的基础上如何拨6和7(教师巡视并指导),最后师生一起总结出:5添上1是6,6添上1是7。

(2)出示直尺图、观察直尺图,想一想你能从0顺数到7,从7倒数到0吗?直尺图学习了6和7,下面我们比较一下以下4组数的大小。

56 67

65 76 (先填写,再交流。)

[通过让学生观察计数器,直尺图,帮助学生理解7以内数的数序,也有助于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数感。]

(三)基数与序数

(1)课件出示第43页的鱼图,完成填空题:一共有( )缸鱼。(2)小游戏:请6名学生到教室前面,面向大家。从左数第六个同学指的是谁?从右数第六个同学是谁?一共是几个同学?

[一年级的学生不需要知道基数与序数的概念,但在具体的情境中要学会分辨基数与序数。虽然学生在学习5以内数的时候已经学习过基数与序数,但对他们来说这个知识点依旧是个难点。所以在这个环节教师不仅通过鱼图帮助学生理解第7缸与7条鱼中7的区别,还让学生上黑板做了一个小游戏,加深学生对基数与序数的认识。]

案例分析

转变教师角色是本案例的特点。自始至终视学生为学习主体,让学生观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尝试走向讲台,互教互学;让学生从形象的画面、学具中去感知数序和数的大小;让学生通过课件的画面和直观的生活场景理解基数和序数的区别。总之,让学生活跃在学习活动的舞台上,成为课堂的主人。

准确把握学习的起点和难点,唤起求知欲是本案例的特点之二。生活中的数学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起点及解决难点的依托。从听儿歌引入本节课,首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觉得数学并不是枯燥无味的,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图—学生打扫卫生的场景图,让学生明白数学来源于生活,教师鼓励大家根据主题图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引出本节课的课题,在学习6和7的过程中,教师鼓励学生突破“6”的书写难点。

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尽可能多的让学生自己观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开放中显个性”是本案例设计思路的又一特点。创设自由、有趣、适度开放的活动空间,诱发孩子们去想象、去创作、去思考,从而开发实质,张扬个性。这堂课,学生在摆一摆、排一排等活动中领悟6、7所代表的数量和序号,在搭一搭、猜一猜等活动中,各选其好,各尽所能,各抒己见,取长补短,凸显个性。

最后,课堂练习不一定要多,尤其是低年级,结合学的认知程度进行练习,把握住重难点就可以了。

课后反思

数学源于生活,更要应用于生活,虽然小学生年龄小,但在他们的生活经验中,也会有数学因素的内容。因此在教学时让数学贴近生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中挖掘出数学因素,并充分运用于教学,就能化难为易,使学生乐于接受。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先以他们熟知爱听的儿歌导入,为下面的学习做好铺垫。一年级的孩子活泼好运,喜欢做游戏,教学中我以活动贯穿始终,有训练口头表达能力的活动,有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的活动,还有培养观察能力、协作精神的游戏活动。

上一篇: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下一篇:初中数学“学案导学实验”教学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