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化市幼儿园家园共育现状与对策

时间:2022-10-11 10:22:24

绥化市幼儿园家园共育现状与对策

【摘 要】幼儿园和家庭是幼儿生活的两个最重要的环境,因此两者的配合对于幼儿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对绥化市幼儿园家园合作现状进行分析,进而探讨绥化市幼儿园家园共育的途径和方法,并为绥化市家园共育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幼儿园 家园共育 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G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29-0175-02

一 幼儿园家园共育的含义及重要意义

家园共育是指幼儿园根据教育教学规律和阶段性的教学任务,根据幼儿身体发展的特点以及幼儿品德发展的实际情况,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家长,使之更有效地对幼儿进行教育,家园共同努力,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实际上就是家长与幼儿园共同完成孩子的教育。

在过去相当一段时间里,幼儿的教育都是以幼儿园教育为主。然而在幼儿阶段家庭对儿童发展的作用也很大,所以应充分发挥家庭的教育作用,提高家长的教育能力,形成家园共育的大环境。家园共育在幼儿的教育过程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家园共育使教师在与家长的交流过程中,能对幼儿的成长环境以及在家里的表现有更深刻的了解,进而能更好地教育幼儿,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其次,家园共育可以加强家长和教师的互相了解。在家园共育的过程中家长会参与到幼儿教育中,家长可以感受到幼儿教师工作的艰辛,家长能清楚地看到幼儿教师工作的困难。

二 绥化市幼儿园家园合作育儿的现状

根据调查表明,绥化市40所幼儿园都开展了家园共育。但幼儿园关于家园共育开展的情况却不尽相同。共育活动公立幼儿园每月一次,民办私立大型幼儿园约每两个月一次,民办私立小型幼儿园约每学期一次。在访谈中了解到,公立幼儿园家园共育开展的形式比较多元化。除了要求家长参加家长会,还定期举办亲子活动、文艺汇演、家长开放日活动等;民办私立大型幼儿园家长除参加常规的幼儿园活动外,还会参加幼儿园举办的家长访谈日活动。而民办私立小型幼儿园家长参与更多的则是每学期的家长会,还是能达到预期的效果的,但家园共育的程度还比较低,家长仍处在一个相对被动的地位,具有其局限性和闭塞性。

很多幼儿家长对家园共育的理解仅局限于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却没有参与幼儿园活动和管理的意识。主要表现为: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不合拍。家庭教育是一个薄弱环节,对子女的教育往往不能和幼儿园同步,这就大大影响了幼儿园的育儿效果。目前多数幼儿园都有家园联系手册,但其中的记录日期却是一段时间之内的情况,可见是幼儿园想起来便做,想不起来便被放到了一边,并没有发挥真正的作用。不同文化素质的家长家庭教育存在差别,由于家长的文化素质不同,家庭教育也存在很大差别。在我园开展家长访谈日活动时,某幼儿园一位家长便这样和我说:“开这家长会有什么用啊?坐一下午又累又冷,就是一个形式罢了。”另一位家长则认为:“开展这样的家长访谈日,不仅能从中了解到幼儿一天在园内的表现,还可以知道幼儿的一些趣事。园长经常参加各种教育及心理培训课程,可以针对幼儿的现状给予我一些教育方法的指导。”由此可见,不同文化素质层次的家长对家园共育的理解存在很大的差别。素质较好的家长更愿意了解幼儿在园中的表现,反之,则对家园共育表现出不能理解,也不愿意参与到幼儿园的活动中去,认为幼儿园是在“作秀”。

三 绥化市幼儿园开展家园共育的对策

1.加大家园共育的宣传力度

绥化市近年来经济和文化发展都很快,但是幼儿教育的观念比较陈旧,发展相对滞后。因此要改变这一现状,首先幼儿园就要转变家长的育儿观念,更要以此为契机,向家长传达科学的教育观,引导家长掌握基础的家庭教育知识。可以采取家访、家园联系手册、电话联系等宣传方式,通过这些方式使教师深入了解幼儿家庭情况,能对家长进行有较强针对性的指导。这种有针对性的交流和指导能较好地调动家长参与家园共育活动的积极性,增强家长的教育信心,从而提高幼儿对学习的渴望和兴趣。针对很多父母平时的工作都很忙,缺少对孩子的第一手的信息和资料这一情况,教师要主动与这部分家长联系提供各方面的帮助和支持。注意在学习中教师要多举鲜活案例,案例最好来源于本地区幼儿园实例,这样有助于增强说服力,效果更佳。随着经济的发展,电视早已普及,在电视节目的选择上,可以集中播放一些农村人乐于接受、喜闻乐见的节目。如在绥化电视台可以转播一些早教的益智节目,宣传幼儿教育的重要性、家园共育的重要性,宣传幼儿教育不能只靠幼儿园的力量,更需要和家长密切合作,共同促进幼儿健康和谐发展。

2.增加财政投入,提升办园标准

绥化市幼儿园很多都是民办私立的幼儿园。由于缺乏资金的投入,一些幼儿园面临着生存问题,更难全力开展家园共育。因此,对于绥化市家园共育的发展,政府加大对其的投入与扶持、监督和管理是必不可少的。绥化市政府要乘目前国家及黑龙江省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尤其是农村学前教育的东风,加大对幼儿园的支持和整改力度。对于绥化市的民办私立幼儿园,可以把分类管理的模式引入其中,对达不到办园条件、又不及时进行调整的,要责令其停办整顿;对于办园资金不足的,要联合政府、乡村和个人的力量,给予资金筹措上的支持,加大投入,共同建设;对于已经运营的幼儿园要加强监管,建立健全办学管理机制;要加强对幼儿园的教育督导、教学评估以及考核,才能真正提升幼儿园的办学水平,为幼儿园开展和落实家园共育奠定坚实的基础。

3.提高园长与教师的素质

幼儿园家园共育水平提高的关键在于园长的理念及其业务水平。在绥化市一些民办幼儿园尤其是小型的民办幼儿园,园长学历水平比较低,专业知识缺乏,加上很少参加对园长的专业培训,管理能力得不到提高。绥化市政府应经常分期、分批组织所有幼儿园的园长进行家园共育等方面的培训,可以利用地方教育局和相关教育部门及研究人员在县里、镇上组织定期的培训班,对园长进行业务培训,尤其是要注重家园共育的培训。也可以充分利用地方高校资源。由于绥化市绝大部分幼儿园需要考虑经济收益问题,因而政府在举办园长培训时要充分调动园长的积极性。可以遵循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坚持激励的公正性、灵活性,激励并全面调动园长参加培训的积极性。还要灵活运用目标激励、经济激励、荣誉激励、表率激励、竞争激励等多种激励方式,将家园共育的开展情况与幼儿园的资金支持和级别评定挂钩。

总之,运用多种手段来提高园长对于家园共育的重视程度,进而促进家园共育更加有效地开展实施。同时也要稳定师资队伍,提高教师素质。教师是家园共育的领导者、组织者与实施者,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家园共育的质量。幼儿园应关注教师的专业成长,协助指导教师设计、组织等多形式、多层次的家园共育活动,在实践中提升教师专业素质,家园共育能很大程度上促进幼儿园的教育质量的提高,更能推动幼儿身心的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家园共育在幼儿园改革发展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对绥化市幼儿园家园共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做了初步的分析和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以此为绥化市家园共育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参考文献

[1]张韵.幼儿园家园合作现状研究[D].西南大学,2009

[2]曹丹丹.家园合作问题分析[J].学前教育研究,2003(Z1)

[3]周红.家园沟通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学前教育研究,2003(2)

上一篇:幼儿教师专研成长的有效途径 下一篇:如何指导幼儿阅读童话故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