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阶 第2期

时间:2022-10-11 10:12:13

在一次晚会上,我朗诵自己的诗歌《二泉映月》。为朗诵伴奏的,是二胡表演艺术家闵惠芬。晚上演出,下午和她做准备。

诚挚、率真、善良、热烈,和闵惠芬对坐,心弦和琴弦共振。

与音乐有生死之约,自八岁始,一把胡琴伴随一生。

是东方乐器,是平民乐器。民喜爱,闵惠芬便喜爱平民之喜爱。

去过苏北高邮湖,登上设置在船上的水上小学,她为渔家孩子演奏。恭敬虔诚,置身船头仿佛置身维也纳金色大厅。鸥鹭敛翅,游鱼收鳍,彩云蹑足,湖风噤声:生命倾听生命。

去过甘肃镍矿,乘坐卡车跑了五个矿井。戈壁为剧场,车厢为舞台,她为矿工演出。获得上海文联授予的“德艺双馨”称号,颁奖仪式,她请来甘肃镍矿矿工。从矿工手上接过荣誉证书,是她的最高荣誉。

去过以干旱贫穷闻名于世的“三定地区”,为西北演出。坐在一座红柳沙墩上拉琴,老乡围着红柳沙墩听琴。听众之中还有一头牛。这牛也奇:琴声一起,它站定不动仿佛一座生出耳朵的山。老牛知音,闵惠芬想与知音合影。牛却俯首不动。闵惠芬懂得牛的心事,便专门为它加演了一曲。老牛这才乐了,巍峨大山温顺得像个孩子,依偎着闵惠芬合影作别。

曲终人不散,满坡响起的大西北“花儿”,仿佛丝路花雨。

重病,险病,医生从未见过的病。与死亡抗争了十七年。如何手术?从右肩到右肋得割出一条七八寸长的口子:对于一位以右臂挽弓的弦乐艺术家,这意味着什么?

琴手惶恐发问:手术后,我还能拉琴吗?医生悲怆作答:要做好不能拉琴的准备。

问答之间,她们相拥而泣。

三次手术,三次化疗,命运把闵惠芬推向地狱门槛。眼睁不开,耳听不见,她进入混沌迷蒙。冥冥之中看见一条蓝色云带,她向着云带缥缈飞去。就在飞向云带之一刻,听见一个蓝色乐句。天空之蓝,大海之蓝,梦幻之蓝。她知道,这是天籁。想记录天籁,却举不起右臂。不能记录,天籁就不肯离去。盘旋、依偎、缠绕,乃至支撑、激励、召唤,直到她的体力渐恢复,直到她勉力记下这个诞生在天堂的旋律。静卧病床,闵惠芬发展这个乐句并结构这个发展,直至成一部作品的腹稿。她把作品命名为《音诗——心曲》,并委托弟子演奏出来。

《心曲》的公演,闵惠芬去听了。她说,音阶,天阶。历经劫难我刻骨铭心:美的创造,当是生死攀岩。

摘自《今晚报》

上一篇:油盐酱醋“偷走”药效等 下一篇:我没有手脚,我也不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