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设计专业教学探索

时间:2022-10-11 10:01:29

环境设计专业教学探索

一、研究背景

(一)基于环境设计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思考。复合型人才,即一专多能的综合性人才。复合型人才不仅要全面掌握本学科的各种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对与本专业相关的其他学科知识也要全面了解,并能融会贯通。环境设计(以下简称环设)是一门交叉学科,涵盖建筑学、室内设计、景观设计、公共艺术设计、环境标志设计等多项内容。学科性质要求其人才培养需同时具备艺术性、科学性及工程性等综合能力。然而,目前“学科”取向的专业教育及其单科性艺术设计类“专才”的培养模式在当前我国高校中仍占主导地位,使得同属于艺术设计范畴的各学科被支离开来,如视觉艺术范畴的平面类相关课程在环艺教学中就少有涉及或仅仅局限于三大构成中的平面构成,却没有对旨在表达设计成果的版式设计,旨在呈现企业形象的标志设计、CI设计等课程予以应有的重视。这些平面类课程对环设专业的教学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并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因此,为推动环境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的综合化发展方向,需解决的关键性问题即为拓宽知识口径,变知识“隔离”为知识“整合”,化“单学科知识传递”为“多学科知识建构”,实现学科间的优化组合。(二)基于我校平面类课程现行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课程结构上缺乏整体性和连贯性,课程之间跨度大目前,环设专业开设的平面类课程有大一阶段的基础课“平面构成”,大二阶段的基础课“图形图像处理”,大三阶段没有任何平面类课程开设就直接过渡到大四阶段专业核心课“CI设计”,整个过程跨度较大。结果是先修课程不到位,后续课程更难推进,课程的层进逻辑结构被破坏,导致学生在面对实际课题时往往无从入手,其学习积极性被削弱。2.教学内容上缺乏专业渗透性平面设计类课程在环境设计专业和视觉传达专业都有开设,但是由于视觉传达专业与环境设计专业的学生在知识体系和创意思维体系方面的基础和培养目标都不大相同,因此教学定位也应有所差异。但目前我校环境设计专业的平面类课程尚未形成差异化定位,依然沿用传统的知识结构,如CI课程中不能将设计流程与创意思维合理导入专题环境空间的教学中,导致课程特色不明显。鉴于以上几方面问题,通过对平面类课程嵌套入环境设计教学进行探索与改革,不仅能够为学生提供更为宽厚的、丰富的专业课程体系,还将对环境设计专业的良性发展和培养复合型、高素质艺术设计人才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二、嵌入式教学模式的内涵

嵌入式教学是指在一般教学过程中,将理论与实践、知识与能力、校内资源与校外资源有机整合起来的教学形式。针对本课题,其具体内涵如下:1.以培养复合型设计类人才为出发点,在环境设计与平面设计两个专业相关的课程内容、实践实训环节、师资方面的资源和活动中相互渗透,实现资源共享、学科优势互补共赢的教学活动结构和方式。2.对平面类课程自身来说,首先,在理论学习中嵌入实践内容,深化理论基础的同时指导设计能力;其次,在专业实践中嵌入理论学习,以理论指导实践,增强学生自主分析问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培养出高质量的、一专多能的综合类人才。

三、“嵌入式”教学模式的构建

平面设计类课程嵌入式教学模式以培养环艺复合型人才为目标,以适时导入课程、适宜嵌入教学内容为主体,以引入相关实践项目及“以赛促学,以奖促学”模式为支撑,以结课作业批判汇看制度为保障,通过深层融合,使学生得到设计思维的拓展和综合能力的提升。模式主要框架图如图所示。环艺专业平面设计类课程“嵌入式”教学模式(一)嵌入式理论教学内容。通过“打通、增加、分解、嵌入”等调整方式,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及与环境设计其他课程内容的关联性,将平面类课程及内容合理地分段嵌入环境设计相关教学中。1.课程开设时间上的适时导入。平面类课程合理地导入环境设计各个阶段的教学中,如可在大一阶段开设平面构成、图形图像处理等专业基础课,使学生掌握构成原理及计算机辅助设计相关技能;大二阶段开设版式设计,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设计表达及图面编排技巧,为后续景观作品塑造良好的展示效果奠定一定的基础;大三阶段嵌入CI设计、广告创意,与景观设计专业课相互穿插衔接。2.教学内容上的适宜嵌入。如在图形图像处理课中安排一定的课时教学景观平面分析图、节点效果图的处理技巧;CI设计课中将视觉传达的整体思维方式、开展程序融入其中,引导学生从企业文化理念、行为规范、视觉系统三大角度对空间加以转化,在传统的CI系统平面化设计上探索空间之于企业文化的多元传达。通过这两方面的合理嵌入,逐步形成专业针对性强、层次分明、彼此渗透的课程内容。从追求单门课程内容的严密、完整转为追求课程群体系的完善、系统,做到前后有序安排,循序渐进式教学。(二)嵌入式实践教学方式。1.建立实训平台、引入相关的实践项目以教师的各类横、纵向项目为纽带,真题真做,使学生参与项目的每一个环节,从立项、方案设计、调整修改、评定方案到制作、实施、使用和维护、评价与发挥社会效益,实现学生所学知识与实际项目的对接和转化。2.建立与校园文化建设紧密结合的多种教学形式根据艺术教学的特点,把平面类课程教学中的相关实践环节与校园文化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发挥艺术教育的推广作用,如每年举办的两次教学成果展,一次毕业设计展,相关课程、实习结课汇报展。学生在作品中把校园视觉形象塑造、主题文化活动宣传,校园空间、教学空间的美化紧密结合起来,装点了不同的空间环境,增强了教学成果的展示效果,在教学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也促进了校园文化氛围的建设。3.建立“以赛促学,以奖促学”模式积极举办学科竞赛,为学生提供展示学习成绩、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机会的同时,创造条件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级学科竞赛、申报各级专利,激发学生创作、创新的兴趣,培养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三)嵌入式教学评价制度———批判式汇看形式。在加强具体教学环节的同时,还需要建立科学完善的教学评讲制度来有效衡量教学效果。在专业教学部分或全部完成时,要求学生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对学习成果进行汇报,并现场互动答疑交流。同时教研室组织相关教师集体汇看,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优势进行讨论、总结及评析。教师通过总结问题、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可以不断改进,从而形成富有活力的教学氛围。

四、结语

高校环境设计的教学应突破学科平行的藩篱,平面设计类课程也应突破单一的视觉表象化教学思路,从课程内容、实训课题设置、作业评讲阶段等多方面,严谨有序地渗透到环境艺术的教学之中。二者的结合既是环境设计专业教学的一次有益探索,也是平面类教学思路得以突破的良好契机。希望该教学探讨能够以点带面,总结多学科融贯的教学改革新思路、新方法,对当前相关艺术设计类专业的教学改革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作者:孙静 李志国 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风景园林艺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彭华涛,张光磊.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嵌入式教学模式实践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4(3).

[2]王冬梅.论高校环境艺术教学中CI系统的导入[J].装饰,2013(1).

[3]周汝豪.中国高校平面设计专业课程群构建与教学改革当议[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10).

[4]孙静,段渊古,李志国.农林院校环境设计专业的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J].黑龙江教育,2017(5).

上一篇:高中生物实验设计题研究 下一篇:环境设计教学改革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