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黄飞鸿》到《画皮》

时间:2022-10-11 09:47:14

黄岳泰,香港电影摄影师学会名誉会长;七次香港金像奖最佳摄影奖得主。汪士卿,关于中国三峡的电影《沿江而上》的摄影师,该片2008年在北美获得艺术影院票房纪录;2008亚洲电影学院(AFA)学员之一。前不久在韩国釜山,汪士卿借在AFA学习之机对本届AFA的摄影指导黄岳泰进行了一次采访。

您的电影我们看过很多,从早期徐克的电影《黄飞鸿》到2007年陈可辛的《投名状》,再到最近的《画皮》。据我们了解您1976年拍摄了首部作品,至今已完成电影长片超过110部,并且先后7次获得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摄影奖,那么究竟是什么因素使您保持了这样旺盛的创作激情呢?其实也没有什么啦,保持个年轻的心态就可以了,现在的观众都是年轻人,如果你不跟着时代走,拍出来的电影是没有人看的。

您父亲黄捷也是香港五六十年代的著名摄影师,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您是子承父业。那么您今天的成就与您父亲的指导和家庭的熏陶有没有关系?

我小时候我爸拍片非常忙,没时间管我们。但我确实从小就喜欢看电影,我爸那时候也没有钱给我们,但我手里只要有两毛钱就会拿去看电影,有时候买一张票连看五场,在剧院里一直坐着看,不出来。不过我那时候看的都是国外的电影,反而很少看香港本地的电影,偶尔会去看看我爸的电影的首映礼。您觉得您和您父亲相比在电影风格和成就上有什么异同?

我父亲生活在战争年代,小学都没有读完就去当兵了,后来解放战争的时候他又逃到香港来,就住在片场里我一个亲戚家,当小工,所以他的经验都是跟剧组跟出来的, 步步成为了摄影师,所以我们的经历是没法比的。不过我从小就进片场,接触这个圈子、这个环境,所以肯定会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们三兄弟都入的这行,我是老大,记得小时候我带着我的弟弟们去看电影,我拉着老三,让老二拉着别人的衣角进场,告诉他要进不去就在外面等着。现在我二弟在香港无线TVB当导演也当了20多年了,三弟也经常拍一些低成本电影,这次《画皮》我也叫他来掌镜。

您具体是什么时候开始拍电影的7那时候香港的电影界是什么情况?我是1976年开始当摄影师,但是1979年就自己出来干了。那时候李小龙在国际上有很大的影响,他去世以后(1973年),很多国外制作商来香港拍戏,我从那时候才开始正式入行吧。我高中没念完就出来工作了,跟我爸爸在当时香港最太的电影公司邵氏电影公司,那有很多剧种,我开始进片场、跟组做第二助理,就是学怎么装胶片,他们把这个叫做film loader。那时候我爸爸拍港台片,他做摄影指导,就是过来摆摆位置,收光圈,不用掌机,当时我自己觉得做这个很厉害。我那时候从来不看港台片,只看美国片、欧洲片,我的技术全是在那时候看影片学的,有喜欢看的就在剧院里一遍一遍的看,那时候对拍电影的兴趣才真正体现出来,想把它当作个职业去做。

七八十年代的香港是动作片的时代,另外就是喜剧片,不过那时候喜剧片通常不会请太好的摄影师,我自己其实也很少拍文戏,直到进入80年代,有一群导演从国外回来,掀起了香港新浪潮,才开始改变了这种状况,开始注意质量,注重对品质的控制,对摄影有了更高的要求,而之前是没有art-director(美术指导)这个职位的。您觉得您走到今天,在电影风格和创作观念上受谁的影响最大?您父亲、老师还是其他电影大师?

我整个拍电影的过程都是自学的。在片场的时候,我会聚精会神的去看每个镜头,每一格是怎么拍出来的,机器是怎么移动的,灯光是怎么打的,靠自己去领悟、吸收拍摄的各种技巧,有的时候真的是甚至废寝忘食,别人花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去吃饭,我不去,就站在那个机器前自己研究,其实现在想来对自己的要求是最重要的。在我心中最伟大的摄影师是黄宗沾,他是首位获奥斯卡金像奖的华人摄影师,我了解他出道的全部历史,他给了我精神上的最大鼓励,因为我从他身上领悟了“摄影师没有什么事情是解决不了的,在技术上我最崇拜的摄影师是意大利的斯特拉罗,那时候我不停的看他的片子,包括1973年拍摄的《巴黎最后的探戈》,那时胶片最高感光度才100度,却拍了那么美丽的夜景令人非常惊叹。

我们知道您当了18年的香港专业电影摄影师学会(HKSC)的会长,这个学会在八九十年代对亚洲的电影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请您简单介绍一下这个学会。这个学会是1988年成立的,2008年正好是20周年。刚开始学会有12个发起人,都是当时比较活跃的电影人。当时之所以要成立这个学会,是因为那时没有电影学校,要学习拍电影还要去国外,所以我们就想成立这样一个经验交流的平台,我们可以相互交流,比如我就是从自己的错误实践中学习长大的,我希望把自己的经验告诉别人,而我之所以能连当18年的会长就是因为我肯教,没有什么保留的,只要我懂的就会教。我现在是名誉会长了,已经把接力棒交给了刘伟强。

您和大陆的导演有过合作吗?是否希望与大陆导演有更多合作?我在20Q1年和郑晓龙合作拍摄过《刮痧》2004年李欣合作拍摄《自娱自乐》。大陆近十年有很多大投资,大制作,而香港最近更多的是小制作,大制作越来越少,所以两者在资金和制作经验上具有很大的互补性。我个人很期待以后与张艺谋,冯小刚这样的大导演合作。

上一篇:我所认识的婚礼摄像 下一篇:《远离》和疏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