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技术在信息中心改造中的应用

时间:2022-10-11 09:45:36

虚拟技术在信息中心改造中的应用

【摘要】 随着博物业务的日渐细化。博物馆的业务管理系统也逐渐增多。信息中心机房管理也随之繁琐。为了提高硬件资源的使用率,同时也为了减少机房的管理工作量。特引进虚拟技术来达到这个效果。

【主题词】 Vmware虚拟化技术 TCO 存储设备

一、信息中心机房的管理现状

1、信息中心机房管理的对象:服务器、路由器和交换机的日常维护和管理、服务器系统的业务系统的日常维护、定期对服务器进行查、杀毒等。

2、现行服务器管理的弊端:服务器周边设备维护成本较高:信息中心的机柜、网线以及一些硬件设备的老化现象给管理和故障检测带来了很大的成本,如果进行改造性的数据迁移,软件系统与硬件的适应性(兼容性)也存在着很的风险;在服务器的系统安装和软件配置的过程中,对于每台服务器可能安装的系统不一样(windows系列和Linux)以及定期要对系统进行打补丁和杀毒工作,在确认服务器系统稳定的情况下进行软件的安装与调试。这个工作流程要周而复始地在各个服务器上进行循环运行,工作量巨大,并且各个服务器的可控性差。

3、现行的信息中心的软件部署仍采用“服务器1:1软件系统”模式,硬件资源的利用率低下,同时软件的集成度不高导致了维护的成本和工作量,同时也不利于低碳环保。

4、现行的信息中心存储设备情况:目前仍采用单机的多硬盘组成的磁盘阵列方式,存储设备还是分布在各个服务器上。没有专门的存储设备进行数据的集中管理和应用,同时还没有通过虚拟化实现服务器的数据共享和负载均衡。

二、Vmware虚拟技术的应用

1、虚拟技术的定义:是把一台物理的终端设备变成多台互不影响的多台逻辑的终端设备的技术,同时也是一种打破物理架构壁垒实现物理资源的统一化管理的方法。

2、虚拟化技术的功能:其一、可以实现服务器和业务系统的整合,提高系统的健壮性;其二、可以增强服务器和业务系统的兼容性,打破服务器和业务系统1:1配置模式;其三、通过服务器的整合可以降低信息中心的TCO的水平,并通过服务器整合和资源的集中管理实现服务器集群的负载均衡。

三、存储存储的虚拟化

1、存储存储的虚拟化的定义:是一种把存储从服务器脱离出来进行集中管理的一种手段,同时也为物联网的大数据奠定了平台基础。

2、虚拟存储的虚拟化采用的方法:针对目前我馆的机房设备情况,准备采用基于存储设备的虚拟化进行拓展升级的,同时采用比较成熟的虚拟化协议SNA

(Store Access Network)把存储服务从服务器上分离出来进行集中控制。在此次升级改造中需要添加的硬件有:服务器虚拟连接卡、存储设备、存储网络的连接卡(光纤交换机、存储路由器)、管理软件。通过上述软件组成虚拟存储网络。下图为传统的SNA虚拟存储网络的结构图。

四、本馆的虚拟化改造方案

1、利用Vmware软件实现对现有服务器的资源虚拟化,并在此基础上构件服务器集群,达到初步的数据容灾和负载均衡。

2、利用Vmware软件实现多套业务系统的集约化管理,根据各个业务系统的数据流量情况和运营情况对所占用的虚拟资源进行适时调整;当其中的一台服务器出现故障时,运行在该服务器上的业务系统可以瞬间迁移到其他服务器上。可以提高业务系统的高可靠性;同时减少了管理员的工作量。

3、利用Vmware实现的虚拟化存储网络能够顺利过渡到私有云存储平台。为智慧博物馆的物联网采集的大数据进行可靠存储奠定基础。

五、本馆的虚拟化进程中的技术难点

虚拟化改造的过程中对现有的网络和业务系统的影响程度以及改造的工作量;虚拟存储网络向私有云存储平台的迁移的工作量和难度;最后还有物联网的部署工程与现有的虚拟化改造的结合的紧密性问题。上述问题既是技术难点也是改造工作前需要评估的重点。

参 考 文 献

[1] 刘羽.虚拟机_技术在教学实验中的应用

[2] 刘颖.机房管理中虚拟机技术的应用

[3] 宫婷.计算机机房管理中虚拟机技术的应用探讨

[4] 陈朝华.网络存储技术在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研究

[5] 刘斌.基于Linux虚拟服务器的负载均衡算法

上一篇:应用于校园卡系统的网络安全技术探讨 下一篇:基于信息共享的高校信息一体化平台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