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电气化铁路京广线AT供电区段附加悬挂大修施工的实践与思考

时间:2022-10-11 08:28:54

关于电气化铁路京广线AT供电区段附加悬挂大修施工的实践与思考

摘要:本文重点介绍了运营电气化铁路京广线AT供电区段附加悬挂大修施工程序,并在实际施工中进行了有益实践,通过实践思考,积累了经验,对同类施工有较强借鉴意义。

关键词:AT供电 附加悬挂 大修施工

一.引言

郑州供电段管辖的京广线郑州南站(不含)―小孟区间(武汉局界)127正线公里AT供电接触网设备,历经铁路六次提速后,该区段附加悬挂仍维持1991年开通时状态。近年来,因外部环境不断恶化(如危树)、提速改造、增开动车组等多种因素影响,附加悬挂线索烧伤、机械损伤、锚段接头超标等缺陷表现突出,设备安全保障能力显著下降,每年都会发生正馈线、保护线断线故障,严重危及京广线供电行车安全。

为彻底解决附加悬挂设备质量存在问题,我段决定利用集中修对附加悬挂分区段实施大修,将附加悬挂正馈线由原LJ-185型更换为LGJ-240/30型,保护线LGJ-70更换为LGJ-120/20型,消除隐患,提高设备安全保障能力。既有线AT供电区段附加悬挂大修,在郑州铁路局尚属首次,无成熟施工经验借鉴。而本次大修区段,在综合考虑南京广不同区段设备运营实际,大修首选在许昌(不含)―小孟区间(武汉局界)开展,该区段正线运营45Km,附加悬挂90条公里,是全路既有线提速第一速―250Km/h,列车运行速度高,车流密度大,设备质量要求高,安全环境复杂。经我段认真分析,详细论证,制定了完善的AT区段附加悬挂大修施工工艺,利用京广线集中修40天的有利时机,通过有效组织落实,该区段附加悬挂大修任务圆满完成,设备隐患彻底消除。

二.施工程序

1.施工准备

1.1 人员:接触网工58人,其中预拉组13人,更换组45人;劳务工82人,其中预拉组50人,更换组30人,拖拉机驾驶员2人。

1.2 车辆:编组轨道车辆:轨道吊+接触网非恒张力放线车+接触网作业车1+接触网作业车2;汽车若干:满足工具、材料运输及人员乘坐需要;小型手扶拖拉机2台:轮对宽度满足道床路肩普遍无障碍通过需要。

1.3 工具:机械拉力表3个、3T手板葫芦6个、1.5T手板葫芦4个、滑轮组2套、3T单滑轮6个、2T单滑轮50个、240型放线滑轮300个,¢14、¢16单绳若干。

1.4 材料:按照大修设计单项数量,分型号总量库存,单锚段定额发放。

1.5 场地:根据施工需要,进行详细现场调查,充分考虑材料预制、分类存放、轨道吊装卸线盘、轨道车编组以及重要物资的防盗等需要,保证提供有序的施工保障。

2.换线程序

为保证良好的安全施工环境,换线施工从准备到结束,每个锚段实行先预拉后更换,全过程安排在集中修天窗内进行。将参加的施工人员,分成2个施工组,分别为第一、二施工组,第一施工组负责附加悬挂正馈线、保护线预拉,第二施工组负责预拉后更换,预拉和更换的两个锚段在同一天窗内同时完工,锚段预拉比更换提前一个集中修天窗。为保证人员、机具资源的综合利用,原则上两个施工组按照同一方向同线别于相邻锚段同时进行施工,在线路上平行推进。

2.1 预拉程序

2.1.1 预拉组50名劳务工分为2个拉线组,预拉正馈线组30名、保护线组20名,每组指定一名能力胜任职工负责,分别配备一台小型手扶拖拉机。待放线车在距落锚支柱适宜距离准备好后,按照起落锚走向行进预拉,预拉时正馈线在前,保护线在后,两个施工组保持距离以相互不干扰为宜。

2.1.2两线索分别拉出约100米后,将线索通过紧线器加钢丝套,分别固定在准备好的小型手扶拖拉机驾驶员座位下方主筋架中心位置上,劳务工均匀分布在后方,手提线索,确认固定完好,按照锚段走向匀速前行,速度与后方悬挂线索速度匹配为宜。

2.1.3 拉出线索由12名接触网工分为四组,在锚段每根支柱上通过钢丝套连接放线滑轮进行悬挂,悬挂位置在下腕臂底座往下第一、二支柱孔位,正馈线在上,保护线在下,确认放线滑轮在支柱横向面的中心位置,线索入滑轮槽,各组起吊悬挂交替前行。

2.1.4 在预拉线索行进过程中,理顺线索走向,在遇路肩设备,如下锚拉线、信号机、各种标志、道岔转辙机牌等障碍时,应控制线索走向,防止缠绕设备,对磨擦、挤压处所采取必要防护措施。

2.1.5 线索拉至锚柱后,预留与下一锚段线索衔接长度,然后进行起锚。正馈线、保护线按照测量位置在地面上将下锚终端及相应连接件预制标准,保护线用单绳起吊直接入保护线新下锚角钢,正馈线用单绳吊至新保护线下锚角钢上方第一支柱孔处(此高度不能影响接触网设备送电),用3T手板葫芦葫芦钩一端连接杵环杆,通过支柱悬吊滑轮,另一端固定在地锚杆上,摇动手板葫芦,将杵环杆紧靠支柱(注意落锚时配合调整与锚钢距离),预留线索盘好固定在支柱上。

2.1.6 落锚端在起锚端起锚同时,做好落锚工作。线盘预拉出线预留出与相邻锚段衔接长度,将线与线盘截断。在新保护线锚钢上方用钢丝套与1.5T手板葫芦连接,在手板葫芦支柱侧串入拉力表。3T手板葫芦葫芦侧用钢丝套连于地锚杆,并串入拉力表,另一端葫芦钩通过支柱新保护线锚钢上方单滑轮后,抽出适宜长度。

2.1.7 起锚完成后,先用准备好的滑轮组对保护线、正馈线进行锚段弛度预紧粗调整。待弛度到一定程度,分别连接到相应手板葫芦进行微调。根据张力曲线分别将正馈线、保护线调整至对应的标准张力。

2.1.8 落锚张力调整到位,弛度符合标准,将保护线终端做好直接落锚,正馈线维持原有高度位置,分别预留好衔接相邻锚段的线索长度,盘好固定在支柱上。

2.2更换程序

2.2.1将44名接触网工分为14各小组:4人组2个,负责两端锚柱的落锚及相邻锚段跨越连接;3人组12个,负责中间悬挂点的拆除、安装,根据锚段长度每组承担3―4根支柱悬挂点。更换程序为先拆旧后装新。

2.2.2 拆除既有正馈线、保护线。

⑴. 将正馈线、保护线分别从悬挂点取出,各种形式跳线全部拆除(下锚跳线借助接触悬挂或接触网作业车拆除),每组任务完成后,应将线索悬挂在原有高度,待所有锚段内悬挂点全部取出后,统一放至地面。

⑵. 在锚段中部正馈线、保护线上分别固定2个紧线器,用滑轮组卸载紧线器间线索张力,用断线剪在两紧线器间断线,然后缓慢松开滑轮组,使锚段卸载。

⑶. 待锚段卸载后,将正馈线、保护线终锚打开卸下。

2.2.3 安装正馈线、保护线

⑴. 用单绳绑扎悬吊正馈线、保护线的放线滑轮,分别将两线吊至安装的标准高度。

⑵. 落锚组在悬挂点起吊时,用手板葫芦对正馈线、保护线做好起吊落锚准备,待整锚段悬挂点全部起吊至标准位置,紧手板葫芦落锚,正馈线两端落锚组手板葫芦行进应保持同步。

⑶. 两端正馈线落锚完毕,锚段悬挂点安装预绞式护线条后入悬挂点悬垂线夹。

⑷. 检测保护线弛度,如不合格,通过手板葫芦调整两端张力符合标准,将锚段中间悬挂点入杵座鞍子,保护线终端落锚。

⑸. 两端落锚组安装跨越转角,与相邻锚段进行主导电回路连接,悬挂点各组进行各部螺栓紧固,安装跳线(下锚跳线借助接触悬挂或接触网作业车安装)。在连通主导电回路应严格执行线索打磨、涂导电膏、线夹贴示温片等检修标准及工艺。

三.几点思考

1.周密组织,抓住集中修有利时机。一是兑现时间与工作量匹配。集中修天窗180分钟,考虑办理停电手续、轨道车运行等因素影响,接触网实际作业至少可用160分钟,本次AT区段附加悬挂锚段长度1800―3000m,平均2500m, 集中修天窗点为在点内同时完成一个锚段的预拉及另一个锚段的更换提供了有利条件。二是兑现率与进度匹配。集中修是对设备进行整治的重点工作,计划性强,兑现率高,我段充分抓住这一有利时机,集中优势人力、物力,平均一天预拉上、下行锚段2×2.5Km,更换锚段上、下行锚段2×2.5Km,即每天预拉正馈线+保护线累计10Km,更换正馈线+保护线累计10Km,施工潜力得以充分发挥。三是施工安全环境稳定。京广线车流密度大,速度高,且本次施工又在250Km/h区段,安全环境极为恶劣,而利用集中修大天窗,所有工作全部在点内完成,每天5Km的作业区域,近200人的施工队伍,最大限度地避免了行车干扰,集中修为大修施工创造了良好的安全环境。

2、加强协调,优化施工计划满足需要。集中修是多部门、多工种平行作业,综合利用。编制大修施工计划要将工务、电务、通信等专业在该区段的集中修月计划统筹结合,每天主动加强站区协调,详尽沟通,防止不同专业施工冲突,造成资源浪费,制约大修施工进度。

3、开展调查,对锚段布局进行合理优化。本次大修区段附加悬挂45正线公里,上、下行90条公里,共计34个锚段,锚段长度最短1800m,最长3000m。锚段的不合理布局,造成更换短锚段天窗时间、人员、机械资源存在浪费,而更换长锚段天窗、人员、工机具等资源紧张,不利施工组织,同时长锚段的施工难度加大。从本次施工整体情况分析,综合天窗利用时间、人员组织、工机具数量等因素,锚段长度以2500m为宜,在今后类似施工上,应做好施工调查,统筹考虑锚段分布情况,不合理锚段应列入施工改造。

4、着重细节,不断优化施工方案。附加悬挂的更换施工方案,基本满足锚段普遍情况。但在今后施工中,类似施工应加强以下四方面工作:一是精确落锚测量。两端落锚终端的制作,在拉力表显示线索张力数据符合要求后,要对预绞式导线耐张线夹起测点至支柱锚钢连接点长度,进行精确测量计算,确保终端制作精确,杜绝次日因导线弛度超标,终锚返工制作二次调整张力。二是协调施工i调。在拆除旧线索时,因每个悬挂点操作完成时间不一,应严格执行线索统一下卸地面,防止因线索过重拆除晚的悬挂点线索取不出,甚至损坏AP线肩架。在安装新线索时,中间相邻组应集中在相邻支柱相向起吊作业,避免线索过长,起吊困难。三是注重环境制约。主要是站场树木、风雨棚等障碍,按照预拉方案,两线索在这些障碍物下方,这给次日起吊新线索造成巨大困难。针对此要在预拉时将线索放在障碍物上方,避免制约新线索起吊。其次站场硬横跨等径圆杆,攀爬不便,工作效率低,制约进度。针对此应预拉采用专用扶梯,更换时接触网作业车配合予以加强。

5、引进新设备、新技术,不断提升设备质量。为进一步提升设备质量,强化大修后设备技术安全保障能力,本次对附加悬挂薄弱环节引进新设备、新技术进行补强。一是悬挂点改良。针对悬挂点经常烧伤的惯性故障,将悬挂点处杵座鞍子改为悬垂线夹,并在该处正馈线上加装预绞式护线条,起到了电气烧伤和机械振动损伤双保护,进一步增强了设备运营稳定性。其次是终锚方式改良。将终锚螺栓式耐张线夹改为预绞式导线耐张线夹,该种线夹不但操作简便,易于安装,作业效率大幅提高,且减少螺栓式线夹紧固过程中易损伤线索的不利弊端,安全运营稳定性大幅提高。

四、结束语

本次京广线AT供电区段附加悬挂大修施工按时按质按量顺利完工,从根本上消除了设备存在的隐患,有效遏制了该区段附加悬挂设备质量显著下降的趋势,加强了安全保障能力,同时也为AT供电区段附加悬挂大修积累了较为完善的施工经验,对类似施工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上一篇:高速公路扩建中T型桥梁拼接施工技术分析 下一篇:关于高速公路路面质量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