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电保护系统的反事故自动化措施

时间:2022-10-11 06:32:30

继电保护系统的反事故自动化措施

摘要: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与系统安全自动装置(简称保护装置)是保障电网安全运行、保护电器设备的主要装置,是组成电力系统整体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保护装置配置使用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关系到供电的可靠性。防止继电保护引发扩大事故,提高保护装置的正确动作率,以提高电网的安全运行水平。

关键字:继电保护系统、反事故、自动化

【分类号】:TG333.7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是一个有机整体,继电保护专业应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在网局、省局、地(市)电力局及发电厂设置继电保护专业机构。网局、省局分别在中调所设置继电保护科作为局继电保护技术管理的职能机构,履行专业管理的职能,实现全网、全省继电保护的专业领导,负责所辖系统继电保护的整定计算及运行管理等工作。地(市)电力局继电保护整定计算及技术管理,一般设在调度所。在地(市)电力局、发电厂的检修分场或变电工区(检修部)设立继电保护班组。

继电保护工作专业技术性很强,一根线一个接点的问题可能造成重大事故,所以继电保护机构必须配备事业心强,工作认真细致,努力钻研技术,具有较高理论知识的专业技术人员。各级继电保护部门【1】必须建立岗位责任制,使每项职责落实到个人。各单位领导要重视继电保护工作,充实配备技术力量,调动继电保护工作人员的各级性,保持继电保护队伍的稳定。

对继电保护的定值管理,应结合电力系统发展变化,定期编制或修订系统继电保护整定方案。整定方案的编制依据:经领导审定的系统运行方式及运行参数,包括正常和实际可能的检修运行方式、最大有功及无功潮流(必要时应包括冲击电流值,电动机的自起动电流值等),最低运行电压、非全相运行的线路的相序分量、最佳重合闸时间、解列的具体要求等。重要的发电机及110kV以上系统所需的设备及参数,必须采用实测值。整定方案编制后,在本继电保护部门内应经专人进行全面校核,然后经调度(值长)、运行、生技、安监等部门讨论,由总工程师批准后实施。整定计算原始底稿应整理成册、妥善保管,供日常运行或事故处理时查对。现场保护装置整定值的调整,应按保护装置整定通知单的要求进行,并依照规定日期完成。

对运行中的保护装置,应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定期检验,基层局、厂继电保护部门,需根据季节特点、负荷情况并结合一次设备的检修,合理地安排年、季、月的保护装置检验计划。定期检验工作应保证检验质量,掌握进度,及时完成。继电保护装置检验后,应向运行人员交待,并填写继电保护工作记录。在运行中严禁无保护的设备投入运行,重要主保护撤出运行须经总工程师批准。当保护装置发生不正确动作,应及时向上级继电保护部门及整定管辖部门报告,并保留现场原状态,及时进行事故后的现场检验,检验项目根据不正确动作的具体情况确定,重大事故的检验工作要与上级继电保护及安监部门商定,并应有中调所、电力试研所参加分析,找出不正确动作原因,制定对策。运行部门平时应加强设备巡检,在高峰负荷来临之前开展设备安全大检查及保护传动试验【2】。

对于新建工程,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必须与工程同时投运。新安装的保护装置竣工后,应进行验收工作,防止因安装调试不良发生不正确动作或事故。在新装保护投入运行后一年以内,未变动二次回路以前,由于安装、调试不良而发生事故,责任属基建单位。运行单位应在投入一年之内进行第一次定期检验,检验后或投入运行满一年后发生事故,责任属运行单位。

新装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的整定值,或由于系统的要求需要变更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整定值时,负责整定的人应根据有关资料进行计算,并另由专业人员核算审核。新整定和更改整定都要出具经批准的整定书。在进行整定计算时,应注意核对各元件的灵敏度,如接地方向元件、振荡闭锁元件、负序电压闭锁元件、距离元件最小精确工作电流等。在整定线路的速断保护时,应注意与线路上可熔保险器特性的配合。在备用电源自动合闸装置的保护整定应考虑防止由于自动起电流及非周期分量的影响而误动作,由于变压器励磁涌流而误动作,由于永久性故障而越级跳闸。继电保护整定方案编制后要组织有关运行部门进行讨论、审查。审查的主要内容是继电保护装置的灵敏度和可能引起的后果、对地区系统和厂用电系统的配合等。定期编制系统继电保护整定方案,遇到一次接线,最大最小运行方式负荷潮流有巨大变化时,对于整定方案要进行全面复核。对于随运行方式变化而需要更改保护整定值者,要编入“继电保护现场运行规程”【3】,各个整定值位置要有明显标志,并向值班人员详细交底。

结语:继电保护反事故措施是对生产、运行等实践中运行经验的积累和各种事故教训的总结,对于防止保护不正确动作而引起系统事故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电力系统发、供电(含农电,代管)企业、大用户,从事电力系统科研、设计、施工、制造和质检等单位,地方小电网等均必须贯彻、落实各项继电保护反事故措施。

参考文献

[1]张晓楠,继电保护系统的反事故自动化,电力机电,2010(8)

[2]冯子君,设备故障反事故,电力,2009(5)

[3]秦浩,张峰,反事故自动化,人民日报。2011(3)

上一篇:中小学课堂教学中“题外话”的教育价值 下一篇:水利水电施工企业的成本控制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