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山区农村公路设计中所存在的问题及相关策略分析

时间:2022-10-11 06:07:29

关于山区农村公路设计中所存在的问题及相关策略分析

摘要:在日新月异的经济迅速发展的情况下,对山区农村公路设计的要求也随之得到了提高,以往山区农村公路设计已经突破了只注重经济适用的限制,现如今应向着更加安全可行、科学发展、生态环保等方面不断发展。所以,目前急需得到发展的就是对山区农村公路设计的优化普及、对原设计思维的矫正和发散和设计创新能力的提高。本文简要阐述了山区农村公路设计中实地优化设计的应用特点及其重要性,并对其主要的应用和优化措施进行了浅要的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山区农村公路设计;问题;相关策略

中图分类号: U412.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引言

众所周知,山区农村公路等级不高,因为主要是为当地人民提供便利,所以在设计时,安全性和服务性应该是首要考虑的问题。面对复杂多变的山区地形地貌,在设计公路时要勘察实际情况,合理利用地形,尽量减少大量填平或挖掘的情况,这就要求设计者不能仅仅考虑传统的规范标准,而需要更加认真地面对。而一个最优秀的设计方案是山区农村公路设计的最终目标,在达成目标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下面简要阐述了山区农村公路设计中的应用特点,并对其主要的应用和优化措施进行了浅要的分析和探讨。

二、山区农村公路设计中所存在的问题及相关策略

1、山区农村公路设计中的路线设计

山区农村公路路线设计主要是为了让汽车的行驶更为便捷、安全,这就要求设计者联系路的纵断面、横断面、平面等方面,在设计中保持这三个方面的均衡、合理与顺适。这就意味着,平面线形设计与纵断面设计是公路路线设计的主要两点。山区的气候、水文、地质与地形都会影响到公路线路的设计,定线时有纸上定线与实地定线两种定线途经。前者需要很高的精确度,然而这在山区农村的可行性并不高;后者是有一定的技术标准的,因此需要依靠这项标准,在实地观察地形地质后直接选出路线交点、转点,确定中线的位置,这样的方法主要是凭借直观的手段设计恰当的山区公路路线。

(1)山区农村公路平面设计。直线与平曲线构成了公路平面线形。在设计时,主要考虑圆曲线、缓和曲线、直线三者的平衡。在设计的细节方面,为了保证路线能够安全行车、稳定行车,在有弯道时要合理加宽、加高路面,遇到转折处,要确定圆曲线的大小,并且架构合理的缓和曲线于直线、圆曲线之间。在设计时,要安排好直线、圆曲线与缓和曲线的组成形式,尽可能大的设计平曲线半径,及时地形不允许,也应当设计出合理的平曲线半径。

(2)山区农村公路纵断面设计。平缓的公路才能使车辆在行驶时更为安全舒适。缓排与坡段要合理设计,尽可能的避免最短的缓坡两端是很长的陡坡的情况出现,最好不要使用极限纵坡值。建设过程中,最好用填挖土石方的方式保持平衡。勘察当地的地形后,设计出尽可能平顺的纵断面,在规定范围内设计坡道的长度。在设计竖曲线时也要尽量平缓。小的纵坡一般配上大半径的竖曲线,加入缓和段降低长下坡路段的冲击力。设计时要能够确保车在路上正常行驶时,不会在上坡时遇到困难,也不会在下坡时遇到危险的情况。

(3)山区农村公路横断面设计。在已经确定了路基宽度的情况下,主要考虑的就应该是设计横断面时如何超高与加宽。山区农村公路的低等级导致较低的平面线形指标,很多平曲线半径都比不设超高的最小圆曲线半径小很多,因此在平曲线上设置超高就显得非常有必要。依照规定,确定平曲线半径后进行超高横坡度大小的设计与确定,同时利用围绕公路的中线旋转的方法过度超高部分。依照第一类加宽值设计加宽部分,采用平曲线加宽表中的第一类加宽值的一般设计单车道的四级公路。

理想的平、纵组合设计原则为“平竖曲线一一对应,平曲线比竖曲线稍长”,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平包竖”,对于复杂地形区域的公路,当一个平曲线的长度较大,如果还坚持“平包竖”的平纵组合设计原则,势必会增加工程的规模及造价,而且“设计速度越高,对平纵组合的要求越低,当平、纵指标较低、坡度反向且坡差较大时,应强调平、纵组合设计”。对于一个平曲线内包含多个竖曲线的问题,主要从美观和驾驶员心理两个方面进行考虑。但是山区等复杂地形的公路工程的某些段落因为受到地形的限制,往往驾驶员的通视长度都不是很远,因而即使在一个平曲线内设置多个竖曲线(竖曲线的距离应满足行驶视野的要求)也不会影响到路容的美观及驾驶员的心理。故在对山区等复杂地形的公路工程进行纵坡的设计时,则应灵活掌握平纵、线形组合设计,且不可墨守成规,生搬硬套,造成无谓的浪费。

2、山区农村公路设计中问题的解决策略——实地优化设计

想要一次设计就设计出最好的路线,在农村公路设计中是很难实现的,如果遇到了少量不佳的情况,问题的解决策略就是实地优化设计配合纸上移线。实地调整设计的办法可以充分利用资源,得到最佳路线,从而减少工程成本,将设计更合理化,纸上移线是在纸上对有问题的路线进行移线或者调整,保证纵断面、横断面与平面都能满足规范要求,且更为安全、经济、可行。

3、山区农村公路设计中的环境保护

在山区农村建造公路,不可避免的会遇到很多脆弱的自然生态区,想要恢复已经被破坏的生态平衡体系是相当困难的。所以,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是设计路线时不可或缺的考虑因素。尽可能的采取措施,把公路与生态环境融为一体,促进生态的和谐与平衡。在施工的过程中,要尽可能的保护好自然环境,尤其是不能破坏水土的保持。因此,在设计路线时不能仅仅立足于科学与安全,同时也要注意环境的保护,建造公路要以能够带动经济、环境和社会的效益更为和谐统一为目的。路线的设计最好也要绕开耕地、林区或文物保护区,将对环境的破坏降到最低,在建成的道路两侧进行绿化建设,保障生态的平衡。

4、山区农村公路设计中的排水防护设计

现阶段,大部分农村公路交通建设的修建资金多半需各地方政府自筹,资金不够充足,由于资金有限,业主和设计单位就会选择有限的资金用于路面硬化,而忽略农村公路设计中的排水防护,但是这样的决策并不理想,会造成路基排水防护粗糙、不完善甚至缺失等情况。就会出现在需要修建排水防护设计的路段,路基路面的使用年限大打折扣,甚至出现道路冲毁,交通中断等状况。这样就使维修抢通交通建设成本成倍增长,与当初改建时节省建设资金的初衷背道而驰。

保证合理的山区农村公路建设资金投入,矫正以往错误的设计思路是解决问题的根本策略,以公路的使用年限作为设计方案的确立和方案实施的根本依据才是正确的。

5、山区农村公路设计中的安全设施的设计

现阶段,已建的大部分山区农村公路安全设施缺失严重,其中不乏资金短缺的因素,但大部分原因是由于设计人造成的,在山区农村公路的设计中,多数人因公路等级低、设计速度低而忽视了安全设施的设计,造成很多路段存在严重的行车安全隐患。

安保工程是保障司乘人员生命安全的最后一道屏障,特别是山区公路,其有效性更是毋庸置疑的。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坚持“安全第一、生命至上”的基本设计原则,是解决问题的根本策略。设计中应遵循防患于未然的原则,做到万无一失。山区公路养护单位应补上缺失的安全设施,即使是亡羊补牢,也是为时未晚,有效地改善山区公路的行车安全。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日新月异的经济迅速发展的情况下,对山区农村公路设计的要求也随之得到了提高,尤其是这几年,计算机的应用随着其理论的发展得到了迅速的普及。同时,一系列环保、可靠的建筑材料也在不断的进行研发,并在实践中得到推广。也因此,山区农村公路设计已经突破了只注重经济适用的限制,向着更加安全可行、科学发展、生态环保等方面不断发展。所以,目前急需得到发展的就是对山区农村公路设计的优化普、对原设计思维的矫正和发散和创新能力的提高。我们相信,在可预见的未来,山区农村公路设计的对于社会发展的作用将会越来越重,影响也将会越来越大,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逄广荣,靖华. 浅谈东部丘陵山区农村公路设计 [J].吉林交通科技.2009(12).

[2] 牟云. 云南山区农村公路设计要点探讨 [J].黑龙江交通科技. 2008(06).

[3] 夏小英. 浅谈山区农村公路设计 [J].科技成果纵横. 2012(06).

[4] 范永. 皖南山区农村公路设计要点浅析 [J]. 科技风. 2009(07).

[5] 赖金泉. 山区农村公路施工设计探讨与实践 [J].交通企业管理.2008(13).

[6] 李维勋. 山区农村公路的设计理念 [J].中国水运(下半月). 2009(06).

上一篇:镇平县楸树湾铜钼矿与矽卡岩成矿特征分析 下一篇:关于公路路面施工技术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