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本底的声音

时间:2022-10-11 05:50:01

摘 要:近些年,小小说的发展成就斐然,新生代小小说写家以独特的审视生活的视角,展示了对世界对生命深刻的理解,张弘就是这样一个小小说作者,他的作品对生命有独特的阐释和思考。对张弘的作品进行深入研究,不仅对研究小小说发展新动向有积极意义,更对促进新生代小小说作家的创作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小小说 张弘 生命 哲学思考 新视角

小小说的日益成熟有赖于一批作家有意识地创作及众多精品的出现,其中,新生力量的崛起是亮点,最突出的是广西的张弘,到目前为止,发表作品不过十几篇,但是已经取得骄人成绩,《那人那鸟》获“灵渠杯”2008年广西小小说大奖三等奖,《跑到眼睛里边的那些事儿》获2008年首届“华年杯”全国中小学生作文大赛中学组一等奖, 张弘本人获得2008年全国小小说新秀赛组委会特别奖。

少年张弘以小小说《那人那鸟》出道,一路精彩,一路蓬勃,以少年人的眼睛去发现生命本底的内容,让人惊叹于一个十四岁孩童的心智和他对生命的体验。

当然,不能说张弘目前见诸报刊的每一篇作品都精彩,但至少可以认定这个少年对生命有着自己的感悟,可以从下面几方面理解:

首先,在张弘眼里,生命是“归一”的。也许这个小小少年并未去思索过什么是“归一”的问题,但是,他的创作已经在阐释这样的内涵:生命等同,生命同源,于是生命有着同样的感受。这一点在《那人那鸟》中体现的最清楚。“鸟精”王大爷对驯鸟的精通并不体现在“不管什么鸟,只要和王大爷对上一眼,那鸟儿的小嘴准会为王大爷唱出美妙的歌声”,而是体现在张大爷对鸟的理解,“看着那‘火焰’终日望向蓝天的脑袋,王大爷作出一个决定”,“王大爷提着那只画眉上了后山,颤抖地打开了鸟笼。那团‘火焰’迫不及待地冲出了笼子,在即将飞远的时候,美妙的歌声回荡在后山……”这绝不是放生那么简单,而是人类将鸟作为等同的生命,将自己对生的理解赋予了一只鸟。人是需要自由的,一切的生命都需要自由,试想一下,任何花草,生长在大地上的生命总要比花房中的更壮硕。正是如此。“鸟精”之“精”恰在于认同了鸟的生命体验。同样,鸟也在认同“鸟精”,所以在“火焰”画眉再一次被捉并紧闭唇舌的时候,“那团‘火焰’一见王大爷,立马双目圆睁,小嘴一张,美妙的叫声在屋中萦绕,却声声揪着王大爷的心。”这是生命与生命的对话,是源自生命本底的声音,正是基于这样的体验,“玩”了几十年鸟的“鸟精”从此不玩鸟,生命有时候无法承受沉重的哀伤。

所以,所谓生命的“归一”,就是人类把自己作为其他生命的“兄弟”,不再高高在上,而仅以简单生命的视角去体会生命,回归生的本原需要。

其次,在张弘眼里,“归一”的生命理应得到尊重。这是毫无疑义的,既然生命等同,那么,任何生命都要被尊重,这一点体现在他的《耍猴人》中。匡满囤耍猴一生,靠耍猴挣来了美妻娇子,并获得别人做梦都得不来的“猴王”盛誉,生活滋润,一切幸福都是由耍猴而来,照常人想来这样的日子应该很惬意和满足,生活之路本该就如此走下去。但是,在参观了动物园之后,面对“枯瘦”的动物们,“猴王”匡满囤顿悟了。

在这里,作者表达了自己对尊重生命的理解,即对待生命首先是满足生命最基本的生存需要,这种满足决不是让囚禁的动物苟延残喘,作为动物园的景致,而是真正给它们生的权利,他们要奔跑,要享受自由的天地,要随心所欲地去掠食,要有应该有的野性。也许在作者眼里,动物园的设置本身就是对人类所谓“爱护动物”的一种讽刺。真正的爱护必须给动物平等的生存权利,生命等同,那么,还动物自由,砸开囚禁生命的牢狱。

实际上,这里匡满囤的顿悟也依然是基于对生命的理解,在匡满囤眼里,狮子老虎理应有啸傲山林的威风,却落魄得成为笼中的病猫,囚禁生命是对生命的不尊重,让囚禁中的生命去承受饥饿更是人类的残暴。所以,《耍猴人》一篇的深刻之处在于一个曾经囚禁动物,并靠动物获益的人来实施解放动物的行为,来为动物的生存权利去奔走。这就不单单是对动物的爱护,而是对生命的更深的认识,是对生命的尊重,是更高层次的对生命的认同。

再次,在张弘眼里,对生命的尊重显然不是个体的行为,而是一种传统的行为规则。在《太后老鸹窝》中,太后村早已有古训:“不焚林而捕,不打瘸腿物,不逮怀崽婆,不伤鸟兽王。”而且,太后村的人“常念叨,五十年出个教训,一百年才形成规矩,所以,无佛无官的太后人将这些规矩看得很重,宁拆十庙,不破一戒。”从这里我们看出张弘实际上将自己对生命的理解附加了“传统”的意义,“爱护”动物的生命是古已有之的“规矩”,而非现代人的“顿悟”。这一点十分了不起,一个孩子实际上在无意识中用自己的笔去解析了古老的“天人合一”的传统。

然而,古老的“规矩”在物欲横流的今天是否也会发挥威力?张弘很尖刻地提出了这个问题。尽管太后村地处五指山深处,尽管太后村的祖训威风凛凛,但是,物欲的大潮依然叩开了太后村最后的闸门,符四鸿、李十三、后生们、大胡子商人,都敢在太后村试身手,都在打老鸹窝的主意,于是,祖训与物欲,较量中。

生命是河流,正如太后村的人一辈传一辈,一切对以老鸹为代表的生命的爱护正是在一辈辈人的延续中才会作为传统传流下去,假如这样的传统被打破,人类将剩下什么?见血封侯树上老鸹窝的被掏,表面上只是祖训的被打破,实际上是一辈辈人心灵依托的被摧毁,人类古老的对生命的认识与理解的被摧毁。金钱成为杀手,杀死的不是老鸹们,而是太后村心底对生命友善的根苗。所以,太后村的祖爷才以生命去护卫,用生命护卫生命,生命才会被感动,大胡子走了,见血封侯树被保住了,老鸹窝被保住了。

在这个篇章里,张弘已经把对生命的理解上升了新高度,生命不仅等同,生命也互相提携,那棵见血封喉树上的老鸹窝成了太后村人眼里的福祉,带有神秘的力量,纯朴的太后人靠着这种心理崇拜维系着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这时候我们就不能单纯从迷信的角度去看待太后村人的行为,而应该从“礼制”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尊“礼”则不会逾越规制,则遵古训,则天地和,这是古老的中华文明的根基,即使在这样偏僻小山村,这种观念在调整族群关系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谁违背祖之谁就会遭报应,在此,张弘没有用神秘主义去处理情节,而是直接地使用了现实主义的手法,于是就有了符家祖爷与阿彪的决战。祖训战胜了莽动和贪欲,实际上也是“礼制”的胜利,是古老的“天人合一”理念的胜利,是经历了物欲冲击后,人与自然真正和谐的实现。

所以,对其他生命的尊重,有时候是要用人的生命来展示力量的。

最后,在张弘眼里,人的生命最终也离不开其他生命的生存环境。表面上看《到唐朝去怀孕》是在谈保护环境的问题,实际上仍然在谈生命。

一对小夫妻为了要一个健康的宝宝费尽心机,终于发现了一个适宜繁衍后代的世外桃源,远离污染,远离喧嚣,远离一切能带来不良后果的危险,但结局仍是生下了不健康的后代。

在此,张弘探讨的不仅仅是动物的生命,已经涉及了人的生命。人类任何对环境的不恭敬,其结果都是对人类生命的戕害。而环境恰恰是任何其他生命共有的,爱护自然,爱护环境,结果是关爱人类本身。然而,有多少人在实实在在地去付诸行动呢?人类已经意识到了环境污染对自身的危害,所以才有了“到唐朝去怀孕”俱乐部,可是,世上存在这样的世外桃源吗?环境污染能逃离开吗?在高度文明的今天,哪里才有“伊甸园”?所谓“洁净”之地不过是人的一厢情愿而已,整个星球都遭污染的环境下,人类的命运无法选择,整个星球生命的命运无法选择。人类制造了污染,先是伤害了其他生命,于是每一秒钟都有大量的生物物种消失掉,然后就是损害人类本身,无法繁育健康的后代。在此,张弘提出了更为尖锐的问题――人类将如何继续繁衍?

综上所述,张弘作为一个刚出道的小小说作者,能够对生命有如此深刻的认识,实在是难能可贵,张弘的笔发出了生命本底的声音――关爱地球上每一枚生命。一个作家如果能去关注自然,我们说这个作家有宽厚的天地观,如果能去尽心地关注生命,我们说这个作家有宏阔的宇宙观,在此,张弘以自己的“生命归一”的思想去诠释他眼中的世界,这个世界有残酷――人类制造的残酷;这个世界也有至善――人类心底的纯净声音。

小爱爱人,大爱爱万物。这里的万物就是那同在天光下与人类一起呼吸的生命。能够爱人类的人是高尚的,能够爱“万物”的人才是高尚而智慧的,张弘还是个少年,已经对生命给与关注,我们未必说他有宇宙观,但至少证明这个少年对生命的思考是超群的,这也是这个少年作家今后有无限发展空间的佐证。

关注张弘的作品主要是看重他对生命的特别思考,他打开了人们认识生命的新视角。当然,张弘的作品也略显稚嫩,在细节处理上不够仔细,比如《耍猴人》,情节简单,《到唐朝去怀孕》结尾过于直白。《机会》一篇伏笔设置痕迹明显。这些都影响了作品的含蓄美。毕竟他还是个大学在校生,生活阅历明显欠缺,对生活的感悟不够,自如驾驭生活素材的能力略显不足,这些也正是这个十五岁少年需要突破的地方,也是我们对他寄予希望的地方。

参考文献:

[1]勒内・韦勒克、奥斯汀・沃伦:《文学理论》,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2]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小小说月刊》,河北:小小说月刊杂志社,2008.10。

[4]《微型小说选刊》,江西:微型小说选刊杂志社,2009.5。

[5]《钦州日报》,广西:钦州日报社.2008。

[6]《华声晨报》,广西:华声晨报社.2008。

高盛荣:辽宁地质工程职业学院基础部。

上一篇:试析复仇文学作品中的血意象 下一篇:“用语言来画,也是一种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