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雅典和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文艺表演文化呈现之差异

时间:2022-10-11 05:28:21

论雅典和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文艺表演文化呈现之差异

奥运会不仅是各国运动员实现光荣和梦想的舞台,更是不同文化百花齐放、和谐共荣的契机。而以文艺表演为重头戏的奥运会开幕式更是向世界传播举办国文化的集中体现,同时也是奥运赛事大幕拉开前振奋人心、渲染气氛的序曲。国际奥委会委员何振梁先生认为:“开幕式是对奥运会的集中考验,也越来越成为东道主展示本国文化,展示民族精神的平台。”

开幕式文艺表演是现代奥运会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历届奥运会的举办国都为如何呈现一台精彩纷呈的开幕式文艺表演而绞尽脑汁。正所谓众口难调,开幕式文艺表演既要有所突破,又想夺得全球数十亿观众的喝彩,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纵观近年来的夏季奥运会开幕式文艺表演,可以说是各有千秋:1992年,穿着传统古希腊服饰的残疾射箭运动员安东尼奥・雷波罗在巴塞罗那用射箭这样浪漫而又颇具艺术气息的方式点燃了象征着希望的奥运圣火盆;1996年开幕式主题曲《登峰造极》的演唱者格萝利娅・伊斯特梵在亚特兰大奥林匹克体育中心放声歌唱时,是依靠体内因出车祸而植入的两根8英寸钛棒而站立的,开幕式文艺表演者本身这样传奇的经历就是对奥林匹克精神一种很好的诠释;2000年悉尼,天真烂漫的小女孩尼基・韦伯斯特在她的“深海之梦”中,带领着观众们领略澳大利亚的风土人情。

奥林匹克的车轮继续滚滚向前。2004年,作为欧洲海洋文明的发源地,希腊在其首都所举办的雅典奥运会的开幕式上,让我们看到了代表着西方文化的欧洲文明;而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我们看到了代表东方文化的中华5000年文明。这两届奥运会会开幕式的文艺演出正是这两种文化的缩影。通过对其进行深入比较,我们可以看到由东西方文化的不同而造成的艺术呈现手法上的差异。

结构风格的比较

1.雅典奥运会:古典文化的经典演绎

作为奥运会的发源地,雅典的任务就是要对从远古的史诗与神话中找到的灵感进行升华。没有这样丰富的“古典”元素的开幕式,无论在内容、结构上多么新颖,都不能满足世界的期待。令人满意的是,希腊人正是通过巧妙地运用最让他们自豪的希腊神话和古代史诗中的神话人物和英雄来演绎文明的启蒙,将奥运会开幕式文艺表演推向了极致。

雅典奥运会开幕式文艺表演以“希腊海洋”命名,共分六幕上演。随着主体育场内的灯光逐渐变暗,第一幕《欢迎奥运回家》的演出开始了。在有节奏的鼓点声中,50名英俊的希腊男子演奏着希腊最传统的民族乐器布祖齐步入主体育场内。大屏幕中站在古希腊奥林匹克竞技场内穿着古典服装和现场穿着现代服装击鼓的打击乐手,相互配合,完美同步,寓意古今的和谐一致。突然,一束彗星状的光从主体育场上空利箭一般射入象征着爱琴海的巨大水潭中,点燃了奥运五环标志,寓意着奥林匹克的降临。《升希腊国旗》中,一位象征着希望和未来的男孩挥舞着希腊国旗,乘坐一艘小船进入场内。希腊国歌《自由颂》响彻全场,希腊国旗在人们的注视下缓缓升起。《寓言》一幕中,代表着智慧和力量的结合的半人半马神首当其冲,依次引出三座雕塑,再现了史诗般的壮丽篇章。第四幕《历史年轮》用10幅画卷再现了从公元前2000年到1832年以来的希腊文明发展的历程。从《荷马史诗》记载的特洛伊战争发起者阿伽门农、希腊神话中创造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天神赫拉克勒斯,到希腊独立战争中的英雄掷铁饼者,表演中的男性都穿着“”的外衣,女人们也都穿着简单的纱衣,象征着最古老和最纯朴的人性。《生命典章》蕴含了生命起源于海洋,人类来自水中的事实。水幕从水中徐徐生气,展现出闪耀的DNA双螺旋结构。正是这个简单的模型创造了我们,又使我们各不相同。最后一幕《橄榄树》随着橄榄树的破土而出,迅速升空,它所象征的和平和自由,所有观众无不为之动容。

古希腊文明在极具象征意味的高科技手段和艺术手法中重现,可以说,雅典的开幕式文艺演出是新古典主义与现念完美结合的佳作。在奥运百年的历史上,历届开幕式都是沿着“文体”式分散的篇章结构加“兵阵”式的团体操模式前进的,而雅典推出的是崭新的以“爱琴海”为鲜明主题线索的“狂欢”式开幕式,这无疑是该届奥运会开幕式最大的亮点。

2.北京奥运会:奥运意境的东方展现

相比雅典的活泼奔放、不拘一格,北京奥运会显示出的是一种庄重典雅、大气磅礴之感。对于全世界来说,中国是一个古老而神秘的国度。中国不但有与埃及金字塔同样闻名于世的长城,还有历史悠久的汉字、四大发明、书法、水墨画、戏曲、古典舞蹈,茶道等等。如何将丰富多样的艺术内容集中地呈现给观众,这是一个重要的高难度问题。作为知名导演,张艺谋老师以他令人叹服的才华,带领他的团队解决了这一问题,成功的打造了一台色彩纷呈的视听盛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文艺表演名为《美丽的奥林匹克》,上篇《灿烂文明》以山水画卷为线索,采用飞天巡天、吟诵论语、古琴演奏、昆曲演唱等形式展现了中国古代的灿烂文明,下篇为《辉煌时代》,有《星光》《自然》《蓝色星球》等章节,主要展现现代中国。最后,高举火炬的“体操王子”李宁腾空飞翔,在体育场上空,如同传说中逐日的夸父般,追随着一幅徐徐展开的呈现圣火全球传递影像的“祥云”长卷向前奔跑,最后通过引线成功点燃主火炬,完美演绎了“更高,更快,更强”的奥林匹克格言。

在整个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文艺表演过程中,大量团体操的表演被安排穿插其中。诞生于2200年前的世界十大奇迹始皇陵兵马俑呈现了团体操的前身――兵马阵的阅兵式,而开幕式上团体操的运用正是对这一文化遗产的继承。团体操通过有目的的、科学而巧妙并有规律的队形变化,将表演者合理地安排在体育场上,并结合各种个体动作的表演,形成不同寓意的队形,与整个文艺演出的中心思想相呼应。张艺谋导演采用这种“力”与“美”共存的表演形式,充分展现了中国人的想象力,渲染着东方的“集体主义”精神。

“世界给我十六天,我还世界五千年!”这是中国早在2003年申奥时就对世界许下的庄严承诺。在奥林匹克文明与中华文明的交汇交融中,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文艺表演以灵活多变的手法,将不同的艺术形式和艺术内容杂糅在一起,用艺术的口吻讲述着中国人民对奥林匹克精神的弘扬,诠释着“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口号,营造出的崇高而神圣的“奥运意境”。

文化呈现的比较

1.“神人合一”与“天人合一”

希腊是一个泛神论的国家,古代奥运会起源于对神灵的祭祀和崇拜,“神人合一,尊崇灵魂”的文化理念在雅典奥运会开幕式文艺演出得到了很好的呈现。水与火贯穿开幕式文艺演出的始终,这是因为希腊人对水和火有着独特的理解。他们认为海洋就是一切,是食物和快乐的源泉,火则代表了灵魂与精神的神圣。因此奥运五环是在象征着爱琴海的水潭中被点燃的。人马合一神话的演绎,雅典娜女神的橄榄树的拔地而起,由天后赫拉的乳汁幻化成的银河系孕育出的生命,这些情景无不折射出希腊文明中“神人合一,尊崇灵魂”的民族文化特征。

有别于希腊,中国更加强调“天人合一”。中国人很早就开始思考和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2500年前,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句话中所体现的“天人合一”,既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又是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同时还是人本身的和谐统一。可以说,“天人合一”是中国古典哲学的根本观念和传统文化的精髓,它被思想家钱穆先生看作是“中国文化对人类的最大贡献”。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有很多体现这一理念的中国元素。例如,在《自然》章节,2008名表演者排成太极八卦的阵形,表演太极拳。太极拳强调人身心合一、形神一致、动静有序、刚柔相济,使参与者能够在宁静、冥想中悟道,从而达到与自然的和谐。中国功夫这一古老而又为世人熟知的体育形式正是开幕式文艺表演中表达“天人合一”的最佳选择。

除了“天人合一”,“和为贵”同样也是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文艺演出所要呈现的一大主题。“和为贵”由生活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家思想代表人物孔子提出,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象征。为了充分表达孔子“和为贵”的人文理念,张艺谋导演在开幕式的开篇就安排了如下环节:2008名击缶者和饰演孔子三千弟子的演员们先后高声诵读《论语》中的经典语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和“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表达对来自204个国家的奥运健儿和嘉宾的欢迎。在《文字》篇章,伴随着“孔子三千弟子”的诵读,场地中央的活字印刷字盘依照中国汉字的演化过程,先后变换出金文、小篆、楷体这三种字体的“和”字,进一步表达了中国人民热爱和平、向往和谐的一贯追求。这也让人们不禁联想起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创始人顾拜旦先生在100多年前发出的深情呼唤:“体育,你就是和平,你就是友谊!”

2.“自由至上”与“和而不同”

西方文化注重个人本位,自我中心,强调个性的张扬和自由的追寻,雅典奥运会开幕式上重点突出的希腊国旗,本身就是这西方文化的体现。在第二幕《升希腊国旗》环节中,小男孩手执的希腊国旗上相间的淡蓝色和白色的横向条文代表“不自由毋宁死”的信念。其后的《寓言》篇章中,有长着翅膀的爱神厄罗斯的自由飞翔;有一对热恋的男女从岸上落入“爱琴海”中,在海水中打闹嬉戏的浪漫而又惬意的生活;有一个的男子在正方体岩石上无拘无束地行走,象征着人类在很早以前就在他们认为是方形的地球中自由思考。这些体现西方特有的文化的情节设计,结合表演者的精心装扮和投入演出,使希腊人“自我”文化的诉求得到满足和展示。

不同于西方国家对“个性”、“自由”的强调,中国尊奉的是儒家“君子和而不同”的为人处事原则。君子,即品德高尚的人,能在人际交往中能够与他人保持一种和谐友善的关系,但在对具体问题的看法上却不必完全认同对方。因此,“中和”、“中庸”成为了东方人独具特色的文化品格。孔子还曾提出“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的治国方略。儒家认为,通过“修”、“齐”来达到“治”、“平”的目的,这样一来才能进一步实现天下大同。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文艺演出中,《文字》章节所体现的仁爱精神,《礼乐》章节中所展现的和谐盛世,都饱含着“中华文明是一种高度自律的文明”的深层含义。

3.“崇力尚争”与“兼收并蓄”

西方文化追求主体对客体的征服与探索精神,把运动员看成是社会的精英,是向人类生理极限不断提出挑战的英雄。雅典奥运会开幕式文艺表演上,《历史年轮》中希腊神话中的众多英雄人物、崇尚武力的阿伽门农人、摆出各种运动姿态的活体雕塑将行为艺术完美地融入到历史演绎中,透射出西方社会中“竞争、奋斗、征服、索取”文化特质。

再来看我们中国。中国文化向来具有兼收并蓄、海纳百川的胸怀。从盛唐时期“洛阳家家学胡乐”,到今天改革开放、构建和谐社会都是其具体的体现。在北京奥运开幕式的文艺表演的《丝路》这一章节中,敦煌的舞者在沙漠中舞蹈,同时,围绕在舞者四周的水手用船桨拼出船形的图案,与风浪搏斗,充分展现了汉代的张謇打通丝绸之路,以及明代的郑和开辟海上丝绸之路,即陶瓷之路的艰辛历程。接下来,一名身着古代服饰的男性演员高举指南针的前身――司南出现在主会场中央。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正是经由这两条极为重要的国际贸易路线传到世界各地,给人类文明以很大的推动。马克思在《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一文说:“火药,罗盘,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火药把骑土阶层炸得粉碎,罗盘针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却变成了新教的工具,并且一般地说变成了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创造精神发展的必要的前提的最强大的推动力。”

张骞出使西域和郑和下西洋施行的是和睦友好、互利双赢的和平交往政策,与近代西方一些国家推行殖民掠夺和对外扩张形成鲜明对照,在中华民族正在日益强大的现今,开幕式借助对这2件史实的再现,旗帜鲜明地向世界表明了我们的姿态:中国的崛起对整个世界的发展不是威胁,而是福音。

结语

借助奥运会开幕式文艺演出这一平台,主办国不仅是在歌颂人类共同热爱的奥林匹克精神,更是在展现本国的历史文化。正如于丹教授在圣火传递接受记者采访时所说:“现在应该是一个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对话的时代,奥运就是给了我们这样一个契机,一个平台。”奥运会开幕式文艺表演是不同文化间对话的纽带和桥梁,它促使人们通过多元文化的对话达到一种和谐与统一,为人类和平创造了条件。西方文化强调竞争,而中国传统更重视和谐。雅典与北京的奥运会开幕式文艺表演的文化对话,实现了竞争与和谐的互补,这正是对“相互理解、友谊长久、团结一致和公平竞争”的现代奥林匹克精神的最好诠释。

上一篇:数字时代下河南省民办高校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 下一篇:探析城市生态系统的组成形态与功能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