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儒商价值体系与培育路径分析

时间:2022-10-11 03:09:22

新儒商价值体系与培育路径分析

摘要:针对工商业领域各种有违社会规范的行为时有发生的现状,提出应培育新儒商。从理念层面、行为层面、制度层面构建了新儒商的价值体系,建立以“仁”、“智”与现代市场经济环境相结合的理念层面的价值体系,以“义”、“礼”与现代市场经济环境相结合的行为层面的价值体系,以“信”与现代市场经济环境相结合的制度层面的价值体系。将新儒商的培育路径分为三个层面,即素质修养层面、经管经营素质层面和创新素质综合训练层面。

关键词:新儒商;价值体系;培育路径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2)19-0137-02

20世纪80年代,众多诺贝尔奖得主确立了《巴黎宣言》。这个宣言指出,儒家智慧是人类21世纪生存和发展的指南,值得人们学习和应用。由此可见,儒家思想与儒家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在三鹿“三聚氰胺”事件、双汇“瘦肉精”事件、海南香蕉“乙烯利”冲泡事件、“达芬奇”造假事件等层出不穷的背景下,培育具有现代商业经营理念和继承传统“儒家”思想的新时代儒商显得尤为迫切。

1新儒商精神

中国的儒商精神源远流长。儒商,即为“儒”的伦理与“商”的职业的结合体。儒商既有儒者的道德和才智,又有商人的财富与成功,是儒者的楷模,商界的精英。有史料记载的具有较为丰富思想观点的计然、子贡、范蠡等都是人们所推崇的儒商典范,他们对后世中国商人都产生了重大影响。新儒商则是在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继承并弘扬以儒家伦理思想为主,并将其思想融入到企业经营管理的战略和策略中,适应现代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的企业家。新儒商实现了儒家思想和现代商业的结合。近些年来,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经营者中价值观念混乱、伦理道德缺失、行为缺乏理性等现象还比较普遍,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儒家文化的价值,日益推崇“新儒商精神”。“新儒商”成为现代商人高尚人格和体面身份的象征。

新儒商既是时代的产物,也是时代的要求。新儒商精神既要继承并弘扬儒家的核心文化“仁、义、礼、智、信”,又要坚持现代企业经营活动的诚信为本、取利有道、注重和谐的经营理念。兼顾儒家传统文化和现代经营理念是当代儒商的立身之本。这一价值体系的构成应有三个层面,即理念层面、行为层面和制度层面。

1.1理念层面

在诸多思想中,“仁”在儒家文化中处于核心位置。孔子本人非常推崇“仁”的思想,强调要对人有爱。“仁”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范畴,提倡人与人要和睦相处,互爱互助,患难与共,是做人的根本原则。其中,孔子所说的“爱人”包括三层含义,爱自己、爱别人并做到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友爱。同时,“仁”的思想也要求做到对别人的敬重。儒家的另一名代表人物孟子曾提到,只有做到“爱人”,才能得到别人的爱;只有做到“敬人”,才能得到别人的敬重。“仁者爱人”是中华人文精神的核心。仁爱之德是新儒商精神的灵魂。作为现代的商人既要继承儒家“仁”的思想,又要拓展“仁”的内涵。这要求尊重人的价值,以人为本,作为一个优秀的商人,首先应该是仁人君子,是一个充满爱心的正直、善良的人,具有高尚道德人格。在这个层面上讲,新儒商要做到既能借鉴西方先进的管理方式和经验,又能坚持传统儒家所强调的“以人为本”的人本主义精神,注重以德服人,以情感人,实施各种情感管理。

1.2行为层面

新儒商在行为层面表现为“义”和“礼”与现代经营理念的结合。

“义”是儒家文化的重要价值观。这一价值观要求人的行为应该在一定的道德规范内,不能为了一己私利而忘记道义。“义”在现代经营行为中也是应该倡导的。在现代商业社会,企业发展也应坚持道义,将自身生存和发展建立在所在社会价值观的基础上,并按市场规律行事。本文引言中提到的三鹿“三聚氰胺”事件、双汇“瘦肉精”事件、海南香蕉“乙烯利”冲泡事件、“达芬奇”造假事件等都是对这一价值观的违背,是“见利忘义”的行为。今天,我们已经清楚地看到,“见利忘义”不符合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是新儒商应摒弃的行为。

中国是文明古国,讲究以“礼”待人。“礼”的思想在儒家文化中占据重要位置。“礼”的意义在于可以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在商业领域,“礼”有利于建立牢固的商业合作关系,促进商业领域的和谐。其实,现代商业社会中“礼”是比较重要的,“商业礼仪”、“商业行为规范”被企业家广为应用,甚至“国际商业礼仪”也渐渐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可见,即使在以竞争残酷著称的现代商业社会,“礼”也在调整着商业人士的各种行为。如果新儒商都守市场之“礼”,企业之间一定可以共存共荣、和谐发展。

1.3制度层面

新儒商在制度层面表现为“诚信”,解释为现代商业规范便是通过各种规章制度履行“契约”精神。

“诚信”是儒家文化的核心,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灵魂。儒家文化将“诚信”概括为“言必信,行必果”。孔子指出,如果没有诚信,一个社会就无法运行下去。因此,新儒商应将这一精神理解为新时代的“契约”精神,并在三个方面切实贯彻执行。在对内方面,制定员工行为规范,明确员工的职责范围和行为准则,要求员工贯彻执行。在商业合作方面,重视与其他企业或单位签订的合约,克服一切困难,切实履行合约。在社会规范方面,新儒商还应对内对外遵守国家法律,并将国家法律贯彻到企业经营行为中去。只有做到了以上三个方面,才能说真正做到了“诚信”,发扬了“契约”精神。我国著名企业都将“诚信”等儒家文化的精髓融入到企业经营中。如香港新世界发展公司(位列“国际华商500强”第七)将企业的行为规范制度化,概括为“守信用,重诺言,做事勤恳,处世谨慎,饮水思源,不应见利忘义”24个字,称为“24字箴言”。

2新儒商的培育路径

笔者认为,新儒商的培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其路径可分为三个层面,即素质修养层面、经管经营素质层面和创新素质综合训练层面。

2.1素质修养层面

商人不仅是参与市场交易的主体,而且是与金钱打交道的人,素质修养非常关键。新儒商的素质修养应该包括三个方面。首先,新儒商应自觉继承并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伦理道德,遵守社会公德,培育职业道德。在这方面,要做到“礼”和“义”,坚持“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核心价值观。其次,新儒商应将诚信作为经营之本,不轻易对别人做出许诺,而许诺的一定要给予兑现,发扬“契约精神”。最后,新儒商要有宽广的胸怀,能用人所长,容纳别人的缺点。

上一篇:拒绝“Me too” 下一篇:自主品牌汽车如何应对市场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