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妮莎·贝纳利·穆塞勒:“全面发展”的新音乐女神

时间:2022-10-11 01:17:19

瓦妮莎·贝纳利·穆塞勒:“全面发展”的新音乐女神

随着年轻一代音乐家的不断成熟,国际乐坛迎来了越来越多青春洋溢的面孔,其中不乏颜值爆表的女钢琴家。令人欣慰的是,这些高颜值的女钢琴家,不仅面容姣好,打扮时尚且个性鲜明,最重要的是她们都具备真正的演奏实力,拥有自已的代表作品和保留曲目,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很有主见。

《纽约邮报》曾力荐一位女钢琴家:“要记住她的名字!这是一位杰出的青年钢琴家!”她的名字就是――瓦妮莎贝纳利穆塞勒(Vanessa BenelliMosell),来自意大利的她被誉为国际乐坛冉冉升起的未来之星。她的成名,除了自身的才华以外,还与两位大师的指导密不可分:现代音乐大师卡尔海因兹施托克豪森(Karlheinz Stockhausen)和中提琴家尤里巴什梅特(Yuri Bashmet),可说是穆塞勒的伯乐。

施托克豪森是一位在二十世纪现代音乐史上留下重要印迹的德国作曲家。最初,穆塞勒录制了一些自己演奏的施托克豪森的作品,通过一个电台节目给到了作曲家本人。施托克豪森在听过录音后,邀请穆塞勒前往他在科尔登(Kurten,科隆边上的一个小城)的基金会跟随自己学习。这个基金会是施托克豪森于1994年建立的,是他和他的艺术家朋友们共同交流音乐、互相激发灵感的地方。穆塞勒来到基金会后,跟随施托克豪森听了大量的音乐会,那种密集的程度就好比整个夏天都在音乐节中度过―样。穆塞勒听到了很多她从未听到过的音乐,也有机会演奏更多施托克豪森的作品,后者给了她很多演奏上的建议。对于穆塞勒来说,这些都是她无法在书本或者校园里学到的,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她的生活和艺术品位。

另一位对穆塞勒的音乐生涯有着重要影响的音乐家,便是中提琴家巴什梅特,穆塞勒十五岁时便结识了他,巴什米特很看好她,还邀请她去俄罗斯学习。也许是还未做好离家的准备,穆塞勒几年后才来到柴科夫斯基音乐学院继续她的音乐学习。对年轻的穆塞勒来说,这对她今后的发展起到了转折性的作用。

很多人对于穆塞勒也许会产生这样的疑问:为何一位初露头角的年轻女钢琴家,会更多地选择现代音乐作品,而非传统的古典曲目?其实,穆塞勒对于传统古典曲目的积累并不输于同龄演奏家。早在七岁的年纪,她就被伊莫拉国际钢琴学院破格录取,并―直追随弗朗科斯卡拉(Franco Scala)学习至2006年。她还在十―岁时首次登台,与法国钢琴家帕斯卡赫吉(Pascal Roge)合作,并被赫吉赞誉为是“我见过的最具天赋的年轻人”2007年,在莫斯科柴科夫斯基音乐学院学习时,她师从米哈伊尔・沃斯克列辛斯基(Mikhail Voskresensky)。同年,在罗索甘德尔奖的慷慨资助下,她进入了伦敦皇家音乐学院,师从迪米特里・阿历克谢夫(DmitriAlexeev)至2012年毕业。她合作过的乐团包括了慕尼黑交响乐团、柏林交响乐团、苏黎世室内乐团和博洛尼亚剧院交响乐团等。她还经常与莫斯科独奏家乐团合作,并在2012年替代阿格里奇进行演出。同年,她在伦敦威格莫尔音乐厅成功首演。2014年,她完成了在德国和俄罗斯的巡演,并亮相斯摩棱斯克的格林卡音乐节和罗斯托夫国立音乐学院大师班。所有这些经历应该足以证明,她是一位虽然年轻却拥有丰富演奏经验的钢琴家。

关于穆塞勒为何选择了现代音乐,其实并非刻意为之的结果,而是自然而然形成的。早在学生时期,穆塞勒就对当代艺术产生了兴趣,她乐于探究一些新的艺术,总是充满了好奇心,因此就不难解释她为何会选择尝试施托克豪森的音乐了。她对施托克豪森作品的诠释不仅得到了国际乐坛的认可,对作曲家本人来说,甚至有着“子期之于伯牙”一般的慰藉。施托克豪森曾说穆塞勒“有着让世人理解我音乐的力量”。其实,这种力量是相互的,施托克豪森也进一步激发了穆塞勒对现代音乐的激情和追求。穆塞勒本人表示,能够追随施托克豪森的音乐轨迹,是―种荣幸。

在施托克豪森基金会学习的那段时间,穆塞勒尝试了前者独有的“舞台表演”(Stage Perform)的演出形式。@样的演出形式不仅在气氛上有别于传统的古典音乐会,它会通过灯光、舞美和多媒体形式呈现一些戏剧元素,更在音乐内容上有前卫的表达,例如加入口哨和人声的表演、敲击钢琴等等。这样的演出形式虽然有时听上去会让人有些难以接受,不过在演出中却取得了良好的反响,令穆塞勒自己也感到意外。也许是因为观众很少听到这样形式的音乐,反而感到惊喜。

接下来的2017年和2018年对施托克豪森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年份,分别是他逝世十周年和诞辰九十周年的纪念,穆塞勒也将变得非常忙碌――她将应荷兰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之邀,上演施托克豪森的多部完整作品,并到意大利米兰巡演。

虽然穆塞勒演奏施托克豪森的作品已成为她的一个标签,不过她的首张专辑《经典钢琴作品》(Virtuoso Piano Music)却不是施托克豪森的作品,而是收录了普罗科菲耶夫、海顿、斯克里亚宾和李斯特的音乐。2012年9月,穆塞勒的第二张专辑《李斯特独奏曲集》(Liszt Recital)发行。《留声机》杂志对于她的这两张专辑分别给予了近乎完美的评价――“她拥有独特的艺术天赋和处理高难度作品的炫目技巧”“她的钢琴演奏精准而华美,大胆而时髦”。

2015年春,穆塞勒在Decca发行的首张唱片《革命》(Revolution)集合了施托克豪森和斯特拉文斯基的作品,其中的施托克豪森是他早期创作的几个篇幅并不太长的小型作品。穆塞勒对这些作品的表现异常优雅,不仅完整展现了技巧,更传达了施托克豪森音乐的前沿性和创造性,这着实需要一番自信才能演释得如此具有说服力。2016年,她完成了一张施托克豪森与斯克里亚宾作品的新专辑《光》,展现了两个不同时期作曲家的音乐视角。2017年,她将与伦敦爱乐乐团合作,完成自己的首张协奏曲唱片,演奏拉赫玛尼诺夫的作品。

作为一位“施坦威青年艺术家”,穆塞勒在近年内完成了美国、中国和南美的独奏巡演,还与耶路撒冷交响乐团、斯特拉斯堡爱乐乐团合作。她在汉堡音乐厅的独奏会门票全部售罄,而她2016年在国家大剧院和上海城市剧院等地的演出,想必不少中国观众还记忆犹新。过去的几年,穆塞勒获得的奖项包括了由其恩师巴什梅特亲自授予的意大利艾尔巴音乐节奖,以及在皮耶特拉桑塔协奏曲音乐节获得的该节首次颁发的“杰出青年天才音乐家”奖。这样一位美貌和实力兼具、古典和现代作品都擅长的“全面发展”的青年女钢琴家,想必无法让人忽视。

上一篇:国立音专校训 下一篇:音乐总为音乐流浪(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