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变电运行安全管理问题及措施

时间:2022-10-11 11:01:16

探讨变电运行安全管理问题及措施

【摘要】伴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及水平得到了迅速提升,电力需求缺口逐渐扩大,变电运行的稳定及安全性面临着非常严峻的挑战。本文通过对变电运行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若干种提升变电运行安全管理质量的有效措施,希望能够给予相关工作人员一些借鉴。

【关键词】变电运行; 安全管理; 问题及措施; 探讨分析

【 abstract 】 along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our society, people's quality of life and the horizontal rapidly ascending, electricity demand gap expands gradually, the stability and safety of substation running serious challenges. Based on the substation running safety management in the analysis of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s forward some kind of ascension substation running safety management quality of effective measures, the hope can give some reference for relevant staff.

【 keywords 】 the substation running; Safety management; And measures; Study

中图分类号:TU71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变电运行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 变电人员的误操作

人为责任事故主要表现为电气误操作,电气误操作事故可以造成人身伤亡、电网瓦解和设备损坏等严重后果。不严格执行操作票制度,违章操作,是发生电气误操作的根本原因。变电操作员是保证变电运行的直接执行者。由于变电运行特点是维护的设备多,出现异常和障碍的机率大,操作繁琐乏味,容易造成人员思想上的松懈,所以在变电运行中,任何不规范的行为,都可能影响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甚至造成重大事故。人员操作错误或与失误是变电运行安全问题的直接原因,而引起错误操作的原因可能是操作人员技术不过关、精神不集中、缺少安全意识等。

1.2 安全管理不规范

安全生产工作中经常发生的习以为常的违章行为,所谓的指定习惯违章行为:违章操作、违章指挥和违反劳动纪律等。我们不缺乏完善的规章制度,而是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日常的贯彻执行力不够。关键在于职能管理不到位,日常说得多、讲得多、传达多,但是检查少、整改少、考核少。有些临时性工作,尤其是配电修理工作容易发生一些无票作业。一些供电企业重视大型作业的管理,轻视日常管理。或者部分领导仍然习惯于发动浩大的形式抓经济建设,抓企业管理,而不注重研究事物的客观规律,不注意通过规章制度管理。

1.3 设备故障,缺少及时更新

电气设备从出厂到使用,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老化,设备的隐患威胁着变电运行的安全。变电运行涉及的设备在使用过程中,没有定时检查与更新,是造成安全事故的潜在隐患。

2.提升变电运行安全管理质量的有效措施

2.1 树立科学的安全管理理念

职员具备科学思想理念是确保安全管理工作获得顺利开展的关键性因素,因此必须要给予变电运行职员树立安全管理理念足够的关注力度。企业应该提供充足的平台帮助职员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及人生观,具备良好的工作作风及道德修养,还可以通过组织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安全管理主题活动,深入分析学习相关文件,对以往出现的安全事故进行剖析,经由安全知识竞赛,让职员在问答过程中加深对安全管理理念的理解。应该定期开展以职工为中心的安全管理讨论会,领导积极参加并和职工们一起分析、探讨变电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根据每个岗位不同的性质及特点施行具有针对性的分析,通过这一系列活动的开展能够正确引导职工树立科学的安全管理理念,清楚掌握自身所处岗位的职责,能够从思想上给予每一项细小工作环节充分的重视,逐渐培养严禁、细致、踏实的良好工作作风,为变电运行安全管理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思想支持。变电运行安全事故出现具有很强的突发性,而且在事故出现的时候会直接对正常工作状态产生非常巨大的负面影响,所以变电运行职员必须同时具有良好的心理及技术素质。变电运行职员,尤其是值班负责人、主岗位人员必须结合实际操作情况来迅速提升自身心理及技术素质水平。按照以往变电运行实际操作经验,职员心理及技术素质的提高应该从个人角度出发,在自主能动性的推动作用下积极开展相关学习,同时结合企业的辅助作用。职员在学习过程中应该学会总结,积极吸取经验教训,不断提升个人修养水平,才能满足变电运行的工作要求。

2.2 持续强化技术管理质量

想要获得理想的技术管理质量首先应该具备相关技术设施设备,增加防误装置的经济投入,对五防装置进行更换或改造,并按照企业实际情况严格施行《两票管理》与《现场运行规程》等规章制度,在现场运行环境基础上进行典型操作票的编写及完善。在日常变电运行过程中,应该定期开展技术交流会,掌握不同技术的职员经常进行交流探讨,分析近些年来出现频率较高的安全事故,这样能够提升职员对技术的掌握力度,有效避免再次出现类似安全事故。对于在变电运行中经常出现的一些安全问题应该及时提出批评整改意见或建议,拓宽技术研究领域,不断引进新型技术,强化企业的技术构成力量。同时还要适当提升培训质量与水平,并在完成培训之后开展严格考核,确保职员正确掌握技术的应用形式。

2.3 组建安全管理责任与奖惩体系

企业可以通过典型事故案例分析、安全简报、安全形势分析讨论会、事故快报、黑板报、事故教育录像、安全标语、等形式来开展安全教育活动,帮助变电运行操作职员迅速树立安全生产理念。另外还要通过组建安全生产责任及奖罚体系,在企业安全生产战略目标的引导下,对每个岗位进行科学合理的职能划分,从上至下层层细化分解该岗位所需要承担的责任及义务,满足条理化、规范化、具体化管理的潜在需求。企业还要注重建立完善的奖罚体系,这样才能充分激发变电运行职员参与安全管理工作的热情,为安全管理工作注入一股充足的力量。经由细化、量化责任的形式,能够正确划分每个岗位的安全职责范围及义务,避免出现遗漏环节,每项工作在实际操作中都能够获得理想的可操作性。安全责任指标在具体分解到个人的前提下,各个岗位的责任、义务、权利得到有机结合,在完备责任及奖罚体系的指导下,满足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的管理标准。

2.4 加强变电运行维护和交接班

为保证变电运行安全,应做到以下几点:定期对设备进行清扫;定期对设备的开关等器件进行检查,对问题器件及时进行更换;对设备进行带电测温检查,发现过热现象,及时查找原因,杜绝不安全因素;对操作人员的安全用具随时进行校正和修正;对设备机构箱和室门锁定期进行防锈维护和更换等。据统计,安全事故多发生于交接班,变电运行作为电力行业特殊部门,应特别做好交接班:交接班双方应正点交接,不得无故拖延或提前交接。在未办完交接手续前,接班者有权要求交班人员不得离开工作岗位;交班人员交班前应做好各种设备统计记录,将工器具、仪表、记录本等归放整齐,打扫好现场卫生,确保交班时安全状况的真实性。接班人员应按制度规定的时间,提前进入候班室,做好接班准备,避免仓促交班、仓促接班的对安全不利的现象;交班时,应听取值班长对当班运行方式的详细介绍、发现缺陷或异常运行的处理情况。交接班人员应认真听取值班长的介绍,对照现场按照各自岗位职责,对变电运行设备进行对接,并作接班记录和对现场进一步的巡视和核查。

2.5 加强设备管理

加强设备管理,防止设备事故的发生,是变电运行工作的重要内容。1)加强设备基建时期的管理,主要包括:a.认真做好设备选型工作,选用性能优良的电气设备;b.重视对设备的监造和出厂试验,确保设备各项功能全面、实用。c.加强对安装调试质量的监督检查,严格把好验收关,防止由于施工质量、设备本身接线错误引起的事故。2)加强对运行设备的巡视、检查和维护;加强运行监盘,认真对表计、信号等监控设备出现的异常现象进行分析:巡视检查中发现电气设备异常时,要充分利用设备所表现出的声音、颜色、振动、气味、温度等变化状况进行辩析;要合理安排设备的特殊巡视和正常巡视间隔时间,对已存在缺陷的设备适当增加巡视次数。3)要根据设备的运行情况,制定修试计划,定期消除设备的隐患;同时要把好设备修试后的质量验收关,加强操作机构、保护接线、压板位置、整定值的检查,防止由于修试不当引起的设备事故。

3.结束语

安全管理是变电运行工作的核心部分,也是保证企业实现预期生产目标的关键性因素,只有全员、全力、全面、全过程的投入到安全生产中,才能有效确保变电运行工作的安全,为社会创造效益,带来稳定。

【参考文献】

[1]范建荣.变电运行中隐患问题的成因与对策[J].科技资讯.2010(33).

[2]高祥,李明春.加强安全管理 提高变电运行可靠性[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0(02).

[3]林永新.变电运行的安全管理及电气故障排除[J].科技促进发展(应用版).2010(08).

[4]王皓.浅析变电运行中的安全管理及设备检修[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2011(01).

[5]刘刚.浅谈变电运行的安全管理与事故的防范[J].价值工程.2011(26).

上一篇: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路由协议的研究和改进 下一篇:电力拖动系统的自动化控制和安全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