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基础教育学段教学改革探索

时间:2022-10-11 09:53:11

浅谈基础教育学段教学改革探索

摘 要:新的时代和市场经济发展形势对各级学校尤其是作为义务教育实施主体的基础教育学校提出更高层次的要求,只有通过更新转变办学观念、调整优化教学模式、规范创新管理体制等多重举措,把学校做强、做优、做大,才能在市场竞争和教育改革的风头浪尖站稳脚跟,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培养水平和综合素质,反哺当地社会转型,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关键词:教学改革 转变观念 优化教学 创新体制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发展速度加快,新领域不断增多,学科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大大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方式、学习方式、思维方式及生活方式,原有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人才素质必须更加优化,教学必须实行改革。基础教育学段是学生终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中站稳脚跟,办出自己的特色,走出自己的道路来,关键在于教育教学改革。因此,在办学观念、优化教学及创新管理体制做出积极有益的探索。

一、切实转变教育观念

1.以人为本的服务观。教育管理的基本原则也应该是“用户利益至上”、“以顾客为中心”。显然学生成为顾客,强化服务观念是将学生、家长、社会的需求作为学校开展工作、谋求发展的重心与焦点。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为其全面发展提供有效途径。由过去的完全听命于老师向尊重学生个性差异的方向转变。

2.正确的教育评价观。由行政主管部门评价为主变为家长、学生、社会评价为主,要求老师必须实现“五个转变”,即:一是由知识本位向个人本位转变;二是由重传授向重发展转变;三是由以课程内容的应试为主向体现内容、注重能力培养转变;四是由教师主“教”向学生主“学”转变;五是评价体系由重结果、轻过程向重视过程与关注结果相统一转变。

3.文化是教育的根本。学校文化是学校价值创造的重要动力源泉,它贯穿于教育、教师和学生,成为学校竞争的核心。常言道,学校是树,文化是根,根深才能叶茂。崭新的基础教育文化理念应该强调这样四个层面:一是以优秀的传统文化为根基;二是以追求卓越为过程;三是以价值最大化为导向;四是做一个品德高尚和有价值的人(做人与做事)。

二、搞活创新教学

1.案例探究研讨式。教学实践中,教师可采用案例探究研讨式,即借鉴研究性学习的策略,结合学生实际,通过选择合适的案例作为切入点,以问题为载体,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与途径,让学生通过自己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来实际感受和体验知识的生产过程,进而了解社会,学会学习,培养质疑创新能力。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提供一定的素材或素材线索,让学生按照一定的目标和提示进行活动,最后形成相应的结论。如《地理与旅游》的教学中,教师提出“泰安地理与旅游资源的关系”这一问题后,可先让学生寻找阅读校图书馆及网络中“泰山及其文化”的相关信息,拓展思考形成小论文,先在小组范围研讨修改,然后在全班交流分享。

2.采用新型的评价方式。因为学生与学科的特点,与以往一考定终生的评价方式不同,现代新型的教学评价在评价方式上呈现出主体多样化、方式多维度、结果多鼓励等特点。作为一个动态的过程,基础教育学段教学评价的主体应和评价的情境有关,可以是任课教师、同学,也可以是班主任老师、相关教学参与人员,并重视自评和互评的作用。评价内容则应联系学生人才培养目标,将学生的知识、技能与素质一起纳入评价视野,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并重,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相结合。在学生整个学习过程中,采用包括口试、笔试、观察评价、问题研讨、社会调查、主持参加群体活动等多种评价方法,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在评价结果上以鼓励为主,旨在激发加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创新高效的管理体制

1.突出实效性和主体化。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主体是教学检查制度化,实行质量与报酬挂钩。建立统一协调的质量督导检查机制,形成一个质量监控工作链,搞好教学工作的环节检查,包含备课、授课、作业批改、课堂纪律管理等等,发现问题及时反馈给有关教师和职能部门,做到对教学质量问题的及时反应,及时处理。

2.建立责权明确的执行框架。按照“学校宏观调控,部系自主管理”的理念,从学校机构设置、用人制度、财务制度及教学管理组织形式等方面进行内部改革,逐步将教学、人事、财务等方面的一级管理转化为两级管理,尽可能地下放权利、职责,扩大部系的自主空间,使学校原有的“一把抓”改变为部系“自主经营”。

在教学管理上,实行教学处指导下的部系负责管理模式。所谓部系负责制,就是为适应简政放权、激发活力的需要,赋予部系一定的管理权限,使其成为一个责、权、利统一,管事、管人、管财一致的管理实体,直接受教学副校长调度。在学生管理上,微缩管理范围,改革学生管理体制,建立学工处指导下的部系负责制,在学生管理上营造内部竞争、激励的氛围。

参考文献

[1]张天宝《新课程与课堂教学改革》.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

[2]崔干行《教育的理想与现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上一篇: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 下一篇:初中化学实验课教学创新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