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热潮蔓延助推家电行业转型升级

时间:2022-10-11 09:38:41

物联网热潮蔓延助推家电行业转型升级

(本刊观察)据预测,中国物联网产业在未来10年总体市场规模将超过5万亿元。到2020年,全球物联网产业规模将比现在的互联网产业大30倍,全球将有500亿个互联终端。作为物联网发展的重要领域,不少家电企业也于近期相继推出了多款物联网产品。物联网家电展现出自动化、智能化、网络化的未来家居场景。

物联网热潮已经向家电行业蔓延

据长城战略咨询公司预测,家电和电力、电信并列为中国物联网产业中三个典型的行业。对于深陷同质化竞争的中国家电企业来说,发展物联网家电可以开拓新的细分市场,提升利润空间,是家电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2009年以来,不少中国家电企业业已推出了物联网家电产品。

海尔在世博会期间展示其首款“物联网冰箱”,该款冰箱具有网络可视电话、浏览资讯、播放视频等多项生活与娱乐功能;海尔还计划将物联网技术应用到洗衣机、彩电、电脑等众多产品中。2009年,小天鹅公司开始生产物联网洗衣机,该产品能够识别智能电网运行状态及分时电价等信息,并调整洗衣机的运行状态,降低能耗。

海信、长虹、美的等公司也在建设和发展其物联网家电解决方案。不少家电企业推出的互联网电视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认为是一款物联网家电。

产品尚未标准化和商业模式不清晰

由于物联网家电仍存在不少技术难题未能突破,影响了其满足消费需求的能力。物联网家电的发展基础是家电产品的高度智能化,但是目前在中国家电市场,智能化程度高、智能运行效果好的产品仍属少数。物联网家电要求家电具有很强的对环境感知能力,但这些技术目前也并不成熟。比如,物联网冰箱希望能够掌握食物的保存时间,必须依赖贴附在食物上的RFID芯片,成本高而智能化程度却不高。

产品尚未标准化和商业模式不清晰是当前物联网家电实现产业化的重要障碍。物联网家电的突然走热,隐含着延续多年的数字家庭标准之争,一些家电企业推出的解决方案都是根据其自己的内部标准,难以得到行业的认可。

在中国国内标准上“e家佳”和“闪联”之间存在竞争关系,两者都希望成为国家标准。而DLNA等国外的技术标准在中国的推广更是困难;英特尔曾于2006年在中国市场推出“欢跃”数字家庭技术平台,也并未成功。

由于物联网家电实现各项功能需要传感、芯片、网络等众多产业链环节的配合,涉及消费者、建筑商、政府部门、网络运营商、家电企业等众多主体,目前还没有形成有效的商业模式。此外,在技术和产业化方面同样存在障碍,目前物联网家电还处在展示和宣传推广的阶段,短期内市场需求有限。物联网家电产品相对普通消费者的需求仍然显得过于超前,影响了这些产品的普及。

把握转型机遇 争夺物联网话语权

技术瓶颈、标准不统一、缺乏有效的商业模式是物联网家电的主要发展障碍。这需要政府部门加强产业指导和协调,推动物联网家电的标准制定,促进产业化,降低成本。企业则应当认识到物联网家电与普通家电在产业链方面的巨大区别,积极与产业链各个环节展开合作,探索可行的商业化模式。应该将物联网作为家电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机遇,切实提升技术能力,而不是仅仅利用这一概念跟风炒作,获取短期利益。中国家电企业以往缺乏核心技术,如果仍然延续以往的组装制造的经营模式,物联网家电的发展可能也并不会提升家电企业的竞争力。

随着物联网家电的发展,我们预期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家电企业向电脑、通信等领域跨界发展,集团化、多元化的大型家电企业可能在物联网家电的发展中取得更大的收益。

上一篇:二层别墅家庭背景音乐系统解决方案 下一篇:楼市调控 牵动新一轮对讲市场洗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