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锦荣:香江畔 扬国粹

时间:2022-10-11 08:09:54

香江虽小,却是汇集海内外众多武术精英的地方。李锦荣先生作为香港武术界的名宿,多年来,一直在香江之畔,弘扬中华武术的精粹。古人云,“文以载道”,他却秉承“武以载道”的精神。按他的理解,学武在于强身、防卫,而非争强斗狠之艺。他习武之理念,根植于传统中国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

李锦荣先生以七星螳螂拳为根本,多年来,矢志不移弘扬中华武术的精华,而他也以其艺、其德,深受国内外武术界同仁的尊重。

名师指点,七星螳螂传人

了解李锦荣先生,应先了解七星螳螂拳。螳螂拳的发源地是明末清初的山东省烟台地区,最初流行于莱阳、海阳一带。经历代宗师充实发展,逐渐形成了三大流派:梅花螳螂、七星螳螂、六合螳螂。早年螳螂拳并无门派之分,其后流传广泛,研习者众多,开始分枝成各种流派,套路亦各有发展创新。

七星螳螂拳的祖师是王朗,他创出螳螂拳法,后来更加入猿猴步,成为螳螂手,猿猴步。而每一动作劲力皆发自头、肩、肘、手、腰、膝、脚,七位一体连成一势,形态如天上北斗七星,动作一气呵成,勇猛进取,因而称为七星螳螂拳。螳螂拳外传始于20世纪初叶,当时烟台地区的螳螂拳名师纷纷到外发扬光大。到香港传播螳螂拳的主要是七星螳螂拳罗光玉、太极螳螂拳赵竹溪、梅花螳螂拳鲍光英三大名师。

至民国时,罗光玉先生开始在香港传授该拳法。他并在香港开馆授徒,七星螳螂第六传人赵志民先生就是他的高足。赵志民先生1924年加入香港精武体育会,学习鹰爪派和太极拳。至1930年,他正式跟随罗光玉先生研习七星螳螂拳。他后得罗光玉先生器重,被任命为助教,期间香港精武馆各位元老推选赵志民先生担任会中理事长和国术科科长。

而李锦荣先生就是赵志民先生的亲传弟子。李锦荣先生于1947年在香港出生,年幼时家境清贫,但他对武术具备天赋。父亲为染布工人,早期在广州跟随白眉派郭炽昌先生学习白眉派拳术。小学6年级毕业后,父亲再没有经济能力支持李锦荣先生升学,他因此与父亲一齐在染布厂工作。染布厂工作非常辛苦,气温高,体力消耗大,这种恶劣的环境,同时也培养李锦荣先生的吃苦精神和耐劳体能。

1961年,李锦荣先生由表姨丈介绍,跟随赵志民先生学习拳术。“当时学拳多数在天台等地方,在下雨的时候,就要避雨,等侍雨停了就立即用扫把清理水渍,继续练拳。”李锦荣先生回忆。他刻苦学习,令师傅赵志民先生十分喜悦。当时他除练习拳套及器械外,更要练习博击自卫术,通过不断地学习、实践,李锦荣先生的技艺也不断得到提高。

至1972年,赵志民先生同意李锦荣先生自设武馆授徒,并赠给他七星螳螂拳谱医书四本、入室弟子锦旗作为信物。中华武术是和中华医术紧紧相联的,李锦荣先生开馆期间,还到内地中医学院进修中医跌打、针炙、药物等。更难得的是,他曾追随佛山跌打名医李广海的嫡传徒弟吴锺能老师进修跌打骨伤科,吴锺能老师后为香港浸会大学骨伤科教授。

在漫长的学艺过程中,李锦荣先生屡屡受到挑战。1978年一个晚上,他正在和多位同仁切磋,突然有人提问,“什么叫七星螳螂拳,怎样打法?”对方要求比试,李先生笑说,学拳只是强健身心,以及自卫之用,不是用来比试,可是对方并不理会,拳脚齐出,李先生一个小跳向后,摆出七星桩势,对方再次出手,李锦荣先生则运用闭门腿连消带打,将对方打倒,让对方输得心服口服。

矢志不渝,弘扬中华文化

李锦荣先生于1978年被中华国术体育联合总会委任,前往台湾参加第二届锦标大赛及自由搏击赛香港代表团团长一职。另外,上世纪70至80年代期间,李锦荣先生派出多名拳手参加香港中国国术总会、香港功夫总会及其它武术总会举办之自由搏击赛,相继取得各项不同级别冠军,使人们对国术界另眼相看,从而奠定李锦荣先生在香港国术界地位。

他对螳螂拳了如指掌,对我们娓娓而谈,“螳螂拳注重力度,要求反应灵敏,但和咏春拳一样,都注重实用性。”他又指出,“学武之人,前提在于修身养性,武术界同仁应该互相尊重。学武的根本在于保护自身,而非攻击别人。”

由于艺高,李锦荣先生曾被选任为中华国术体育联合总会理事长、香港功夫总会副主席、国际中国武术联盟总会副主席。1985年,香港精武体育会邀请他加入,担任精武会董事及七星螳螂拳班导师。1994年,皇家香港警察队员佐级协会聘请他为该会跌打医事顾问。1996年,香港警察中国武术会也邀请他加入,担任七星螳螂拳班总教练。

在2002年7月,李锦荣先生参加山东青岛国际传统武术锦标赛,代表香港中国国术总会,并被委任为参赛团教练,他个人夺得棍术及七星螳螂拳共两面金牌,而全队人共夺得15金1银牌的空前佳绩,当时轰动香江。2003年,香港科技大学武术会邀请他开授“七星螳螂拳”讲座,也就在这年,李锦荣先生的新铺“荣达中医药中心”扩充开幕,为坊众提供骨伤科服务。

李锦荣先生平时教授七星螳螂拳术、八段锦气功、十八罗汉气功、太极拳械、龙狮技术。授课地点有香港南北国术协会、香港精武体育会、香港警察中国武术会,等等。他授徒着重传统教授方法,更注重搏击法门,他的弟子遍及香港。为了更好地将七星螳螂拳发扬光大,他有著作《七星螳螂拳》,此书在海内外影响深远,并有英文版本。

七星螳螂拳的根在中国北方,2004年,李锦荣先生与多位南北螳螂拳先生组成“香港山东螳螂联合会”,该会的宗旨是弘扬螳螂拳术,增进各地螳螂拳文化交流,促进各地螳螂拳的发展。目前,他在内地影响广泛,并担任中国广州螳螂拳会顾问、中国广州珠海精武武术龙狮会名誉会长、中国山东青岛太极梅花螳螂拳郝斌拳馆名誉馆长、青岛太极学会义务跌打医事顾问。

事业成功后,李锦荣先生也向国际致力推广中华武术。他在国际上影响力很大,受到日本电视台以及欧州大陆、美国、英国等各大武术杂志专访。目前,他身兼委内瑞拉中国国术总会评审国际教练、新加坡三战道防身学院海外武术顾问、马来西亚槟城七星螳螂国术会海外名誉会长。同时,他还是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匈牙利、瑞士、巴西、美国的七星螳螂拳会总监督。

李锦荣先生事务繁忙,就在我们采访时,他即将赴华东参加武术比赛。除了学武,他也喜欢音乐。李锦荣先生桃李满天下,国外学生也不少。他在学武、授徒的过程中,也得到极大的满足,对于未来,他也希望将中华传统武术精华不断发扬光大。 (杜懿玲程书香汤佳佳)

【人物简介】李锦荣先生,出生于香港,早年师从七星螳螂拳高手赵志民先生。担任国际七星螳螂拳李锦荣国际总会总监,是香港南北国际协会创办人、香港山东螳螂拳联合会创办人、香港精武体育会七星螳螂拳班总教练,获世界功夫武术段位制总会师范十段。并兼任香港警察中国武术总会武术顾问、香港警察队员佐级协会医事顾问、香港警察中国武术会七星螳螂拳总教练等。

上一篇:第十一届西博会开幕等 下一篇:陆燕儿:尽己所能 全力以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