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时使用无创呼吸机治疗COPD护理观察

时间:2022-10-11 07:57:26

定时使用无创呼吸机治疗COPD护理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持续低流量吸氧前提下改用定时使用无创呼吸机治疗COPD患者的护理观察。方法:将44例COPD患者随机抽样的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2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持续低流量吸氧,实验组采用传统低流量吸氧基础上改用定时无创呼吸机通气。将两组患者呼吸频率、SaO2、PH、RaO2、PaCO2、心率进行比较,提高了PaO2和降低了PaCO2,患者呼吸情况明显好转。结论:定时无创呼吸机通气对治疗COPD患者十分有效,积极防治并发症,对提高COPD患者治愈率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定时使用无创呼吸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护理观察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premise of continuous low-flow oxygen to switch to regular use of non-invasive ventilation in the treatment care and observation of patients with COPD. Method of 44 patients with COPD random sampling,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of 22 cases, the control group using traditional continuous low-flow oxyge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using the traditional low-flow oxygen, based on regular use of non-invasive ventilator ventilatio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respiratory rate, SaO2, PH, RaO2, PaCO2, heart rate, compare and improve the PaO2 and reduced PaCO2, patients with marked improvement in breathing. Conclusion regular non-invasive ventilator is very effective for the treatment of COPD patients,

Aggressive prevention of complications, to improve the cure rate in patients with COPD is important.

【Key words】 regularly used non-invasive ventilator care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observed

【中图分类号】R337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8-0382-02

慢性阻塞性疾病急性发作目前大部分病人通过鼻导管低流量吸氧效果欠佳,目前我科用持续低流量吸氧前提下,改用定时无创呼吸机通气,每天两次,每次2小时,使病情得到缓解。我科2010年10月至2011年6月对44例COPD患者进行观察,获得满意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共44例,其中男性30例,女性14例,年龄60~80岁,所有患者均符合1997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指定的《我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诊治规范》所确定的COPD标准[1]。

1.2方法:将44例COPD患者随机抽样的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2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持续低流量吸氧,实验组采用传统低流量吸氧基础上改用定时无创呼吸机通气。将两组患者呼吸频率、SaO2、PH、RaO2、PaCO2、心率进行比较,提高了PaO2和降低了PaCO2,患者呼吸情况明显好转。在进行治疗同时,积极进行抗感染引流呼吸道分泌物,扩张支气管,纠正电解质紊乱,营养支持等综合治疗,并给予一系列的监测及血气分析。设备采用新松BiPAP呼吸机,S/T模式无创呼吸。

在鼻导管通气改换无创机械通气后,各指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患者在撤离无创呼吸机后,呼吸情况明显好转,呼吸平稳有力,口唇肢端气色红润,情绪安定,呼吸频率变慢,则通气基本合适。

3 讨论

3.1COPD是指终末细支气管远端的气道弹性减退,过度膨胀。充气和肺容积增大。或同时伴有气道壁破坏的病理状态[2]。救治此类病人最根本的方法是提高PaO2和降低PaCO2。传统运用鼻导管通气,压力低,无法满足病人病情需要。在持续低流量吸氧前提下改用定时使用无创呼吸机治疗COPD患者。能纠正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

3.2肺内压的交替变化是肺通气的直接动力

BIPAP:指呼吸机在病人吸气时给予较高压力,(IPAP)呼气时给予较低压力,EPAP(吸气压):帮助病人克服气道阻力,增加通气量;减少呼吸肌做功,改善呼吸疲劳。EPAP(呼气压):抵消内源性PEEP;增加功能残气量,改善氧合。PS(压差):PS=IPAP-EPAP。决定病人的潮气量,PS越大,病人获得的潮气量越大。适当的通气模式通常为S/T模式,过高的通气压力会损伤气管粘膜,压力过低使通气量减少,使病情加重。适当的初始通气患者应选用 S/T模式,EPAP一般起始为0.196~0.294kPa,有些机器最小为0.392kPa,IPAP在0.490~0.588kPa,将氧流量调节在5L/min左右,接头连接,使患者感觉舒适,将连接管路与面罩连接。

3.3施行方法:

:床头抬高30°以上,便于操作和防止病人误吸[3]。向病人解释无创通气的方法。选择类型和大小合适的鼻罩/鼻面罩。连接鼻罩/鼻面罩和呼吸机。初始呼吸机参数设定。开机让病人适应几分钟。头30~60分钟密切监测。查血气,临床评估

3.4加强监测与护理:

呼吸机应用中的监测与护理决定治疗的成功与失败。尤其呼吸机使用初期和脱机时,为确保呼吸机疗效,尽可能减少并发症,一定要有专人监测呼吸机各项指标,及时发现面罩连接处有无漏气并作出调整,并针对患者的主诉及监测参数的变化调节呼吸机的处理,这样才能保证无创通气的疗效。除了常规监测神志、心率、呼吸、血压、体温、脉搏血氧饱和度,呼出气CO2浓度,末梢循环等以外,还应观察呼吸频率、深度、呼吸形式及自主呼吸与机械通气是否协调,如口唇紫绀减轻,无呼吸机抵抗,心率及血压稳定,证明通气参数设置比较合适。这也是合理应用和调节呼吸机参数不可缺少的措施。

3.5 适应证

3.5.1 无创通气的适应证:各种原因导致的急性呼吸衰竭或呼吸功能不全,条件是:

患者清醒能够合作;能够有效清除气道分泌;无面部创伤;能够耐受鼻/全面罩通气。

3.6心理护理:无创通气常见问题:精神紧张,造成人机不同步。因此首先应做好对接受无创通气患者的解释和说明工作,阐明应用无创通气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向患者讲明面罩通气开始时均会有憋气的感觉,要有一段适应过程,应保持自主呼吸,以触发机器送气,而不是等待机器强制通气,取得患者的积极配合。

3.7无创机械通气技术在国内外已广泛应用COPD的治疗,它可以避免气管插管及插管行机械通气引起的并发症,为了减轻病人的呼吸肌吸气负荷,使患者呼吸肌疲劳和通气功能逐步得到恢复。无创通气由于它的优势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如:设备小巧、简便,可以间断或持续使用。患者因此可以持续低流量吸氧前提下定时使用无创呼吸机,这样克服了传统的低流量吸氧造成鼻粘膜干燥,吸氧浓度过低,压力不够引起的无效吸氧,又可避免无创呼吸机造成腹胀、气胸等并发症,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气管切开或插管,免除了人工气道引起的并发症,特别是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经济实用,已经成为通气支持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诊治规范(草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97,20:199,203.

[2] 叶任高,陆再英,主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M].内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57-63.

[3]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会临床呼吸生理与ICU组.无创正压通气临床应用中的几点建议[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2,25(3):130~134

作者单位:514011 广东省梅县人民医院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上一篇:降纤酶早期治疗脑梗塞的临床观察 下一篇:头孢克罗治疗儿科呼吸道细菌性感染临床疗效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