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亦弥坚墨更香

时间:2022-10-11 07:45:32

在重庆与四川美术界,大家经常阅读到禾子老师为很多书画家乃至书画名家所写的作品赏析文章或者为画册所作的序言,知道他是一位在四川美院从事几十年美术史论教学与研究、在书画界德高望重的书画艺术评论家。

多年前,我在重庆一次书画笔会中偶然结识禾子老师。在当时参加笔会的书画家中,禾子老师是年龄最大、名气最大的前辈,也是从事书画创作方面老亦弥坚的大家。然而,笔会期间,禾子却一直不露声色,静静地站在旁边观看其他书画家即兴挥毫泼墨,自己既不动手,也不发表任何评论,彰显出一种巍巍大山悄然无声的博襟。

我曾经数次去四川美院禾子家里拜访。当禾子老师阅读我出版的《中国山水诗画艺术品鉴》艺术专著后,一方面给予很高的评价,另一方面也很谦虚地说很多地方自己也阅读了两三遍,表现出“学无止境”的良好学风。

禾子,本名李来源,四川西充人,1933年出生。1951年,禾子考入成都艺专,1956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同年秋,入北京中央美术学院攻读中国美术史研究生。在受业期间,他曾去云岗、龙门、麦积山、敦煌、天龙山、大足等佛教艺术胜地作过大量考察,还有幸看过全国各大博物院(馆)珍藏的古代著名书画、碑帖及重点文化遗址、古建筑、园林、墓葬。他现任四川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四川美术家协会理事、重庆美术家协会荣誉理事,重庆盘溪画院和涂山书画院副院长。几十年来,禾子在教学之余,曾在国内外发表过数百篇美术评论、美术考古、美术史研究、艺术评论。他与人合作编著出版的《中国古典画论发展史实》,获得学术界好评,在社会上具有良好的口碑。

在花鸟画创作上,禾子立足传统,主张“能进”“能出”,对清末民初的吴昌硕、赵之谦尤为崇拜,并从中汲取了很多有益的营养。我们观赏禾子笔下的画作,他在建立深厚艺术思想观念、艺术审美意识理念与吸收先贤技法的基础上,努力形成自己的绘画艺术观。他的书法笔力劲健,画作注重采用洗练的传统笔法,并在多年默默地耕耘活动中,形成了自己线条老亦弥坚、墨色简练、线条与块面相结合、简略而不简单的笔情墨趣。画家喜欢画琵琶、梅花、葡萄、水仙、瓶花等各种自然物象,也喜欢画一些鸡、鹰、小鸟、猫等穿插其中,流露出画家对生机勃勃的大自然灵动感悟与艺术智慧。

上一篇:加强企业价值观建设的三个着力点 下一篇:择优分配原理:从经济价值走向道德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