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劳死司法认定实证研究

时间:2022-10-11 07:28:17

过劳死司法认定实证研究

摘 要:通过分析过劳死案件的判决书可以发现,在没有法律明文规定过劳死认定标准的情况下,法院通过套用其他现有规则进行裁判难以妥善保护劳动者方的权益,同时劳动者方在举证证明和诉讼过程中也是困难重重。本文建议将过劳死纳入工伤体系进行救济,在认定过劳死时应当同时具备以下条件:劳动者与用人单位成立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对劳动者死亡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存在过度劳动的事实、劳动者死亡、劳动者死亡与过度劳动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以明确的方式加强对劳动者方的保护。

关键词:过劳死;认定标准;实证分析

一、经济发展与“隐形杀手”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迅速;与此同时,中国的过劳死问题也已经显然无法回避,且大有随经济发展而逐渐加剧的趋势。但是,由于中国立法对过劳死问题并无直接规定,法院在裁判过劳死案件过程中往往面临欲予保护却无法可依的尴尬境地,受害人家属的诉求难以得到支持。而问题的症结就在于过劳死的认定。本文借助判决书统计方法,欲对该问题进行一个初步探讨。

二、中国过劳死的司法认定现状

“过劳死”一词来源于日文“^核馈保àろうし),简单地说即指“源于过度劳动的脑部和心脏疾病致死”①。过度劳动导致劳动者的身心健康受到损害的情况在经济加速发展的社会中本不鲜见,然而通过北大法宝大数据平台,以“过劳死”为关键词进行判决书搜索,剔除不相关判决书后,仅得到有效判决书12份,分属9个案件,其中有:民事判决书5份,包括2份一审判决书和3份二审判决书;行政判决书7份,包括一审判决书3份和二审判决书4份。这一情况大致可以说明,由于缺乏直接的法律规定,对过劳死问题的救济往往无法直接进行,受害人家属通常只能借助其他规定进行迂回比照。

在统计的案件中,民事案件都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157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6、15、16、18、22、35条、《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1条等民法救济路径进行裁判;行政案件则无一例外地比照工伤进行认定。这一方面加大了寻求救济的难度,同时也不利于劳动者权益的保护。在4个民事案件中,法院不是驳回了当事人的赔偿请求,就是仅以补偿结案。而在5个行政案件中,在一审中有3个案件不认定劳动者的死亡属于工伤,2个案件支持了劳动者方的诉求;在二审中,有1个不认定为工伤的案件得到改判,其改判原因在于两级法院对“单位组织的在公司进行的体育运动,是否属于其单位安排给他的额外工作”这一问题的不同看法。对待过劳死案件的不同认识的原因,都可归结于中国现行法律对如何认定过劳死以及如何进行救济并无直接和明确的规定,致使劳动者方难以有针对性地举证,法院在裁判过程中也无明文可依,有的被告行政机关甚至以法律没有对过劳死救济进行规定为抗辩理由②。

从目前的审判实践来看,民事审判中依靠民事侵权等一般民法保护和行政审判中依靠工伤制度进行救济都难以对过劳死问题进行妥善解决。鉴于此,对过劳死认定标准进行规定十分必要。

三、过劳死的法律性质界定

从性质上看,目前搜索到的行政判决中都套用工伤认定的标准来处理过劳死的案件,即将过劳死纳入现行工伤认定法律框架内进行解决。只有当过劳死的情形“恰好”满足工伤的认定条件或视同工伤的条件时,劳动者方才能得到相对较为合理的救济。然而,中国现行关于认定工伤或视同工伤的条件本身较为苛刻,已无法满足现在对劳动者保护的需求,且过劳死的认定与法律规定中的工伤情形存在许多差异,现行工伤制度难以合理涵盖过劳死的情形。

目前对过劳死的性质归属大致有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是将过劳死作为侵权行为的结果进行救济,认为用人单位侵害了劳动者的生命权。此种说法不甚成立,因为用人单位即使通过要求劳动者加班、增加劳动者的工作量等手段要求劳动者超负荷工作,其目的也仅是未来获得更多的利润,而无侵害劳动者生命的过错。第二种观点是将过劳死作为职业病进行救济,因此二者均有隐蔽性强、不易被发现等特点,但此种观点亦存在瑕疵。《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二条第二款规定:“本法所称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由此定义可见,患职业病的劳动者本身应是健康的,因从事该项职业而导致其身体收到损害甚至导致死亡。但在过劳死的情形下,死者往往具有心脑血管疾病等基础疾病,过劳是死亡的诱因而非成因。第三种观点是将过劳死纳入工伤体系进行救济,同时扩大工伤体系的范围。董保华教授赞同将过劳死纳入工伤体系进行救济,认为工伤责任说从社会本位出发,主张基于分配正义将过劳死认定工伤并给予补偿,从而对社会资源重新分配;在将过劳死纳入工伤体系的同时,还应对工伤保险体系进行完善③。笔者对将过劳死纳入工伤体系进行救济表示赞同,但对“工伤”的认定范围应做调整,对过劳死的认定进行专门具体性规定,从而更好地实现工伤救济的目的。

四、过劳死司法认定标准之构想

将过劳死纳入工伤体系进行救济,在认定标准要件上则既须满足工伤的一般认定要求,又要体现过劳死的特点。因此,要认定过劳死,应当同时具备以下条件:劳动者与用人单位成立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对劳动者死亡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存在过度劳动的事实、劳动者死亡、劳动者死亡与过度劳动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第一,劳动者与用人单位成立劳动关系。劳动关系的建立是过劳死认定的前提,因为劳动关系认定的核心要素即是劳动者对用人单位具有从属性和人身依附性。劳动者须按照用人单位的要求进行工作,对自己的工作任务的决定权较弱。在此情况下,劳动者很容易为了完成任务而过度工作,最后导致过劳死的发生。而在个人雇佣的情形下,提供劳务方对自己的劳动量付出具有较强的支配和决定权,可以尽可能地自主避免过劳死的发生。

第二,用人单位对劳动者死亡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该责任可能来自其积极行为和消极行为两个方面。一方面,用人单位为提高产出量而加大劳动者工作强度、拉长加班时间,可能会积极促进过劳死的发生。另一方面,用人单位忽视对劳动者的安全保护、未提供合格的工作环境等,也会导致过劳死的发生。值得注意的是,如果用人单位在客观上没有违反法律的规定,但出现了员工在工作期间突然死亡的情况,则不宜认定为过劳死。

第三,存在过度劳动的客观事实,其认定标准的判断较为困难,因为每一个劳动者个体存在差别。笔者认为,法院在认定过度劳动时,可以参考劳动时间长短、同岗相对劳动强度大小、劳动者工作环境等方面进行。

第四,对于劳动者死亡与过度劳动之间的因果关系,各个国家在针对过劳死的立法规制历史中有一个渐进的过程。因为过劳死具有潜在性、隐蔽性的特点,其因果关系判定的发展也体现了由紧而松的特点,例如日本法上的异常负荷说―过重负荷说―发症促进说④。这三种因果关系认定标准各有侧重,法院应结合案件的实际情况,具体决定如何认定。(作者单位:西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

本文为“2014年西南政法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资助项目”(批准号:XZYJS2014275)研究成果。

注解:

① ShunichiARAKI and Kenji IWASAKI.Death due to Overwork(Karoshi):Causation,health service,and life expectancy of Japanese males.Japan Medical Association Journal,February 2005―Vol.48,No.2,p93.

② 参见《范珍香与新兴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其他案》[(2014)云新法行初字第4号]判决书。

③ 董保华:“过劳死”的法律探索.《法治研究》2012年第2期,第66页。

④ 孙国平:“过劳死”的比较法思考.《当代法学(双月刊)》2010年第1期,第129页。

上一篇:大数据环境下图书馆服务体系的研究 下一篇:国际贸易本科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