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尼梯田旅游对大别山农耕文化旅游的启示与借鉴

时间:2022-10-11 07:25:07

哈尼梯田旅游对大别山农耕文化旅游的启示与借鉴

摘要:农耕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主干部分,也是构建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精神文化资源。新时期充分挖掘、利用农耕文化资源,对于保护、传承、创新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哈尼梯田旅游的快速发展及其品牌的成功塑造,为我国其他地区开发、利用农耕文化旅游资源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经验。在分析哈尼梯田旅游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借鉴成功经验,提出大别山农耕文化旅游发展的思路。

关键词:农耕文化旅游;哈尼梯田;大别山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3)17-4291-03

Enlightenments and References of Hani Terrace Tourism Mode to the Farming Culture Tourism of the Dabie Mountains

CHEN Li-jun,LUO Fang,KE Zhen-tang,XIA Qing-li

(Tourism Culture and Geographical Science College, Huanggang Normal University, Huanggang 438000, Hubei, China)

Abstract: Farming culture is the main part of the best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also the important spiritual culture resource which constructed the core values of the Chinese nation. In the new era, fully tapping and making full use of the farming culture resources has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or the protection,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of 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The rapid development and successful brand shaping of Hani terrace tourism provided the experiences for reference for other areas in China to develop and use farming culture tourism resource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tourism development process of Hani terrace, and learning from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 the ideas of the farming culture tourism development in the Dabie Mountains are pointed out.

Key words: farming culture tourism; Hani terrace; Dabie mountains

收稿日期:2012-08-13

基金项目:湖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重点项目(D20112901);湖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大别山旅游经济与文化研究中心一般项目

(2012cr015);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1jyty018);黄冈师范学院人文社科一般项目(2013020503)

作者简介:陈丽军(1981-),女,湖北鄂州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旅游经济方面的研究,(电话)15271623988(电子信箱);

通讯作者,夏庆利,教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农业经济研究,(电子信箱)。

农耕文化是指通过农业耕种所创造和积累的,与农业社会有关的物质文化精神的总和[1]。作为一个具有几千年辉煌发展历史的农业大国,中国的农耕文化内涵丰富,源远流长,贯穿于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始终,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根基所在。改革开放以来,现代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使得农耕文化旅游及其资源的开发利用日益受到重视,并逐渐发展成为我国特色旅游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农耕文化旅游是将旅游业与农耕文化结合在一起,以农、林、牧等农业资源作为基础,以农村乡土风貌、民俗节庆、农业生产操作过程、农民劳动生活场景为主,吸引游客前来游览、品尝、体验、购物等的一种特殊的旅游活动。从目前我国农耕文化旅游的发展实践来看,云南哈尼梯田旅游的开发无疑是其中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成功案例。哈尼梯田旅游的发展状况表明,依托农耕文化开发的旅游项目,不仅在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促进资源持续利用,保护独特景观,推动乡村旅游方面具有重要价值,而且对保持和传承民族特色、地方特色、传统特色,丰富文化生活与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 哈尼梯田旅游发展历程及其成效

哈尼梯田位于云南红河州元阳县中部,分布于海拔700~1 800 m的山间,梯田区土地总面积约41 933 hm2,耕地面积约10 400 hm2。作为农耕文化的“活化石”、民族智慧的结晶、人与自然和谐的典范、山地农业技术知识体系的集成、农业生物的“基因库”和独具特色的自然与文化景观,哈尼梯田是一类典型的具有全球重要意义的农业文化遗产[2],它被民族学家称为“山地农耕文化的最高典范”[3],在中国传统农耕文化中占据着一个特殊的重要位置。依托哈尼梯田为物质载体、以典型的梯田农业文化为核心要素,哈尼梯田旅游正逐步成为我国极具特色的一种农耕文化旅游形式。根据哈尼梯田旅游发展各个时期的不同特点,哈尼梯田旅游的开发可以分为以下3个阶段。

1.1 起步阶段(1980年代初—1990年代初)

元阳哈尼族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创建了“森林、村寨、梯田、江河”四位一体的梯田文明,因被红河分割、哀牢山阻隔和交通不便,在1 300多年的漫长历史岁月中始终保持得较为纯真和完整。20世纪80年代初,摄影爱好者最早发现了哈尼梯田的迷人风光。随后,国内外的专家、学者、旅游者开始大规模地到哈尼梯田开展研究和摄影工作,并发表了相关的研究论文、专著和摄影作品,使得哈尼梯田的神秘面纱逐步被揭开。在1993年的第一次国际哈尼族文化研讨会期间,中国、荷兰、日本、美国、英国等10多个国家的180多名代表参观了哈尼梯田,深为其景观的壮丽与文化的丰富所折服,包括“大山的雕刻”、“哈尼梯田甲天下”、“新的世界奇观”等赞誉陆续被赠予了哈尼梯田和哈尼人。沉寂千年的哈尼梯田从此打开了走向世界的通道。总的来看,这一阶段游客数量相对较少,且主要以摄影爱好者、国内外从事相关研究的专家、学者为主。

1.2 缓慢发展阶段(1990年代初—2000年代初)

20世纪90年代,由于基础设施、旅游设施的缺乏以及宣传推广和重视程度的不足,初期建立了良好的国内国际知名度和美誉度的哈尼梯田旅游发展依然较为缓慢。为保护哈尼农耕文化,给旅游业发展注入活力,2000年红河州政府依据学者建议提出了红河哈尼梯田申报世界遗产的工作规划。同年12月,元阳县旅游局正式成立,全面介入管理梯田旅游活动,并提出把哈尼梯田旅游业作为富民强县的首要支柱产业来培植。其后,为配合申遗工作,政府通过招商引资和调动民间资金,加大对梯田旅游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并在哈尼梯田核心区内创建了一批著名景区。此外,政府还举办了具有民族特色、参与性强的旅游项目,丰富游客的文化体验,如哈尼族传统的昂玛突节、苦扎扎节、哈尼族的“长街宴”等。2002年红河州向国家有关部门正式申请红河哈尼梯田为世界自然和文化双遗产,标志着哈尼梯田旅游资源的开发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1.3 快速发展阶段(2000年代初至今)

在2004年6月苏州举行的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红河哈尼梯田”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申报预备名单。虽未正式入选,但哈尼梯田以一种准世界文化遗产的符号形式引起了世人的关注。作为生产劳动对象的梯田也由此被建构成了彰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化符号。为进一步提高哈尼梯田的知名度、美誉度,元阳县分别于2005年、2007年、2009年、2011年举办了4届“中国·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旅游节”。2007年8月红河州哈尼梯田管理局正式成立,为哈尼梯田的开发与利用提供了组织保障。2008年元阳县政府引进云南世博集团,成立了云南世博哈尼梯田旅游开发公司。自此,“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市场运作、景区经营与管理分开”的现代企业制度经营景区模式初步建立。2013年6月22日,在柬埔寨召开的第37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云南哈尼梯田通过审议,正式列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这一系列旅游宣传促销活动,以及市场运作机制,增加了哈尼梯田旅游的市场竞争力,旅游年接待游客数量和旅游收入也稳步增长,哈尼梯田旅游开始进入快速发展的历史阶段。根据元阳县旅游部门统计,仅2012年春节黄金周(除夕至正月初六)期间,全县共接待国内外游客64 719人次,同比增长15.76%。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 547万余元,同比增长30.29%。景区接待人数34 701人次,门票收入66万元,同比增长37.49%。

2 哈尼梯田旅游开发对大别山农耕文化旅游的启示

哈尼梯田旅游开发所显示的良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对于其他农耕文化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无疑具有极强的借鉴意义。总体而言,哈尼梯田旅游的成功开发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

2.1 独具个性的优势资源是发展农耕文化旅游的物质基础

旅游资源是发展旅游经济的物质基础。独具个性的农耕文化资源优势具有不可复制性,对旅游者具有强烈的吸引力,亦是旅游地竞争力的重要组成要素,是发展农耕文化旅游的物质基础。哈尼族先民自隋唐之际进入此地区就已开垦梯田种植水稻,历代哈尼族人民用整个民族的心力来挖筑梯田,历时之久、参与人数之多,堪称世界之最。哈尼梯田仅元阳县境内就有11 333.33 hm2,梯田最高级数达3 000级,梯田大者数亩、小者仅簸箕大小,往往一坡就有成千上万亩,是世界上最大、最为独特的造型艺术群落。作为全球公认的世界级旅游资源,元阳哈尼梯田资源的价值极高,而且具有较强的排他性,因而对于旅游者具有较大的吸引力。

2.2 特色鲜明的传统文化是发展农耕文化旅游的精髓所在

文化是旅游者的出发点和归结点,是旅游景观吸引力的渊薮,是旅游业的灵魂[4]。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其核心在于保持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的魅力。元阳县的传统文化是哈尼梯田及其所展现的集社会、历史、环境、人文于一体的完整的梯田文化景观体系。元阳梯田景区内集聚了哈尼族、彝族、汉族、傣族、苗族、瑶族、壮族等7个民族,世居的各民族历史悠久,各自创造了本民族丰富的民族传统文化,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遗址、历史文物、民居建筑、服饰、饮食、乐器等物质和非物质文化312项,孕育出了梯田文化、火塘文化、贝玛文化等。这些特色鲜明的传统文化,至今依然保存较好,是该地区成功发展农耕文化旅游的精神载体。

2.3 当地政府的统筹规划是发展农耕文化旅游的重要动力

基于市场经济和公共产品理论要求,营造良好旅游发展环境是政府的有效作为空间。哈尼梯田旅游的申遗工作、旅游发展规划、旅游节庆活动等都是由当地政府牵头进行的统筹安排,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特别是通过组织具有足够分量和影响力的推广活动,塑造了哈尼梯田旅游的品牌形象,提高旅游产品的知名度,同时也为当地包括餐饮业、住宿业等旅游相关产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机遇,这些产业的发展反过来又促进了哈尼梯田旅游的发展。可以说,哈尼梯田旅游的发展正是由当地政府“看得见的手”进行主导和推动的。

2.4 新颖高效的营销推广是发展农耕文化旅游的关键之举

营销推广作为树立旅游品牌的主要方式,促进了广大受众对旅游产品的品牌认同,并以感性的行为接受旅游产品,提升旅游产品的品牌效应。红河州政府牵头组织策划了一系列新颖高效的营销推广活动,使得哈尼梯田品牌迅速红遍国内外。这些营销方式主要有:事件营销(策划哈尼梯田申遗事件)、文化营销(邀请知名导演摄制哈尼梯田为主题的影视作品、演排“梯田映像”歌舞)、体验营销(邀请艺术家和演艺明星访问哈尼梯田)、冠名营销(“元阳梯田号”飞艇巡游全省、全国,冠名“元阳梯田号”始发列车)、联合营销(广西龙胜龙脊梯田、湖南新化紫鹊界梯田共同申遗,联合打造中国南方梯田)、节事活动(举办元阳梯田国际摄影周、哈尼梯田文化国际论坛周、哈尼梯田观光节、哈尼梯田美食节等)等等。这一系列推广活动为打造哈尼梯田的知名度、美誉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 对大别山农耕文化旅游的几点思考

大别山位于我国文明的发祥地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的交汇地带,距今五六千年前就已经存在了相当发达的农耕文明。由于位于鄂豫皖三省结合部,大别山农耕文化资源丰富多彩,个性鲜明,守护、传承和创新这些独特的农耕文化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借鉴哈尼梯田旅游开发的成功经验,根据大别山农耕文化资源的特色,进行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走出一条生态、经济、文化协调发展的道路。

3.1 建立大别山农耕文化旅游资源库

大别山区域丰富的农耕文化深深扎根于广大民众之中,各种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及各个不同时代的工具、农具、生活用具、手工业具等散落各地乡村,因此,需要对大别山农耕文化旅游资源的种类、性质、分布、规模、特点等情况做一次全面的调查,摸清可供开发的农耕文化旅游资源的总量、质量、布局、功能、结构等情况,建立旅游资源库,为各地政府的科学决策提供准确依据,为更好地发展大别山农耕文化旅游提供有力保障。

3.2 发挥政府在农耕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中的主导作用

大别山农耕文化旅游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如何在保护的前提下开发大别山农耕文化旅游是该地区面临的重大问题。鄂豫皖三地政府要形成共识,明确发展农耕文化旅游对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在充分掌握地区农耕文化旅游资源存量的基础上,从总体规划、基础设施建设、政策优惠、资金扶持、旅游形象塑造、推广等方面对农耕文化旅游开发进行有效干预,营造良好的旅游发展环境,发挥政策的导向作用。同时,鄂豫皖三地政府要加强沟通与协调,在旅游地形象设计、功能定位上要形成合力,塑造统一的品牌形象,扩大区域旅游业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在旅游产品开发方面,要因地制宜,把当地最有特色的农耕文化资源发掘出来,在产品开发上形成区域之间错位发展;在旅游线路设计上,要把鄂豫皖三地的农耕文化旅游项目统筹起来,构建连贯三省的跨区域农耕文化旅游线路。

3.3 充分调动当地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当地农民是农耕文化旅游资源的传承者,是传递乡土文化、提供农耕文化旅游产品的主体。在农耕文化旅游开发中,当地广大农民的参与意愿是否强烈,直接关系到提供的相关旅游产品的种类、数量;当地农民自身素质的好坏,则直接关系到提供的旅游产品质量的高低。因此,要通过在政策、资金上给予倾斜,营造农耕文化旅游良好的发展环境;要通过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发掘优秀的传统农耕文化的积极性,让农民真正成为发展农耕文化旅游的骨干,主动参与到旅游建设中来。同时,还要有针对性地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就旅游经营管理和服务技能等方面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3.4 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独特的农耕文化资源是农耕文化旅游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前提,这些资源既有自然生态、农业景观、农事活动,又有农村文化景观、乡土风情等,是农耕文化旅游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农民赖以生存的农业基础和活动空间。由于容易受到自然力的破坏,也容易受到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影响,因而具有较大的脆弱性。因此,农耕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必须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坚持走保护与开发并重、传承与创新并举的发展之路。在实践中,除了要加强农业生态环境、自然景观的保护以外,还需要加强对农耕文化、民俗文化价值的宣传,提高当地农民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使他们自觉维护、传承、创新当地特有的文化,这样才能真正促进农耕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罗建军,雷锦霞.山西省农耕文化及观光休闲农业发展浅析[J].山西农业科学,2009,37(11):74-76,82.

[2] 闵庆文.哈尼梯田的农业文化遗产特征及其保护[J].学术探索,2009(3):12-14.

[3] 罗继霖.浅谈元阳哈尼梯田的旅游前景与开发保护[J].蒙自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5(1):66-70.

[4] 梁 佳,饶夏溦.传统文化是旅游业发展的根——从集体无意识的角度论述传统文化对旅游的意义[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8):172.

上一篇:湖北省地方鸡主要疾病流行病学调查 下一篇:内源乏力外源不足城商行亟须“补血”新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