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斟句酌读文本 潜移默化悟本真

时间:2022-10-11 07:20:48

从教十多载,听过很多课。 公开课、优质课、选拔课、大赛课,零零总总。或质朴、或花哨、或传统、或新潮,难以详述。但我印象最深的有一点:《林黛玉进贾府》变成了地理课,学生忙着绘地图;《作为生物的社会》变成了生物课,学生探讨起生物的起源;《荆轲刺秦王》演变成武打片,探讨重心是荆轲以何种姿势刺杀秦王能成功;学习《大堰河――我的保姆》,朗读诗歌引来学生哄堂大笑……

语文不成为语文,脱离了语言文字的感染力,学生已经触摸不到文字的温度,感受不到语言背后那颗滚烫的心。

现象的出现绝非偶然,也绝非特例。究其原因,不外乎就是教者对高中语文教学大纲理解不够,对教学内容确定不明确,对文本解读不到位。最基本的还是对文本的阅读不细致,只顾着上网搜索对文本的只言片语的解读,导致自己在理解上出现偏差。

文本要细读,它是开掘教学资源、确定教学内容的重要前提。正确深入细读文本,潜心揣摩教材是提高阅读效率的前提。学生的思来源于教师的思,学生的悟来源于教师的悟,学生的感来源于教师的感……文本细读之“细读”,根本是立足文本,尊重文本,从文本出发,通过细致、反复阅读,注重细节的解读和结构的分析,对文本所蕴涵的深厚意蕴做出“丰沛的阐释”。这便要求教师反复咀嚼文字,由浅入深,逐层解读,进入文本的情感内核和哲学层级。它的本质还在于“还原”,还原出文本作者的原始情感和经验,还原出作者潜意识里、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情感倾向。

文本细读,是一种阅读的方式,更是一种阅读的态度。文本是我们教学的凭借和依据,作为语文教师,能够通过我们的细读让文本展现其语体特征,使语文成为语文,成为“载道”工具,同时又要多角度挖掘文本价值、还原本真,达到“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一、要两只眼睛看文本,两只眼睛看世界

诗言志,歌咏情。自古以来,文字都以传达情意出现在世间。文本拥有其独立、鲜活、独一无二的精神世界,字里行间跳动着鲜活的灵魂,需要读者开启心灵,去关照去聆听去感知。走进去,带着感性,带着诗意,带着珍惜,去拥抱去发现去思考,文本是世界的缩影,你就是世界的一切。

歌德曾说:“经验丰富的人看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纸上的话,一只眼睛看纸的背面。”细读文本,不仅能读出“他我”,还能读出“自我”,同时还可读出“众我”。只有这样才称其为细读,“只见森林不见树木”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教师是一位教学者,不是单纯的浏览者亦不是纯粹的拜读者也不是简单的学习者。所以他的身份是多重的,以读者身份领略文本的表层含义,以学生身份理解字词句读,以虔诚心态感悟深层意蕴。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曹明海教授所提出的文艺理论形态中的文本分类,即形式层(语体层)、再现层(语象层)和表现层(语义层)。只有这样,教师的读才有意义,才能用自己的读带动学生的读,用自己的读引领学生的悟。

二、要众里寻他千百度

孙子曰:“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认势。”意思是说,善于打仗的人,总是能根据客观形势制定出相应的作战策略,而不是怨天尤人。语文教师在处理文本时更应如此,讲究方法,讲究策略,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1.化涵咏传神之笔,觉点睛神韵

叶圣陶在《教学十二韵》中说过:“字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文本细读关键在于潜心涵咏,涵咏必须从语言文字入手。所以我们对文本的字字都要读到实处,在此基础上还要做到遣词炼字,仔细推敲,如《故都的秋》中“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这一“尝”一“饱”一动词一形容词的妙用,不仅写出作者对秋的深爱,而且还调动通感手法将秋之韵味秋之情态秋之绵长意犹未尽的表现出来。

2.尽细节描摹能事,悟文本内蕴

文本细读,除了对点睛之笔玩味推敲,文中细节描写也值得深挖。只有教师静心进入文本学生方能如临其境――使其言若出吾口,使其意若出吾心。

如《鸿门宴》中宴席座次排列及范增举的细小动作,都是理解人物性格的关键――性格决定命运,此言不假,项羽此刻的骄傲矜持与自高自大的性格缺陷恰恰埋下“自刎乌江”的伏笔,范增的心直口快不善劝谏也注定他的悲剧结局。这些细微之处都会成为理解文章的瓶颈,教师只有抓住“数”“目”“举”“示”“起”“出”等这些动词背后人物心理历程的变化,范增这一人物形象才会立体,后文出现“竖子不足与谋”的断言也就找到了依据。如《祝福》中对祥林嫂的几次正面描绘:“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年纪大约二十六七,脸色青黄,但两颊却还是红的”“脸色青黄,只是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鲁迅在《祝福》中所运用的人物刻画手法除了“画眼睛”外就是“白描”,用简洁的文笔透过脸色、两颊上的血色描画将祥林嫂这么多年被生活折磨的情形冷静的用白描一语带过,冷峻的背后又流淌着怎样的心酸与悲苦。这个被社会糟蹋损害的女性该怎样来控诉世道的不公、怎样呼号自己的阿毛都尽在不言中。这一点就如同孔乙己身上的长衫一样成为了不朽的标志,在中国近代文学史上标炳着。教师抓住这些引导学生分析到位,人物形象的塑造人物的内心世界人物的精魂都跃然纸上,其社会深层含义不言而喻。

3.借他山之石,攻自己之玉

言为心声,言之有物。文本都是情境的产物,每部作品都有其特定时代、特定环境和特定写作心态。这些都决定了作品的内容与主题因人、因时、因地不同,同样读者也会因时因地因人而产生不同阅读效果。记得杨振宁教授曾说过:“我只有到达美国生活过多年后才真正理解到什么叫月是故乡明什么是举头望明月。”其实,此月和彼月都是月,但也有“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的喟叹。这就叫“知人论世”,只有知人方能了人,知人方能很好理解文意才能更丰富自己阅历。当然,这其中还需要把文本放在特定的文化语境中区“还原”,还原作者心态还原写作背景,这样才能更好细读文本,从而深挖文章主旨。

阅读是心灵的融合与沟通,是情感的邂逅与扶助。放慢脚步,细读文本,它会荡涤人的灵魂培养人的素养。倾听文本发出的细微声音,慢慢赏析生活的精彩与不平,在岁月积淀中完善我们的人文素养,充实我们的人生经验。只有这样,我们的明天才会更灿烂。

上一篇:基于课改背景下学前教育计算机基础模块化教学... 下一篇:历史课的教学要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