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风琴不该成为摆设

时间:2022-10-11 06:28:21

“您知道管风琴摆放在哪儿吗?”有一天记者在北京音乐厅问起身边一位中年女观众,她看看了舞台茫然地摇摇头说:“今天应该没上台吧,不是类似手风琴一样的吗?”当记者指给她看舞台背景墙上长短不一的金属管就是管风琴时,她恍然大悟:“原来是这个呀,我一直以为是音乐厅的设计装饰呢!”记者发现,这样的情况绝非偶然。对大多数普通观众来讲,管风琴为何物,有什么作用,他们并没有明确的概念。

已有两千多年历史的管风琴除了承载乐器的功能,还被赋予了“礼器”的符号。这个西方舶来品,近年日益成为我国新建音乐厅炫耀的噱头。东方艺术中心、深圳大剧院、杭州大剧院等新建文化设施,无不把首场管风琴演出作为音乐厅的开光法宝。但轰轰烈烈、一鸣惊人以后,管风琴往往面临尘封的命运,大多数时候它更像是舞台的装饰闲置一角,一年也难得有一次被演奏的机会,以致于连大多数经常光顾音乐会的观众都不“认识”它。那么国人为何高价尊请管风琴登台中国的音乐厅堂呢?

养在深闺人未识

世人赋予管风琴“乐器之王”的荣誉,因为它音域最宽达九组,音色变化丰富,除管风琴多种特有的本色,还能模拟各种管弦乐器音色。罗曼・罗兰在听完管风琴演奏后曾发出感叹:“从头到脚的震撼,像是受了一场洗礼。”1999年,中山公园音乐堂修缮时,北京交响乐团音乐总监谭利华曾向北京市文化局力荐配置管风琴,并亲自去美国采购,他说“管风琴是交响音乐厅的标志,百分之一千应该配备,许多大型的作品都会用到它。”管风琴构造极其复杂,没有固定的规格,在西方往往依教会或音乐厅自身的建筑特色和内部营造而量身定“建”,特殊的形态造就了它不菲的身价。中国配置一台管风琴,由于要去欧美等管风琴生产国洽谈采购,邀请专家测量定制,加之后期的维修保养,一台管风琴的造价都在千万以上。

目前我国一些大城市的音乐厅不少也配备有管风琴(如右图),观众有幸能闻其声的机会却寥寥。中山公园音乐堂演出部经理祝晶告诉记者:音乐堂平均一年演出260场左右,轮到管风琴出场的机会不过两三次,管风琴独奏音乐会更是几年难逢一场。“主要是观众对它不太感兴趣,做这样的演出价值不大!” 2004年12月31日,在北京市文化局资助下,音乐堂策划举办了一场新年管风琴独奏音乐会,特邀美国著名管风琴家罗纳德・艾布莱希特独奏,并请来中国青年交响乐团,但“观众反应冷淡,票房赔了,让我们对管风琴音乐会失去了信心!”祝晶介绍,2004年在管风琴迎新年音乐会之前,还特地请美国生产厂家的专家前来检修,由于音乐堂不是恒温场所,管风琴也不是封闭的,会积灰尘,需要打扫和调音,一次保养下来共花费8万多元。

北京音乐厅管风琴的使用情况也大致如此。2007年只举办了一场名为神秘的管风琴――管风琴与室内乐专场音乐会,观众也多为音乐专业的学生。

他日听闻终有时

管风琴最早出现于公元前250年前后,巴赫、莫扎特、勃拉姆斯、门德尔松等都创作了大量管风琴作品。但管风琴演出的频率并不如其“小兄弟”钢琴。原因在于管风琴的天然家园是教堂,其常备曲目自然是宗教音乐;其音色虽然也有多变的一面,但以延长音为主的演奏,表现力单一,听起来如同电子琴。钢琴经过近三百年的发展其丰富、细腻、充满变化的音色早已俘虏了观众的心。

除了音色的限制,在我国管风琴专业演奏人员的缺乏,直接造成了管风琴乏人问津的状况。据记者调查,全国9大音乐学院并没有开设传统管风琴专业(电子管风琴并不属此范围)。2005年,中央音乐学院管弦系副教授沈凡秀在音乐学院附中开设了管风琴选修课,目前有5、6名学生。与全国上千万钢琴、小提琴学军相比,管风琴确属冷门。同样,能教授管风琴演奏的人也是凤毛麟角。沈凡秀曾在奥地利维也纳国立音乐大学学习管风琴8年,自称“不过领会了皮毛”。据她介绍,目前全国能教授管风琴的教师一只手就能数过来,而自己有些学生去德、美、奥、意等国进修此专业也需5、6年时间才能学有所成。“有钢琴基础的人虽然也能在管风琴上弹奏简单的曲子,但要弹真正宏大的管风琴复调音乐,不经过专业的学习不可能。”

针对管风琴造价不菲、利用率不高的现状,上海东方艺术中心总经理林宏鸣曾说:“你一定有一套最考究的服装,重要场合才穿,但是一年穿几次呢?只穿5次难道就不应该买吗?不对!虽然穿的次数少,但那是你的品位和规格所在!”在国外演出团体频频到访的国际性都市,一座拥有管风琴配备的音乐厅不可或缺,一方面体现了音乐厅的档次,另一方面当国外团体需要演出管风琴曲目时不至于面临无琴可弹的尴尬。

沈凡秀说:“我国观众接触管风琴的时间不长,总要从大城市开始,只有多接触人们才能培养对它的兴趣,当然这个时间是漫长的。”今年6月亮相的国家大剧院音乐厅,造价3000万的管风琴成为显示这颗长安街“巨蛋”档次的标杆。记者获悉,明年3月国家大剧院音乐厅将举办管风琴音乐周,法国、意大利、英国、德国的管风琴演奏大师将为北京观众带来6场宏大演出。届时沉寂多年的管风琴,会以美妙之音感染京城观众。

只有专业人士更重视发挥管风琴的作用,多进行普及和引导工作,管风琴才会在中国结识更多的知音,才会有更多的观众走进音乐厅来欣赏管风琴艺术。总之,动辄上千万投入的管风琴不应该成为摆设!

上一篇:童心童趣写儿歌 下一篇:七部委启动少儿歌曲电视演唱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