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死蜱在大白菜上的消解动态研究

时间:2022-10-11 06:14:58

毒死蜱在大白菜上的消解动态研究

摘 要:

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不同施药浓度毒死蜱在大白菜中的消解规律。结果表明:毒死蜱在白菜中的半衰期为3.2~3.6 d,在正常喷施浓度下,施药后15天毒死蜱在大白菜中的残留量仍超过我国最高限量标准0.1 mg/kg。用40%毒死蜱乳油防治大白菜害虫,由于地理位置、栽培方式、气候条件、施药浓度、施药次数的不同,安全间隔期差别也较大。

关键词:大白菜;毒死蜱;残留;气相色谱

中图分类号:TQ450.2+63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01-4942(2014)04-0095-03

大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 L. ssp. pekinensis)适应范围广、栽培面积大,是我国第一大蔬菜作物

[1]。毒死蜱(Chlorpyrifos)是一种高效广谱的杀虫剂,化学名称为O,O-二乙基-O-(3,5,6-三氯-2-吡啶基)硫代磷酸酯,属杂环类有机磷农药,具有触杀、胃毒和熏蒸作用[2],是国家推行的高毒剧毒农药的主要替代品种之一,大量应用于农业生产中[3]。然而近年来的毒理学研究发现,毒死蜱对生态环境具有潜在的危险性,许多国家对毒斯蜱在农产品中的最高限量也越来越严格,如日本规定毒死蜱在菠菜中的最高限量是0.01 mg/kg,欧盟标准为0.05 mg/kg,我国也将毒死蜱在叶菜类蔬菜中的最高残留限量由原来的1 mg/kg调整到0.1 mg/kg[4]。目前关于毒死蜱残留动态的研究报道很多[3],但对北方地区秋季气候条件下大白菜中毒死蜱的降解规律报道较少。本试验采用GC-FPD(气相色谱-火焰光度检测器)定性、定量的方法,测定大白菜在施药后一定时期内上部着药叶片中毒死蜱的含量,研究毒死蜱在北方地区晚秋大白菜上的降解特点,为科学合理地使用毒死蜱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和仪器

40%毒死蜱乳油(广东中迅农科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毒死蜱标准品(100 μg/mL),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中国・天津)生产;供试白菜品种为包心白菜新品种“仪秋”;丙酮、乙酸乙酯、氯化钠、无水硫酸钠均为分析纯;氧化铝(层析用),弗罗里硅土。

气相色谱仪:安捷伦7890A,FPD检测器,带自动进样器;食品加工机(Braun k600型);高速均浆机(IKA ULTRA-TURRAX T18型);旋转蒸发仪(上海亚荣RE-52AA型)。

1.2 田间试验与样品采集

试验于茌平县乐平镇小马村进行。于2013年10月29日对白菜进行喷药处理,此时白菜已进入包心期。设对水稀释1 000、1 500、2 000倍3个处理,重复3次,共9个小区,顺序排列。小区面积40 m2。喷雾时以上部叶片均匀着药为准。分别于喷药后0 h、3、6、9、12、15 d 随机采取各小区白菜上部着药叶片若干,带回化验室常温保存,次日进行处理和检测。

1.3 试验方法

1.3.1 提取 先将样品打碎混匀,准确称取样品25.0 g,放入250 mL广口瓶中,加入丙酮-乙酸乙酯(体积比1∶1)溶液100 mL,高速均质30 s,转移到加有10 g氯化钠的具塞量筒中,摇晃均匀,静置20 min后,准确移取20 mL上层浸提液于圆底烧瓶中。

1.3.2 净化 用玻璃层析柱净化样品。柱内下部塞脱脂棉,加入少许无水硫酸钠,再加入100~200目的氧化铝-硅土(1∶1),以无水硫酸钠封顶,用10 mL正己烷预淋,将提取的2 mL上清液过柱,再用正己烷20 mL洗脱,收集洗脱液,于旋转蒸发器上浓缩至近干,丙酮定容至5 mL,用胶头滴管转移至气相色谱仪专用样品瓶中待测。

1.3.3 气相色谱条件 安捷伦 7890A,火焰光度检测器(FPD),HP-5毛细管柱(30 m×0.320 mm×0.25 μm),自动进样器。不分流进样,进样量1 μL。进样口温度220℃;检测器温度250℃;柱箱温度150℃,保持2 min,再以10℃/min升至250℃,保持12 min。氮气(载气),纯度≥99.999%,流速10 mL/min ;氢气(燃气),纯度≥99.999%,流速75 mL/min;空气(助燃气),流速100 mL/min。

1.3.4 测定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NY/T 761-2008(外标法),根据保留时间定性,根据样品溶液与标准品溶液峰面积比较定量。根据峰面积计算得到各处理在不同间隔时期的毒死蜱含量,取平均值,得到毒死蜱降解曲线。

1.3.5 消解动态 毒死蜱在白菜上的消解动态,采用负指数增长模型[Ct=C0・e-kt,其中Ct为t时刻毒死蜱的残留量(mg/kg),C0为初始浓度,k为水解速率常数(1/d),t为时间(d)]进行描述,并计算毒死蜱半衰期(T0.5)。

T0.5=(1/k)・ln2

经过数据回归分析,得到毒死蜱在白菜叶片中的降解方程及半衰期。

2 结果与分析

2.1 残留降解动态

各处理和毒死蜱标准品出峰时间均在6.501~6.506 min。毒死蜱降解曲线(图1)表明:各处理间毒死蜱的含量都随间隔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

2.2 稀释倍数对降解速度及残留量的影响

毒死蜱稀释倍数越大,其降解速度越慢,半衰期越长;稀释倍数越小,在某一时期内残留值越高,降解到安全含量所需的时间越长。1 000、1 500、2 000倍液处理降解到安全标准含量0.1 mg/kg的理论时间分别为20.5、18.9、18.9 d。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毒死蜱在晚秋

上一篇:玉米新品种新单38株型性状研究 下一篇:密度和缓控释肥对红花标记杂交棉鲁05H9生育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