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德勒发球技术分析

时间:2022-10-11 05:16:33

费德勒发球技术分析

中图分类号:G845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09-000-01

摘 要 网球发球技术作为网球运动中的一项重要技术,越来越受到众多教练、球员和网球科研工作者的重视,逐渐成为网球科研的主要课题之一。因此,对网球比赛中的发球技战术特点的研究显得十分必要。本文通过观看比赛录像,采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费德勒的发球与其他优秀网球运动员发球技术进行了纵、横向比较分析,较客观的认识发球顶级选手的发球的特点和规律,为我国网球的科学训练和教学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网球 发球技术 抛球 费德勒

一、发球部分

(一)握拍

费德勒的握拍有些偏东方式反手式握拍,如果看一下他的手在拍柄上的位置,会发现他的手大部分位于上面的斜面,或者说第一个斜面,食指第一关节位于第二斜面上方。

(二)站位

费德勒准备发球时重心落在前脚上,后脚脚尖着地。然后边拉拍,重心边后移。开始时他身体前倾的姿势并不是站位的关键,那只是他个人的习惯。关键是开始挥拍击球时双脚全脚同时着地时的站位。他的前脚和底线成一定的角度,而不是平行。右区会比左区角度更大一点。后脚位于前脚的偏左侧,后脚尖与前脚后跟约在一条线上,后脚约与底线平行。但是费德勒在左区发球时,后脚离左脚的距离会大一点。在所有的高水平运动员里,费德勒的挥拍距离最长,环形挥拍轨迹最好。折叠动作的目的就是让球拍尽量向下,以便球拍能够以最正确的挥拍轨迹、以最快的速度向上挥拍。

(三)抛球动作

发球动作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抛球动作及其时机。费德勒发抛球动作非常优美、简洁、流畅。这一动作会影响到发球动作的其他环节。在右区发球时,费德勒的拍头基本上指向前,在左区发球时,通常略微偏向右侧。持球手臂伸直将球置于拍颈处,这就是最基本的发球准备动作。然后两臂同时向下,抛球手臂向下至左腿内侧,同样保持伸直。随即向上抛球,但不仓促。

开始向上抛球时,手臂同样保持伸直直至最高点。当球送至略高于肩膀高度时将球抛出,然后抛球手臂继续向上直至完全伸展,大约向上指向天空。一些运动员通常用手指持球,我们通常也是这么学的。但是费德勒会将球略微至于指跟处。抛球时只是张开手掌,然后依靠手臂向上动作惯性将球抛向天空。这一动作和桑普拉斯相似,持球更接近于掌心。

(四)抛球手臂角度

对抛球动作我们通常存在一个误区,认为抛球手臂应该直上直下,且向上抛球时手臂指向前并垂直于球网。但对高水平运动员抛球动作图片的分析,我们发现事实并非如此。运动员的抛球手臂并非总是垂直于球网,更多的则是指向边线。去多优秀运动员的抛球动作都是如此,也包括费德勒。在球离开手的瞬间,抛球手臂几乎与底线平行,大约成15—20度角。

(五)弧线抛球

“直上直下”抛球的目的是直接向上将球送到身体前面,但是从录像分析来看球的运行轨迹并非如此,而是曲线,球的实际飞行轨迹是由右向左呈弧线。球的弧线飞行轨迹与抛球手臂的位置有关。在球离开手时,抛球手臂指向身体右侧。如果球垂直向上抛起,那么球会离身体较远,并不能找到合适的击球点。因此球必须呈弧线飞行才能找到击球点。费德勒抛球弧线的高度大概是2英尺,其他高水平运动员情况类似。击球点其实是两种物体朝不同方向交叉的结果,球拍向上并略微偏向身体右侧,而球则是由右向左并呈下落状态。

(六)抛球高度

击球之前,球不仅由右向左呈弧线状态,而且也成下落状态,但是通常所教的是“在最高点击球”。以费德勒为例,击球时球大概下降3英尺。这比桑普拉斯的多一点,但是比罗迪克的少很多。所有高水平的运动员,击球点都属于下降期,没有在最高点击球,罗迪克的抛球高度相对来说比较低,但是击球时球也要大概下降1英尺。

(七)抛球动作与发球节奏

三维录像研究表明,运动员在完成折叠动作时,拍头速度没有太大的区别。加速主要发生在拍头由下向上挥拍击球的一瞬间。这就为我们解释了为什么较高的抛球、大幅度、慢速的后摆动作不会减慢击球时拍头速度的原因。

(八)弧线抛球和击球点

运动员抛球的弧线决定了击球点的位置。运动员的击球点和身体左右的位置通常也存在着很大的区别,一般处于头部的右侧和右肩的边缘,这也会影响运动员发球的旋转程度。对于像桑普拉斯这样喜欢发上旋球的运动员来说,击球点一般偏向于靠近头部右侧。而喜欢发侧旋球的运动员击球点通常更靠近右边。费德勒的击球点位于肩部的正上方,或者略微靠左边一些。击球时球仍然在他手的内侧或左侧。

(九)旋转的作用

费德勒的一发旋转可以达到2000rpm,桑普拉斯和罗迪克可以达到2500rpm,相差20%。

另外,费德勒的发球上旋程度也略低于桑普拉斯。研究发现,对于大力发球来说,上旋只起到了很小的作用。另外,不存在纯粹的上旋发球,而是说上旋在发球中的比重,桑普拉斯的上旋占到35%,费德勒和罗迪克的发球只占到25%左右。桑普拉斯发球上旋更强烈,球过网急坠,球拍向前挥拍幅度不大。而费德勒的击球点和动作大多数球员都可以做到,但并不是说你的发球上旋程度要和费德勒相同,而是说在和费德勒击球点相似的前提下,你也可以发球具有一定上旋程度的发球。

二、结论

费德勒的发球无疑是他全能型打法的发动机,不能看出以后网球发球技战术,在力量的基础上正沿着“动作更简捷、稳定性更高、旋转、更强、落点更刁”的方向向前发展,不难推测未来的发球技战术仍然会是网球技战术的重点,会随着现代竞技网球的不断发展而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 徐跃杰,徐黎光.网球发球技术的要素分析与应用[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6(06).

[2] 赵智燕.浅谈网球发球技术[J].贵州体育科技.2006(03).

[3] 陈万军,郭开强,邢哓圆,焦雪华.优秀网球运动员发球技术特征分析[J].湖北体育科技.2006(05).

上一篇:让“天方仙草”走进千家万户 下一篇:在线备份——数据的“保护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