燎原之火,起于微光

时间:2022-10-11 05:14:02

伟大还是平凡,不仅取决于一个人的意志与成就,还取决于他们对待心灵微光的态度。

燎原之火,起于微光。但是怎样才能抓住微光,并使之发展成为燎原之火呢?

荀子说过:“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的确,微光不可能来自于空想,只有勤学的头脑中,才可以等来那道灵光的闪现。许多世界级的重大发现都来自于心灵的微光。如凯库勒研究的苯结构,起初设想了很多开放式结构,都被实验了。有一天,他梦见碳原子的长链像蛇一样盘旋卷曲,忽然这条蛇咬住了自己的尾巴,醒来之后,凯库勒想到苯很可能是环式结构,他很快写出了苯的化学式,实验证明他的设想是正确的。人们惊叹于他的幸运之时,却忽视了他为之付出的无数个日夜的努力。如果没有长时间的深入钻研,苦思冥想,怎么会有灵光一现之时?

那么,如何让微光变成燎原之火呢?李白给出了他的答案,那就是写诗。他以明月、美酒为友,将自己的灵感转化为豪气干云的万古诗篇。他用诗歌点燃了一个时代。而我们所缺乏的,是把灵感转化为现实的勇气。很多时候,我们认为自己只是普通人,偶有灵光一现,也不敢心生妄念,生生把自己心中的点点星火扼杀在了摇篮里。

著名探险家贝尔.格里尔斯曾说过,求生的关键在于不断探寻,不能放弃希望。也许你会在听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时,慨叹如果当初自己再坚持一下,或许也可以写出这么动人的生命乐章;也许你会在看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时,感慨如果当初自己再坚持一下,或许也可以画出这么动人的神秘微笑。然而,这些都只是也许,我们总是在把那些曾属于我们的微光舍弃之后,才后知后觉地在某个天才身上发现,原来自己和他有过同样的心灵微光。

心灵的微光,就像小小的火花,如果没有足够的氧气,很快便会自动熄灭,不留任何痕迹。但我们不应忘记,燎原,才是那小火花的初衷啊!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如果没有好好把握,什么都是空谈。三毛说,我有一个想法,去做。微光之所以容易被舍弃,是因为其微;然而微光之所以不应被舍弃,是因为其微之中蕴藏着巨大的光和热。舍弃了心灵的微光,并不只是舍弃了一朵花,而可能舍弃了整个世界。

别让犹疑、懦弱、自卑成为自己的羁绊,勇敢展现心灵的微光吧,因为这可能是一个凡人成为天才的重要原因。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人们对自己心灵中闪过的微光,往往会将它舍弃,只因为这是自己的东西。而从天才的作品中,人们却认出了曾被自己舍弃的微光。

文章以“燎原之火,起于微光”为题,主体部分由荀子的勤学,写到李白的勇气,再到贝尔.格里尔斯的坚持,论述微光的产生与把握,层层推进,论述严谨,思想深刻。此外,文章语言灵动,富有文采,是一篇不可多得的考场佳作。

(张 妍 评价)

上一篇:尊重学习差异 注重互动教学 下一篇:散文教学的核心价值及其课堂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