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文化旅游开发探析

时间:2022-10-11 04:50:22

羌文化旅游开发探析

摘要:羌文化在汶川旅游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羌文化旅游资源不断扩展,外来游客人数逐年增加,由此带来的经济效益也逐年提高,经济意义与文化意义并存。但是,羌文化旅游开发还处于起步阶段,尚存在诸多问题。此文针对汶川羌文化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建议,以期推动羌文化旅游迅速发展,吸引更多的国内外游客,从而带动汶川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汶川;羌文化;旅游;开发

汶川县是全国仅有的四个羌族聚居县之一,是阿坝自治州的南大门,有“西羌门户”之称。羌族作为我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素有民族活化石之称,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旅游业与文化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而民族传统文化是能吸引大量游客的特色旅游资源。羌文化在汶川旅游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三年前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灾难使羌族聚居地破坏极为严重,给羌文化带来毁灭性的打击。灾后羌文化重建及羌文化旅游开发是一个重要问题。

一. 震后汶川羌文化旅游开发的重要性

羌文化是羌族人民在数千年生产生活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羌族先辈的生命力、创造力和人民智慧的结晶。羌族的人虽少,但在居民建筑、口头文学、音乐舞蹈以及工艺美术方面有自己完整而独特的一套。神奇的碉楼、辉煌的史诗、悠扬的羌笛、绚丽的舞蹈、迷人的羌绣是羌文化的主要体现。汶川大地震造成绝大部分羌族村寨房屋倒塌,文化生态环境遭到毁灭性的破坏。震后,羌族人有了自己的碉楼,又吹起了羌笛,跳起了锅庄,绣起了羌绣,还建造了羌族文化遗产博物馆,羌文化旅游资源不断扩展。震后百废待兴,汶川县的产业定位由震前的工业、农业、旅游,调整为旅游、特色农业、工业,并高起点高标准重建旅游产业。此时开发羌文化旅游,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蓬勃发展,进一步吸纳当地居民就业,经济意义与文化意义并存。

(一)经济意义

经济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由于开发羌文化旅游,汶川沿线的各种厂房和商铺缓缓兴起,有牲畜饲养场,肉类加工厂,还有餐馆、旅馆、超市等。其次,近年来,旅游人数有所增长,促使农民大量种植绿色蔬菜和水果,当地居民的收入也同步上升。第三,羌绣在羌文化旅游开发中占有重要地位。羌绣的独特花样吸引了不少游客的眼球,羌绣在汶川羌文化旅游开发线上无疑是一道亮丽的风景。所以,相关部门在各乡设置绣房,将绣品卖出去或用于游客观赏展览,为当地居民开通了一条经济来源的绿色通道。第四,羌文化旅游带来的经济效益逐年提高。汶川羌文化旅游开发是汶川旅游业获得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经济举措,是落后的少数民族脱贫致富的重要手段。2011年实现旅游总收入177140万元,增长186.6%。全年共接待海内外游客366.1万人次,增长157.3%[[1]资料来源:汶川县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1]。旅游业带动其他产业连动发展,使本地区经济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

(二)文化意义

开发汶川羌文化旅游有它独特的文化意义。汶川是藏、羌、汉等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文化底蕴相当丰富。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使该地区的特色文化遭到严重破坏,开发羌文化旅游不仅可以促进经济的迅速发展,同时也使羌文化得到了有力的保护。开发羌文化旅游,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这种古老的文化,把我们的文化圈扩大,使它传播的更远。

虽然独特的羌民族风情丰富多彩,对国际游客颇具吸引力,但终因旅游开发滞后而未能产生应有的社会经济效益。真正将羌文化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建设,作为旅游产品推向旅游市场,开发旅游营销,接纳旅游者,都是近几年的事。显然,汶川羌文化旅游开发至今仍处于起步阶段。

二. 目前汶川羌文化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

汶川羌文化旅游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开发,但从整体来说,汶川羌文化旅游离发展成熟还很远,在开发中存在一些待解决的问题。

(一)旅游基础设施不完善

一个没有良好的基础设施的区域,旅游业必然受到制约,基础设施是开展民族文化旅游的硬件。

首先是交通方面,交通条件的制约始终是阻碍羌文化旅游发展的最大瓶颈。交通方面,主要依托213国道线,这是通往汶川地区的一条生命线。近几年来,国道线上经常发生洪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道路时常被洪水冲毁,被泥石流阻断,给前往汶川地区的游客带来了不便。游客数量长期偏少,使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无法得到有效开发,已开发的羌文化旅游产品无法更快捷得展示给旅游者,最终也无法推动当地经济的有效发展。

其次是通讯方面,汶川的某些地方至今还没有国际长途直拨和图像传真业务,通讯服务网点少,信息传递不通畅,旅游信息咨询十分薄弱,游客的通讯服务需要得不到应有的满足,这些不利条件也导致部分游客失去兴趣,从而影响羌文化旅游的发展。

(二)开发主体单一

汶川羌文化旅游开发主要以政府主导型为主,开发主体单一,市场化水平低,多元化投资机制还未形成。羌文化旅游开发是一项专业性、学术性很强的工作,由于全县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智力资源有限,只有团结广泛的社会力量,并以各种形式进行宣传教育,发动当地群众,共同推进羌文化旅游的发展。

(三)资金紧张

2008年的汶川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这次地震给羌族文化及其保护工作的破坏也是巨大而严重的。恢复重建过程中资金的缺乏制约了羌族文化空间的重建。民族文化资源再丰富,没有强有力的资金投入,不可能变成现实的旅游产品。由于缺乏经费,在宣传造势上形式单一,方法滞后,未能形成强有力的舆论攻势,致使汶川旅游业的对外形象至今还不够鲜明。即使有不少全国各地的游客到汶川一游,但是他们对羌文化的了解是甚微的,只有少部分人了解羌绣、羌笛等羌文化元素。资金缺乏,羌文化的保护力度受限,这无疑是汶川羌文化旅游开发中的关键问题。

(四)旅游管理人才匮乏

制约羌文化旅游开发的又一关键问题是缺乏高层次、高素质的,既懂民族文化又懂旅游管理的复合型人才。而目前民族地区乃至全国对民族文化旅游人才的培养现状却并不令人乐观。由于民族地区教育水平相对落后,对旅游人才的培养不重视,加之培养机制不健全,使得人才相对匮乏。汶川羌文化旅游虽说有了一定程度的开发,但大都是自发的不成规模的开发,缺乏整体发展规划,因此在进一步开发过程中首先要制定整体发展规划,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五)缺乏联动开发

汶川县是去四姑娘山、九寨沟、黄龙寺、阿坝大草原等旅游胜地的最佳途径。但是汶川并没有与以上旅游胜地形成一条直线,缺乏联动开发,羌文化旅游与自然景观旅游明显脱节。就目前来看,汶川旅游开发仅局限于本地区内,而且地区内的旅游点都没有统一起来,空间结构相当分散。汶川羌文化旅游开发主要以羌族文化浓厚的某些羌寨为单位,景区规模较小。

汶川地区有一些著名的自然风景点,即使个别景区如罗卜寨旅游景点、威州布瓦山黄泥碉、姜维城、西羌大峡谷等处于羌族较为聚集的地区,可是都没有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应该怎样与民族文化相结合而形成有别于其它旅游区,让游客除领略到其不可替代的优美风光外,同时领略到民族文化独到的一面,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一个问题。

三. 汶川羌文化旅游开发的对策建议

(一)改善旅游基础设施

在发展民族文化旅游上,交通始终是关键。我国少数民族大多地处偏远山区,积累了许多风格独特的旅游资源,同时也造成了交通不便。要全面提升基础设施水平,通过新建、改建、扩建等方式,切实保障游客的需要得到满足。建设和改善旅游基础设施。第一,交通方面,应该经常开展213国道线的排险工作,还要继续加强与周边各县的公路连接,保障交通的顺畅。第二,通讯方面,从优先满足重点旅游区所在镇、乡的要求出发,做好通讯网络建设和改造。在各旅游点设立公话厅,开通国际长途直拨,在固定电话卡销售处销售IP长话卡,满足游客的通讯需要。只有抓好这些基础环节,才能吸引并留住更多的游客,才能让良好的羌文化旅游资源呈现在众人面前,才能促进汶川羌文化旅游的发展。

(二)培育多元化投资主体

汶川政府可以邀请有关专家进行旅游资源调查、规划和论证,在对旅游资源整体规划的情况下,

结合当地实际,加大开放力度,扩大开放领域,开展招商引资,进一步放开旅游市场。培育多元化投资主体。坚持“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在全球化视野下,积极鼓励外商投资开发汶川羌文化旅游资源,充分利用国家对汶川地区的优惠政策,在国内鼓励社会各方面大力投资开发和合资开发羌文化旅游资源,借智借力,全方位推进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除此之外,还要加强教育和引导,调动全民创业的积极性,支持羌区及附近的群众投身民族旅游开发,为汶川旅游业的发展增加动力。

(三)增大资金投入

各级政府应该把羌文化保护工作提到应有的高度加以重视,加强全县羌文化的调查研究,着眼和着力于羌文化的建设。当务之急是增大资金投入,这些资金来源可通过如下渠道解决:一是财政拨款;二是银行贷款;三是社会集资;四是引进外资。在开发利用的同时切实做好保护工作,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在旅游发展中,开发与保护成了两刃剑,两者有矛盾的一面,也有协同的一面,关键看如何处理。所以要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把开发利用与保护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才有可能使羌文化旅游有更大更好的发展空间。

(四)加强旅游管理人才培养

提高羌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质量和品位,需要各方面的人才,尤其是民俗学、民族学、人类学、文化学、经济学及规划设计的人才。因此,汶川应加强对民族文化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当务之急是要培养既懂民族文化又懂旅游的复合型人才,坚持持证上岗。首先,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培训,不断提高旅游经营管理人员和其他从业人员的素质。尤其是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院,可以充分培养艺术系的学生,引入到汶川民族文化旅游事业中。其次,可以引入其它高等专科学校,其学习民族文化和旅游、艺术、舞蹈等相关人才引入到旅游业中,为汶川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促进民族地区旅游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强化区外人力资源的输入势能,使汶川的旅游业注入新鲜血液,促使汶川羌文化旅游更好的发展。

(五)注重整合开发

自然景观旅游与民族文化旅游有机结合,是特色旅游开发的重头戏,即使是同一民族聚居地域的自然风光,都应与该民族文化中的某一部分相结合。

汶川羌文化旅游要改变单向的开发模式,极力打造旅游双向开发模式。汶川地区主要有“大禹故里、熊猫家园、羌绣之乡、震中汶川”四大旅游品牌。在羌文化旅游开发中,围绕着四大旅游品牌展开规划,求同存异,打造汶川特色旅游,这仅仅是在汶川片区内的主要开发模式。汶川县是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南大门,我们可以结合本地得天独厚的优势,把汶川与四姑娘山、黄龙寺、九寨沟、阿坝大草原等旅游胜地紧密联系在一起。由以上著名的旅游胜地带动汶川旅游景点快速发展起来,提升自身的知名度,让国内外游客对这座城市不再陌生。

参考文献:

[1] 黄文,杨艺. 灾后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的共生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5):131.

[2] 金毅. 论全球化背景下的民族文化旅游[J].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21.

[3] 庄春辉. 阿坝州藏羌文化生态保护利用的价值及对策[J].艺术研究 ,2010(3):69.

[4] 何誉杰. 羌笛千载犹可唱,村寨今昔俱能游——关于羌文化旅游的几点建议[J].民族论坛 ,2007(2):51.

[5] 金毅. 论全球化背景下的民族文化旅游[J].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23.

[6] 徐华锋,杨文华. 张家界民族文化旅游的开发现状及对策研究[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

[7] 肖琼. 地震灾后羌族经济文化空间恢复重建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0(5).

作者简介:夏晓红(1980-),女,四川内江人,硕士研究生,川北医学院人文社科学院教师,研究方向:企业管理。

上一篇:服务礼仪在旅游业中的重要性 下一篇:海南自行车旅游开发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