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时间:2022-10-11 04:23:52

谈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摘 要:建筑物由于基础底板尺寸比较大,基础底板设有后浇带,后浇带将底板划分为若干部每一部分为一个自然施工段。整个底板面积较大,如总长为530m,由设计1m 宽的横向后浇带以及4轴、8轴、12轴、16轴的变形缝隙将底板分55个施工段,最长长度48m左右,底板的厚度为1000、2000、3100不等。由于C30S8大体积混凝土有其特殊性,施工技术要求高,采用分段、分层浇筑。

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浇注

1 浇注方法

为了加快底板施工进度,合理安排周转材料,B2区底板由变形缝、后浇带分段按流水施工,每一施工段内由后浇带分成的若干个分部,实行平行流水施工方法。改进混凝土浇筑工艺,采用“分层循环推进、薄层浇筑”的浇筑工艺,加快混凝土浇筑速度,缩短浇筑时间避免出现冷缝,提高地下室结构的整体性能。底板浇筑分3 层向前推进,底层先浇,待底层推进到一定的距离,开始浇筑第二层,两层推进面之间的距离要保证上下层浇筑的间隙时间不超过的初凝时间。第三层类似,等第二层推进到一定的距离,开始浇筑第三层。每层浇筑过程中,又采用“一个坡度、薄层浇筑、一次到顶”的方法。采用该方法,既保证了超厚底板的连续浇筑,不出现施工冷缝,又尽可能的增大了的散热面,利于早期的水化热的散发。底板混凝上浇注时,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在混凝土的输送管道上覆盖麻袋并洒水湿润。为降低混凝土内部温度,覆盖塑料薄膜加麻袋养护。做法是:

1.1 顺着长方向区段内平均分布二台混凝土泵,每台泵布料的最大距离为8m,在这8m 宽的混凝土带中,每一延长米底板的混凝土量为8×3.1≈25m3/m,每台泵每小时的出料量为25m3×2=50m3,这样每台泵的浇筑长度为50/25=2m,也就是说,每台泵在8m 宽的底板混凝土带中按2m 长度浇筑混凝土一个来回,混凝土不会出现施工冷缝,因为混凝土浇筑一个来回的时间为5h,小于混凝土的初凝时间6h。

1.2 另外备用一台泵,作为施工过程中出现意外情况的补充。同时还可以协助正常情况下的施工。注意这一台混凝土泵浇筑的部位要接近底板混凝土的浇筑区,把握好浇筑时间,以免已浇好的底层混凝土因长时间没有新混凝土接应而出现施工冷缝。

1.3 在浇筑过程中,如发生停电,立即利用发电机发电,现场可以只用二台泵,放慢浇筑速度、或配合使用塔吊进行浇筑混凝土而保证不出现施工冷缝。

1.4 特别注明:按上述计算,保证现场不出现施工冷缝的混凝土泵最小供应量是50m3/h,而施工现场的混凝土泵的实际供应能力达到100m3/h,确保混凝土浇筑施工的正常进行。

1.5 各个施工段的施工顺序如下:由西向东,由南向北,依次推进。每一分部的混凝土浇筑顺序遵循后浇带的设计以及布管方便和由远至近的原则进行。

2 混凝土的施工工艺

每次浇筑前,了解天气情况,避开雨天浇筑。浇筑前,对砂、石、水泥、粉煤灰、外加剂等按规定进行检验。复核底板上墙柱插筋和集水坑的相对位置,将钢筋原材料检验报告、焊接报告和混凝土试配的有关报告提供给相关单位,组织有关单位进行钢筋隐蔽验收。检查止水带的焊接部位、预留孔洞、预埋件,防雷接地的数量和位置,钢筋保护层垫块,测温用的镀锌管,塔吊预埋件是否齐全准确,复核模板位置,对钢筋、模板、施工缝进行清理等。混凝土泵送前,先把储料斗内清水从管道泵出,达到湿润和清洁管道的目的,然后向料斗内加入与混凝土配比相同的水泥砂浆,管道后即可开始泵送混凝土。开始泵送时,泵送速度宜放慢,油压变化应在允许范围内,待泵送顺利时,才用正常速度进行泵送。泵送作业连续,当混凝土供应不及时,需降低泵送速度,泵送暂时中断时,搅拌不应停止。

浇筑混凝土时,落差大于3M 采用塑料导管下料,浇筑混凝土时分层进行,插入式振动器分层厚度不超过500mm,平板振动器的分层厚度为200mm。

使用插入式振动器应快插慢拔,插点要均匀排列,逐点移动,按顺序进行,不得漏振,做到均匀振实,每点振动20~30s,移动间距不大于振动棒作用半径的1.5 倍,(一般为300~400mm),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层混凝土面50~10mm,以消除两层间的接缝,以混凝土表面不再显著下降,不再出现气泡,表面泛出砂浆为准。平板振动器的移动间距在能保证振动器的平板覆盖己振实部分的边缘为准。

浇筑混凝土连续进行。如必须间歇,其间歇时间尽量缩短,并在前层混凝土初凝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间歇的最长时间按混凝土的初凝条件确定,如超过最大间歇时间按施工缝处理。

浇筑混凝土时派专人经常观察模板、钢筋、预留孔洞、预埋件等有无位移变形或堵塞情况,发现问题立即处理,并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初凝前处理完成。底板混凝土体积大,控制好混凝土入模温度,在浇筑桩承台前将承台砖胎模内积水用潜水泵排干,并清理干净。

地下室底板混凝土浇筑时,地板范围内的积水井或电梯坑模板,由于浇筑混凝土的浮力影响,模板会上移或导致模板产生位移,采用坑下混凝土分层浇筑,降低混凝土对模板的浮力。同时采取在模板上口开洞或加压重的方法,以此来抵消浮力对模板的影响,坑或井周围的混凝土采取对称浇筑。混凝土的振捣均由专业振捣工负责,并防止漏振。班前对振捣区域进行责任承包,施工人员给振捣手讲解注意事项,相对分条块浇筑,振捣人员在各自分界处振捣超过界线不少于50cm。

输送泵管的现场布置按施工质检人员的要求调整,确保混凝土不出现冷缝和硬接头。

混凝土浇筑前全面清理基坑杂物,排除积水,在各班组各管理组作出人员、设备、浇筑材料供应等一切就绪后,由总指挥下达浇筑命令。对钢筋密集处,施工缝接头处,预埋管四周和分格钢板网处,要注意振捣密实,在混凝土外墙己浇筑完毕后,不得再对根部复振,以防出现烂根,要根据墙柱上的标高控制点控制好墙柱根部标高,混凝土浇筑的泌水要有计划地排向集水坑和电梯井内。混凝土用平板振动器振实后再用铁滚子碾压,然后用木蟹抹平,并在混凝土初凝前再压实抹一遍,消除混凝土泌水所产生的收缩裂缝。由于混凝土采取分层浇筑,混凝土的上下层施工的间隔时间较长,且混凝土的坍落度较大,其内的自由水较多,且硅酸盐水泥浇筑的混凝土泌水本来较多,故在浇筑时易产生泌水层。在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中,应先在未浇筑的一边设置集水坑,让混凝土中多余的水份和浮浆沿分层斜面流至集水坑中,在集水坑中用抽水泵将其抽出基坑排出场外。

混凝土的表面处理:大体积混凝土表面水泥浆较多较厚,在浇筑2~3h,按标高初步用长刮尺刮平,然后用木搓反复搓压数遍,使其表面密实平整,在混凝土初凝前再用铁搓板压光,这样能较好地控制混凝土表面龟裂,减少馄凝土表面水份的散失,促进混凝土的养护。

浇筑底板、承台混凝土时,先检查桩顶标高是否高出承台板底或地下室底板底100~120,若超出上述数值,必须先凿除多余部分的混凝土,并保证钢筋露出部分不小于45d(d 为钢筋直径)的锚固长度和清除混凝土碎碴,在有关人员检查合格后,才可浇筑。浇筑混凝土时,桩顶要充分湿润,但不得有积水,露出的钢筋不得有油污和铁锈。

地面水不得流入基坑,为此,基坑周边设置300×400排水沟,并在排水沟转角处设置500×500集水坑,地坑内不得有积水,如有积水,应立即排除。

作者简介:

陈文龙,身份证号:410225198412111518

上一篇:浅析国内建筑墙体保温材料现状及发展 下一篇:市场营销组合理论在房地产项目营销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