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未批改作业被老师发短信批评

时间:2022-10-11 03:51:40

家长未批改作业被老师发短信批评

在程女士的印象中,改试卷一直是老师的事。但自从女儿读小学三年级后,便经常拿试卷回家,做完了家长还得批改。

“批改卷子不是老师的事吗?”2016年10月14日,程女士把自己的疑惑发到论坛上,引来了众多网友的关注讨论。程女士说,每天晚上她不仅要按老师的要求检查女儿的作业,还要批改女儿带回家做的数学试卷,让孩子改正,比上班还累。

有一次,程女士偷了个懒,没有批改试卷、圈出错题修改,只是在试卷上签了“已完成”,结果收到了老师措辞严厉的批评短信:“我真的感到有点失望,家长不能把我布置的任务当做‘聋子的耳朵’。”这让程女士很惶惑,一方面她不能让女儿看到这条短信,另一方面她认为自己并没有错。程女士的困惑引来了众多家长的回应。有的家长对老师的做法表示理解,有的家长则表示不能接受。

变味的家长作业才让人失望

现在许多学校尤其是幼儿园和小学老师都让家长批改孩子的作业,虽然这种现象的存在并非合理,但其客观存在的问题也是不可忽视、不容置疑的。一是学校对自身职责的界定不明晰。实现教育的预期目标的确需要发挥家庭、学校与社会的合力,但学校不能打着“家校合作”的旗号把本该属于自己的责任推卸给家长。教书育人是学校天经地义的使命,学科教学也应该是教师分内的事情。如果把其中有些任务交给家长,那势必会造成教师的职责缺失。二是对问题的处理方式不理性。家长一定比老师更疼爱自己的孩子,一定比老师更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龙成凤。因此,只有家校双方相互理解、相互信任,才能共同把孩子教好。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接受教育,既是对孩子有所期望,也是对学校的充分信任;学校在寻求家长配合的同时,也要变换思维角度,充分尊重家长的人格,理解家长的难处。

动辄过分依赖家长,增加家长的负担,甚至对家长随意贴上“不负责任”的标签,是对家长的变相折磨与伤害。学校应及时走出这种误区,更新教育理念,转变教育方式;否则,让人失望的不是家长,反而是学校、是老师。

治理作业捆绑家长现象需形成合力

不错,家长应该协助老师把孩子教育好,但是家长对孩子的教育重点应放在习惯养成、生活能力提升、性格塑造等方面,而不是检查孩子的作业和试卷。工作各有分工,学校的归学校,家长的归家长,不能将学校应该完成的任务捆绑在家长身上。如果检查作业、批改试卷都依靠家长,那么,老师们干什么去?

之所以作业捆绑家长的现象愈演愈烈,原因之一是在一些地方,应试教育如火如荼,为了提升学生成绩,有些老师就想出了这样一个“好门道”;原因之二是网络通讯技术的进步,为有些老师向家长发号施令提供了方便;原因之三是作业捆绑家长,长期以来被认为是“家校共同教育”的一种方式,这样的老师常常被认为是认真负责的“好老师”。所以,要治理作业捆绑家长现象,必须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减轻老师在成绩、分数方面的压力。只有这样,老师们才不会逼迫家长帮着孩子干这干那。此外,必须转变观念,明确老师与家长在教育学生过程中的具体分工。要出台具体规定,对于作业捆绑家长现象明令禁止。同时,对于动辄让家长插手作业的老师,要给予严厉惩处,令其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

上一篇:上海首现“分享冰箱”居民可免费领食物 下一篇:中国游客在日本顺走马桶盖引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