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压疮 健康生活

时间:2022-10-11 03:43:56

远离压疮 健康生活

编者按:

压疮及其带来的并发症长期以来深深困扰着肢体残疾人朋友,不仅影响健康,甚至会危及生命。面对压疮,需要积极治疗,但更重要的是了解压疮相关知识,并通过各种措施和辅助器具预防压疮的产生。在本期专题,我们特邀康复专家和辅助器具专家为您讲解压疮产生的机理、预防措施和预防压疮辅助器具的选择。

知识带您了解压疮

我是一名康复医师,近两年来参与了陕西省残疾人辅助器具适配服务工作,在深入社区、农村、家庭,为残疾人评估适配辅助器具的过程中了解到,许多长期卧床者、轮椅使用者,特别是四肢瘫、截瘫患者受到压疮的困扰。不仅造成身体和精神的痛苦,也给家人的护理带来更大的困难,治疗产生的大量费用,更加重了家庭的经济负担,因此压疮的预防应引起充分的重视。

在见到诸多患者压疮案例的同时,我见到了一位历经了卧床10年的偏瘫患者,自己连翻身的能力都没有,却没有产生压疮。原来,在她出院的时候,医生建议家人为她配置一张充气床垫。10年来,正是这张床垫以及家人的精心照顾,每天定时翻身等措施有效地预防了压疮。我不禁感慨,正确的专业指导,让患者和护理者了解和掌握压疮的预防知识,使用适合的辅助器具,因而远离压疮是我们康复工作者的责任,在此与大家共同分享压疮预防的有关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什么是压疮

要预防压疮,首先要了解压疮。

压疮原来称为褥疮,是由于体重集中于骨突部位,造成皮肤组织长时间受压,使血液循环受阻,深度组织的末梢血管闭塞造成的组织溃疡坏死所致。

身体的哪些部位容易发生压疮

压疮容易在身体骨突部位发生,仰卧位时易发生在脚后跟、仙骨、肘、肩胛骨、头后部位;侧卧位时易发生在内外脚踝、膝关节、大转子、髂骨、 肩峰突起部位;长期坐轮椅易发生在坐骨结节部位,截瘫患者易发生在骶尾部位。此外,使用矫形器不当也会因器具的压迫造成压疮。

压疮对身体会产生哪些影响

残疾朋友产生压疮以后会导致正常的活动和康复治疗不能进行。如,瘫痪患者血液循环差,自身修复破损组织的能力较弱,产生压疮后很难愈合,因而不能久坐,不能长时间使用轮椅,不能练习床上移动,给生活和治疗带来极大困难。更严重的是,压疮还有很多并发症,如骨髓炎、菌血症、心内膜炎、脑膜炎、窦道或脓肿形成、假性动脉瘤及鳞状细胞癌等,会严重影响残疾朋友的健康与功能,甚至危及生命。

我曾经遇到一位39岁的男性患者,两年前因车祸导致颈部脊髓损伤,损伤平面为颈5,诊断为四肢瘫,属完全性脊髓损伤。他刚入院的时候呼吸微弱,咳痰无力,颈部以下瘫痪不能动,痉挛频繁,大小便失禁。经过两年多的康复治疗,他现在呼吸平稳,咳痰有力,基本没发生肺部感染,能自己打字上网,能接收手机,能用自助具吃饭。更难能可贵的是,他能在护理者的扶持下坐半小时以上。但是他骶尾部的压疮还是给他带来了困扰,压疮导致皮肤溃烂,可以看到皮下脂肪。压疮不停产生,好不容易治愈后不久又复发,每次复发都只好被迫停止治疗,随即产生了许多问题。他在没有压疮时,通过训练很少有肢体痉挛出现,本人觉得舒服,基本没有尿路感染。压疮产生后,他被迫停止了康复治疗,不能坐轮椅不能卧床,并且肢体痉挛频发,本人也感到特别痛苦,尿路感染后尿血、尿中有絮状物,全身发烧,没有食欲,身体状况很差,经过一个月左右的治疗,压疮才愈合。

压疮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1.压疮的预防

对压疮的预防胜过治疗,要预防压疮产生,首先要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其次,要保持较好的营养状态,增强高蛋白、足热量、高维生素膳食,补充适当的硫酸锌等矿物质,这点容易被照顾者忽视,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第三,避免长时间皮肤受压,这也是预防的关键措施。家中偏瘫等患者长期卧床,每两小时要翻身一次,坐轮椅时每两小时要进行减压活动,在骨突部位承受压力时可使用防压疮垫进行减压。在为患者变换、穿衣过程中,要特别注意避免不恰当的拖拽导致摩擦力和剪力直接作用于皮肤,使皮肤损伤形成压疮。

如上述提到的那位患者,就是因为周末停止治疗后,由于他的体重较沉,护理者没有定时翻身、清洁身体,转移时拖拽使骶尾部皮肤受损,加之本身瘫痪不能自主活动,等周一时压疮已形成。后经及时进行预防压疮方法的指导,他的压疮发病的次数大大减少。由此可见不论是在医院或在社区家庭,精心科学的护理显得尤为重要。从患者在医院和在家庭的情况对比,我们发现:由于医院职责所在,除了特殊情况,一般少有压疮发生,相对在社区和家庭中发生率较高,这更说明科学预防的重要性。需要提醒护理者们要了解一些预防压疮的科学知识,积极使用防压疮的床垫和坐垫,才能在社区家庭中有效预防压疮。

2.压疮的康复治疗

对压疮的治疗可分为全身综合性治疗、消除局部压力影响、压疮创面治疗三大部分。建议如果有患者朋友产生了压疮,最好去医院治疗。而社区家庭的重点是预防。

压疮始终伴随着脑卒中、脊髓损伤、多发性硬化症等运动与感觉障碍的患者,不仅带来巨大的痛苦,还会影响其他的康复治疗。希望我们牢记预防为主的宗旨,充分运用各种措施和辅具,得病后积极治疗,让患者朋友们早日康复。

(陕西省残疾人康复中心 陕西省博爱医院康复科主任 李树伟)

解读压疮的产生原因

如果大家能对压疮产生的原因有更多的了解和认知,才会重视预防压疮的一些措施。

压疮产生有两个重要因素,既直接因素和间接因素。

压疮产生的直接因素可以归纳为压力、剪力、摩擦力及潮湿4个主要方面。

压力

我们知道,压疮产生的主要原因是身体受到的压力的作用。长时间卧床或坐在轮椅上,身体承重的部位就会受到持续的压力,至使血管受到压迫,血液流通不畅,皮肤组织坏死,最终形成压疮。

剪力

近年来,人们对剪力给压疮带来的影响越来越重视。剪力是身体与床或轮椅间在滑动过程中错位产生的。如使用高靠背轮椅,在身体的背部向后倾躺的过程中,会同时产生两种力,一是从上向下的重力,二是身体与座面产生的滑动摩擦力,二者合成剪力。剪力同样会使血管受阻,血液循环受到影响,成为压疮产生的重要原因。

摩擦力

摩擦力是人们在卧床或座位的移动过程中产生的,卧床中的背部抬高,身体会与衣服、床单之间产生摩擦;换乘轮椅,变换,为患者翻身或更换衣服也会产生摩擦。虽然摩擦力不是引起压疮的直接原因,但是诱发剪力的重要条件,千万不可轻视。此外,皮肤过于干燥会使防护机能降低;皮肤长时间包裹尿布会引起皮肤炎症;尿便长时间附着在皮肤会引起潮湿,这些与摩擦力作用,同样会导致压疮的产生或压疮的恶化。

潮湿

如患者的大小便失禁,会使尿便长时间附着在皮肤上;穿着纸尿裤引起的闷热和出汗;年龄增高身体机能变化所引起的身体局部潮湿等状态都会使皮肤的保护功能减弱,再加上压力、剪力和摩擦力的影响,进一步提供了压疮产生的温床。

压疮产生的间接因素可以归纳为疾病和活动障碍、年龄增高机能下降、营养不良3个主要方面。

疾病和活动障碍

患有脊髓损伤、脑血管疾病、糖尿病,以及骨折等运动功能障碍,长期卧床或乘坐轮椅,重者无法独立完成翻身等动作,身体较长时间处于压迫的状态,还会引起浮肿,肌肉萎缩,关节抽筋,骨突出等症状,这些症状都会引发压疮。

知觉障碍,意识障碍等患者在长期卧床中,感觉不到压迫带来的难受、痛感;即使已经形成压疮也无意识和感觉,这些构成了压疮产生的危险因素。

另外,长期的药物作用也会产生细胞或骨质脆弱、抗压能力低下、体力和免疫力低下等副作用。

年龄增高机能下降

随着年龄的增高,人体机能的下降,饮食量的减少,内脏功能、身体活动的减弱,肌肉及关节软组织逐渐硬化,皮肤组织水分减少,失去弹性。皮肤易发生干燥或浸软,对外界的刺激不能做出强烈反应。特别是卧床时间的增加,活动就会更少,甚至造成最后翻身都很困难,这些都成为压疮产生的原因。

营养不良

营养不良,会造成细胞失去弹性,抗压能力减弱等组织机能低下,是诱发压疮产生的原因和影响压疮愈合的主要障碍。

我们了解了压疮产生的原因,那又该怎样预防呢,在此提出以下措施供大家参考。

一是减压。间歇性减压最为关键,卧床者要定时翻身,同时避免护理者协助翻身中的拖、拉、扯、拽等动作;乘坐轮椅要坚持定时抬起臀部进行减压;长期卧床和乘坐轮椅要选择合适的减压垫和保持正确的。

二是营养。这里蛋白质是机体组织修复的重要物质,维生素可促进创伤的愈合。因此,要根据其自身的营养状况,保持高蛋白、足热量、高维生素膳食,以增加机体的抵抗力和压疮治愈能力。

三是护理。包括心理护理和健康护理。压疮多发于长期卧床者或脊髓损伤者,以及瘫痪等生活不能自理者。一旦患有压疮,患者会产生急躁、焦虑和悲观情绪。因此,要对患者给予耐心安慰和心理疏导,以消除不良情绪。更为重要的是要采取正确的护理方法和应用预防压疮的辅助器具,如辅助翻身的床具和器具,预防压疮产生的防压疮垫,保持舒适和正确的垫等。

总之,只要采取积极的态度,更多地了解预防压疮的知识,压疮是一定可以预防的。(中国残疾人辅助器具中心 何川 陈海云 供稿)

辅具防压疮垫的选择

预防压疮的对策

对压疮采取预防对策还要从压疮产生的主要因素谈起,褥疮的发生=压力的强度×时间的持续性。从压力的强度看,一般的毛细血管最多只能承受32mmHg以内的强度;从时间的持续性看,一般承压持续超过两小时就会出现危险。因此预防褥疮的对策,一是减小压力强度,二是缩短压力压迫皮肤的时间。

如何减小施加给身体骨突部分的压力呢,从压力强度=压力÷受压面积的原理分析,重要的是尽可能扩大受压面积,因此采用空气、凝胶、聚氨酯高密度泡沫等材质制作的防压疮垫,都能使身体骨突部分更多地被包容,达到分散压力、扩大受压面积的作用。

如何缩短身体骨突部分承受压力的时间呢?有效的手段是阻断承压时间的持续性,进行变换,实施间歇性减压。一是护理者每1~2小时要对卧床者进行翻身;二是使用压力转换型防压疮垫,通过每隔5~10分钟空气单元交替进行的充气、放气,阻断局部压力的持续时间,这对预防压疮意义重大。

防压疮垫的选择

防压疮垫主要分为静止型和压力转换型,两者的功能不同,适用人群不同。

静止型聚氨酯防压疮垫

特征:聚氨酯泡沫材质,会随体重伸展包容,使其身体骨突部位的接触面积增大,起到分散体压的作用。

优点:轻便,不易被钉等尖锐的东西刺坏影响使用;较空气材质底部的稳定性强;易切割,可根据使用者的需求进行二次加工。

缺点:较空气垫分散压力的能力低;易发热引起身体出汗;不能洗涤易被污染;会出现变形,有使用期限的限制。

选择:静止型聚氨酯防压疮垫的主要作用是预防压疮,不能进行变化,适用于自己能够变化且未患有压疮者。

提示:有些患者因不适应充气垫浮动感而希望选择聚氨酯防压疮垫,再次提示您,如果处于压疮产生的高危险性,则不宜选用。

压力转换型充气防压疮垫

特征:压力转换型充气防压疮垫,通过每5~10分钟空气单元交替进行的充气、放气,进行减压和减少压力施于身体局部的持续时间,与静止型防压疮垫在使用过程中持续承压的作用是不同的。

优点:垫内的气压可以调整;放气时能够消除被压部位的压力,促进静脉的血液循环;便于保持清洁。

缺点:空气单元交替进行的充气、放气会给使用者带来不舒适的感觉;使用中需要经常连接电源。

选择:压力转换型充气防压疮垫的预防功能较高,身体机能低下,没有自行变换能力者可优先选用。

提示:压力转换型充气防压疮垫表面应选择不会降低减压功能的材质,具有一定的弹力和吸附力,使用中不需覆盖床单等,以防止削减功效。

垫中充气量要适当,充入过多会增加压强,充入过少会因触底而引发压疮,在施压状态下身体与底面应保持2.5~3(mm)充气量。

上一篇:纳入立法视野 上海为导盲犬出行开绿灯等 下一篇:各地 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