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聋哑帮”犯罪团伙揭秘

时间:2022-10-11 03:06:49

近几个月,济南市公安局陆续收到市民报案,反映在红绿灯路口经常发生聋哑人抢劫案。一时间,“聋哑帮”流窜多省、四处抢劫的传闻在市民中引起震荡。经过精心策划,济南警方抓捕了这一团伙的10名成员。

“聋哑帮”都是些什么人?有什么来历?成员什么身份?作案特点是什么?他们为什么要结成抢劫团伙?靠什么维系帮派?记者就这些问题进行了调查。

神秘“聋哑帮”专抢单身女司机

济南市工商银行常女士驾驶富康轿车,准备去单位上班。当她行至成丰桥南边的路口等待绿灯放行时,突然,一个穿短袖T恤的瘦身男子从车的左侧走过来,指着车的后轮胎“哇啦哇啦”直叫。常女士感到纳闷,以为车胎出了问题,准备打开车门伸头向后看。可车门刚开了一半,那个男子猛地使劲把车门关上,常女士的头撞到车门玻璃上。当反应过来时,常女士发现右车门已被人打开,两个男子拼命向车后方向跑去,不一会就拐入小弄堂消失了,在车流中,根本无法追击对方。

这时,常女士才发现,自己放在副驾驶座上的皮包不见了,包内装有三千余元现金、一条金项链和一部手机等物品,总价值七千余元。

据济南市公安局公交分局记录,专事盗抢的“聋哑帮”已在济南作案14起,其中案件落实的有7起,盗抢的钱物价值五万余元。

从发生的案件来看,这一“聋哑帮”分工明确,组织严密,可能经过内部“技能”培训。他们分组作案,每个小组至少3人,其中一人在路口红绿灯前方搜索作案对象,一人专门负责在路的左侧敲轿车门,另一人在右侧负责打开副驾驶座的车门盗抢皮包。在得手后,两人会迅速朝轿车行驶的反方向逃跑,有时路上会另有一人接应,转移赃物,以防同伙被抓。其作案对象全部为独自驾驶中高档轿车并系了安全带的女司机。

“聋哑帮”流窜数省

为揭开“聋哑帮”的秘密,济南市公安局作了精心部署。公交分局的一线反扒民警身着便衣,跟车上线,加强路面巡逻。一天上午,巡逻民警发现在市区一红绿灯路口,有两个聋哑人正在隐蔽地用手语交谈。曾被授予济南市“十佳民警”的反扒能手吴晓林等人立刻警觉起来。过了一会,两个聋哑人打出“就抢这辆车”的手语,一左一右向一辆停在红绿灯下的轿车靠去,黑手伸向副驾驶座上的皮包。民警吴晓林、迟建光、王刚三人迅速出击,当场将其抓获。

在押回派出所的路上,两个聋哑人不停通过简单手语和眼色相互传递信息,告诫对方决不供认。审讯时,两人千方百计逃避审问,问名字,他们就乱“比画”,让其写字,就乱画圈。办案民警运用各种审问技巧,与其相持了一天一夜,才最终获知:团伙共有十多人,虽在济南作案,但却住在百里之外的泰安市金河旅馆。

晚上11点,济南警方一行8人,分四辆警车冒雨赶往泰安。但到达金河宾馆时,却被告知一伙聋哑人在一个小时前刚退房离开。警方分析认为,夜深雨大,肯定还没走远,立即分头到附近旅馆、汽车站、火车站搜查。3个小时后,转移至东方旅社的5名聋哑犯罪嫌疑人被抓获。

经过一天的审讯,民警们得知还有3人躲藏在泰安市阳光宾馆内,立即前往抓获。至此,这个“聋哑帮”中除了“老大”阿牛和另外3人因未与已抓获人员同住闻风逃脱外,其余10人全部落网。据审查,这个“聋哑帮”的成员年龄最大的30岁,最小的只有15岁,分别来自湖南、河北、内蒙古、山东、安徽和广西等省区。目前,抓获的10人当中已有6人被刑事拘留,警方正继续抓捕其他在逃人员。

撬开“聋哑帮”的嘴

审讯“聋哑帮”的过程极其艰难。一是语言上的障碍,二是特殊帮派大都规矩森严,很容易结成“誓死同盟”。

济南市公安局公交分局有关负责人说,在破获“聋哑帮”的过程中,手语发挥了重要作用。两年前在全市“提高民警素质大练兵”活动中,公交分局有10人拿到了哑语的翻译资格证书,其他民警也学会了简单的哑语。没想到这次派上了大用场。

民警吴晓林等人说,在抓获最初两名聋哑人时,就是凭借学习的哑语及时发现了对方的作案意图。在整个审讯过程中,办案民警也是通过手语直接与对方交流,避免了聘用专业哑语翻译审讯技巧不足,耽搁破案。再说,“聋哑帮”守口如瓶,必须每天与其周旋20个小时,专业哑语翻译也很难吃得消。

据了解,“聋哑帮”成员中有些以前曾被其他公安部门抓过,但由于当时证据不足,加上缺乏专门人员,无法开展哑语审讯,最后只好一放了之。这使他们具备了一定的反侦查能力。

谈到案件的突破口是怎样打开的,公交分局法制科女民警刘丽君说:在抓到的“聋哑帮”成员中,看到17岁的曾某面黄肌瘦,神情恍惚,在他的腿和胳膊上都有被烫过的痕迹,被审讯时十分恐惧,且流露出对家人的思念之情。我便用手语因势利导,以女性特有的关爱,最终取得了他的信任。

曾某原是湖南省一所聋哑学校的学生,跟同学外出游玩时认识了阿牛。阿牛说自己有公司,只要他交5000元的押金就可以带他出来闯,而且包吃包住。曾某没有钱,阿牛就让他先写个借条,将其骗进了这个犯罪团伙。曾某不愿意参与作案,阿牛就对其殴打、罚跪,还用烟头烫他的胳膊和腿。曾某两次试图逃跑,有一次跑得鞋底都磨破了,但最终都被阿牛抓了回来,打得遍体鳞伤。之后,民警与其在湖南的父母取得联系,他们准备来济南接走曾某。

“压寨夫人”出卖色相维护“帮内团结”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惊奇地发现,这个“聋哑帮”中竟有一个发挥独特作用的“压寨夫人”。

18岁的刘某是一个漂亮女孩,湖南长沙人。在聋哑学校上学时成绩优秀,但由于父母离异,后来被迫辍学。刘某在长沙认识阿牛后,就一直跟随阿牛四处漂流,最终加入到这个犯罪团伙当中。

在“聋哑帮”中,刘某一直扮演着“帮主”女朋友的身份,成了“压寨夫人”。基于阿牛的“权威”,其他的团伙成员也都听她的话。刘某从来没有直接参与过一次盗抢,她专门负责收缴团伙成员抢得的“战利品”,物品分类保存,现金存入银行,然后交给阿牛。她还包办团伙每天的吃饭、洗衣,并负责团伙内骨干成员之间的联络。

表面上,刘某是阿牛的女朋友,但是阿牛却利用她的色相来笼络团伙成员。刘某说:“如果有一天谁拿回来的赃物特别多,阿牛就会奖励他,让我陪他睡一个晚上。”据调查,刘某曾先后和团伙内的4个男青年发生过性关系。

公交分局第二派出所所长许泺涛对记者说,刘某在“聋哑帮”这个盗抢团伙中担当的角色非常特殊。她不同于一般的“压寨夫人”,除了负责日常的管理工作,还成了团伙头目达到维护成员忠诚目的的工具。从某种意义上说,刘某是维系这个犯罪团伙内部稳定的一条纽带,这一动向值得注意。

“聋哑帮”带有黑社会色彩

据济南警方有关负责人分析,通过对“聋哑帮”盗抢团伙犯罪事实和犯罪手段的分析,可以发现这一犯罪团伙具有一些新的犯罪特点。

“聋哑帮”主要是通过网上聊天的方式发展新成员,骨干成员经常上网聊天,通过网络认识一些新的聋哑人,然后通过引诱、威逼等手段将其控制住。而且,他们是在不断运动中持续补充新的力量。每到一个地方,他们就会对那些“业务”不精的成员予以淘汰,再补充新成员,但团伙内骨干力量基本不变。

警方认为,“聋哑帮”盗抢团伙具有一定的黑社会性质。在整个团伙中,阿牛扮演的是“老大”角色,拥有绝对权威,全面负责组织指挥,而且生性凶残,将成员的身份证收缴,进行犯罪心理的“洗脑”,如果有谁不听从命令,就会下令其他成员对其进行殴打、罚跪或禁止吃饭,还经常威胁成员谁背叛就杀掉谁。阿牛把所有团伙成员盗抢的钱物都据为己有,很少分给其他成员。

从案情看,“聋哑帮”具有很强的反侦查能力。他们在全国范围内流动作案,都是采取“甲地作案、乙地住宿”策略,从来不在住宿地附近作案。这次在济南市的盗抢活动是经过精心策划的。他们选择泰安市火车站附近作为住宿地,每天早上6点多钟坐车从泰安出发,上午9点前到达济南,作案得手后,他们会马上乘车从济南返回泰安,从来没有在济南住过。而且,他们抢到皮包后,只保留现金、手机和首饰等贵重物品,对银行卡、身份证、驾驶证和票据等物从不保留,全部遗弃,尽量减少暴露的机会。

上一篇:不仅仅是怀旧――手抄本叫座荧屏幕后 下一篇:以“走转改”活动为抓手 强化舆论主阵地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