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门诊处方评价与合理用药分析

时间:2022-10-11 02:04:58

我院门诊处方评价与合理用药分析

【摘要】目的:了解我院门诊处方的规范性和合理用药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随机抽取我院2009年7月至12月门诊处方11600张,按照处方基本指标及不合理用药项目填写表格,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门诊处方平均用药品种数1.75种,抗菌药物应用比例17.60%,注射剂应用比例16.45%,使用药品通用名比例98.34%,平均处方金额104.52元。结论:根据《处方管理办法》,我院门诊处方达到规定要求。

【关键词】门诊处方;评价;合理性

doi:10.3969/j.issn.1006-1959.2010.09.030文章编号:1006-1959(2010)-09-2329-01

Hospital outpatient evaluation and rational use of prescriptionLUO Hui-xiaSecond People's Hospital of Liangshan 615000

【Abstract】Objective:To understand the normative prescriptions in our hospital and rational drug use.Methods:A retrospective survey of randomly selected homes in July 2009 to December 11600 outpatient prescriptions,according to the basic indicators and irrational prescription drug program fill out a form,its statistical analysis.Results:The average hospital outpatient prescription number of drugs 1.75 kinds of application of antimicrobial agents ratio 17.60% 16.45% the proportion of injection applications,the use ratio of 98.34% generic drugs,the average amount of 104.52 yuan prescription.Conclusion:According to 《Prescription Management》,hospital outpatient prescription meets the requirements.

2007年5月1日颁布实施的《处方管理办法》为我们规范处方的书写提供了法律支持,处方是医疗活动中最常见的医疗文书,它直接关系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用药安全,处方的规范化书写是落实《处方管理办法》的基本保证。为了解我院门诊处方的规范性,门诊处方用药的指标现状,笔者采用WHO/INRUD合理用药指标(SDUIS)[1],对我院门诊处方合理用药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1.资料与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2009年7月至12月每月一周(周日除外)的门诊处方(包括普通处方、急诊处方、儿科处方)共

11600张,设计处方评价表,评价内容包括处方指标(每次就诊平均用药品种数、药品通用名使用百分率、就诊使用抗菌药物百分率、就诊使用注射剂百分率、基本药物使用百分率、就诊平均药费)和处方规范性审核及处方用药适宜性审核,逐张填写,并对各项调查指标分别统计,汇总分析,对其用药合理性进行评价。

2.结果

2.1基本情况:在随机抽取的11600张门诊处方中合格处方11078张,合格率95.50%,不合格处方522张,每次就诊平均用药品种数1.75种,药品通用名使用百分率98.34%,就诊使用抗菌药物百分率17.60%,就诊使用注射剂百分率16.45%,国家基本药物使用百分率22.60%,就诊平均药费104.52元,抗菌药物多以单用口服为主,两联使用339例,占抗菌药物使用率的16.45%,三联及以上32例,占抗菌药物使用率的1.567%。

2.2处方规范性审核情况:处方前记不全30张,占不合格处方的5.75%,主要是一般信息不完整,临床诊断不规范或不写;未使用药品通用名192张,占不合格处方的37.54%;药品用法用量不规范128张,占不合格处方的24.52%,主要是用法用量不准确,用量超过七天使用或特殊用法未注明理由并签名;处方修改处未签名、未注明日期30张,占不合格处方的5.74%;处方颜色使用错误53张,占不合格处方的10.15%,主要是除儿科以外的其他科的医生对儿童患者有时使用普通处方。

2.3处方用药适宜性审核:

2.3.1药品选用不当,用药指征不明确17例,例如临床诊断为腹泻,使用头孢丙烯+尼美舒利+消旋山莨菪碱,尼美舒利选用不当;临床诊断为软组织挫伤,使用环丙沙星+酚磺乙胺,环丙沙星选用不当。

2.3.2药品用法用量不适当41例,用法不注明或特殊用法未注明,如塞来昔布0.2bid,非洛地平缓释片7.5bid,组织胺丙种球蛋白外用等。

2.3.3重复给药21张,例如美洛昔康+复方氯唑沙宗+双氯芬酸钠,感冒清+酚胺咖敏+金莲清热泡腾片,这2例很典型,我们在全院进行了点评。

2.3.4需敏试药品未注明及无判定结果1例。

2.3.5存有配伍禁忌9例,临床诊断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病人使用头孢美唑和呋塞米,两药合用肾毒性增加。

3.讨论

3.1根据WHO制定的发展中国家医疗机构门诊药品合理利用标准[2],我院门诊处方每次就诊平均用药品种数,药品通用名使用百分率,就诊使用抗菌药物百分率,就诊使用注射剂百分率都符合WHO制定的标准,但国家基本药物使用百分率大大低于WHO制定的标准,原因是医生和药学人员对国家基本药物的了解程度低,另外,就诊平均药费可反映病员就医在药费上的经济负担,反映这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收入情况,我院地处西部经济不发达地区,就诊平均药费偏高,就需要管理部门干预,遏制造成多用药、用贵药和用药不当的现象。

3.22009年7月我院取得国家“三乙”医院资格,评审准备工作期间,医务科、药剂科根据《处方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每月定期进行处方点评和对不合理用药进行干预,对药品使用情况进行监控,所有数据显示,通过采取有效的技术和行政干预,使处方合格率一致保持在较高水平,但是根据合理用药七项生物学标准[3],我院门诊处方还存在不合理用药问题,并且这些问题至今仍未得到很好的解决,原因是医师、药师专业技术知识方面的不足,医疗管理制度上的缺陷,对合理用药的意义缺乏全面的认识,另外还有经济利益的驱动。

3.2.1加强医师和药师对《处方管理办法》和合理用药知识的学习。

3.2.2充分发挥医院药物与治疗学委员会的作用,大力宣传NDP和国家基本药物政策,重点介绍合理用药知识,推动药物治疗相关临床诊疗指南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实施。

3.2.3深入开展临床药学工作,临床药师要走向临床,直接服务患者,参与临床药物治疗方案的设计。

3.2.4强化药品使用管理,坚持药品处方点评制度,加强对合理用药的监控。建议使用合理用药监测软件。

3.2.5继续完善处方笺格式。

参考文献

[1]王青,兰奋,肖爱丽.不合理用药问题及干预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杂志,2003,19(1):76.

[2]李祥,颜红.处方信息的分析和利用[J].中国医院统计,2005,12(1):79-81.

[3]叶永年,高仲阳.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M].北京:中国中医出版社,2004,42.

上一篇:乳腺浸润性小叶癌中HSP90α的表达及其预后的研... 下一篇:0~6个月婴儿喂养方式与体重变化调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