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场子 第5期

时间:2022-10-11 12:42:43

老作家张天翼先生,早在许多年前写过一篇《华威先生》,主人公华威是个善于赶场子的角色,他整天把自己装扮得忙忙碌碌的,开会、演讲、吃饭,骨子里是个媚上欺下、自命不凡、刚愎自用的家伙。

华威是个小官僚,小说的背景早已成为历史过往,但时至今日,喜欢赶场子的人仍不鲜见。最常见的,是赶吃喝的场子。人活一天,通常吃三顿,喜欢赶场子的人嫌不够,要多安排那么一两顿,或者说,三顿饭中的某一顿,他要在不同的两处甚至三处完成,那就赶吧,一处未吃完,起身打个招呼,又赶往下一处,活脱脱把自己当成了华威先生。

我不喜欢赶场子。平常有人请吃饭,万一这天口福特别好,两个饭局时间上有冲突,我按先来后到处理,先答应人家的,没有特殊情况,决不爽约,不允许自己用赶场子的方法化解这个幸福难题。哪怕后一桌上有非常非常重要的大人物。这是我做人、喝酒的一个原则。

我以为,赶场子的人,看似兼顾了两处宴请,实则对两处的人都不够尊重。第一桌,中途而退,难道另一桌人就比这一桌人重要?第二桌,姗姗来迟,有什么重要的客人必须先去应酬一下?不如如实向其中的一桌说明情况,有机会改日再聚,认认真真、自始至终参加一桌的吃喝。我相信,这样做,请客的人完全能够理解、接受。

这个世界上,少了谁,地球照转。你不赶场子,人家该吃的照样吃,不会因为少了你吃得不香、喝得不痛快。喜欢赶场子的人,十有八九把自己看得太重,太把自己当回事,用那句歇后语说,叫“癞蛤蟆跳进戥盘里——自称自”了。按我熟悉的某场的规矩,大人物,凡事占主导地位,一言九鼎,他说没时间赴这个宴,谁敢违拗?一定要请的,改天再请。只有可请可不请的小人物、中人物,你去与不去,人家饭局照开;你早一点去、迟一点去,都无所谓。

许多饭局,赶场子的人认为自己应该去一下,这是不能少的礼节。其实大没有必要。你去了,中途插一杠子,人家搁下筷子,放下杯子,相互介绍,拖凳子,添餐具,邀请你入座,跟你客套,有时反而坏了大家兴致。不信,换位思考一下:你欢迎半拉子入席的人?

赶场子的人,有时对自己的身体极端不负责任。重新入座,重新举杯,隔桌不谈,旧账不提,本来大家都喝得差不多了,现在一切从头开始,把自己喝大的事在所难免。我见过多起因赶场子而把酒喝大、喝进医院甚至喝出人命的酒官司。最荒唐的一次,某人赶场子喝酒,酒后出交通事故丧命,第一桌的人不买账:又不是在我们这桌喝大的,关我们何事?第二桌的人更冤:他中途跑来,我们许多人都不认识他,怎么是我们把他喝大了、是我们的责任?结果死者家属一纸诉状,把两桌人全告到法院去了。不赶场子,这是完全可以避免的悲剧和闹剧。

我不喜欢赶场子的原因,还有许多。比如赶场子还是一种浪费,多一个人,多算客位,多付餐费;如果酒喝大吃不下又“退赔”掉,那则是更大的浪费,简直暴殄天物。人活一辈子,躺下一张床,吃喝三顿饭,赶场子的行为也是一种贪婪。还是一种功利:吃喝乃生理所需,有时赶场子的人把这当成了一种政治活动、一种交际手段。赶场子一旦成为习惯,当事人或许能获得八面玲珑、左右逢源、运筹帷幄的,但于人于己,这实在不是什么值得称颂的好习惯。

上一篇:花钱能解决问题吗 下一篇:冤枉美(外三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