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城市公共厕所规划建设的思考

时间:2022-10-10 11:28:59

关于城市公共厕所规划建设的思考

【摘要】公共厕所是城市街道中的重要的公共空间,是政府应该为人们提供的公共产品。公共厕所的规划建设在规划法规中占有重要地位。规划局在城市发展中应为自己正确定位,树立良好的自身形象。

【关键词】公共厕所;规划局;以人为本

1 公共厕所的建设问题,实质上是一个规划问题。

从人的生理需要的重要性来看,人到了上厕所的时候,其急需性要高于睡觉和吃饭,所以在城市建设公共厕所是非常重要的。然而在现实中,城市的发展却偏偏不重视或忽略了公共厕所的建设,这就导致了人们如厕难的问题。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很多,但归根结底是一个观念问题:公共厕所虽为人所必须之物,但人们普遍认为如厕涉及个人隐私,因此公共厕所的建设就被隐匿到了城市建设的后台。这种观念长期以来处于主导地位,加之相关部门、相关的领导对城市整体规划意思不强,水平不高,以及追求街道两侧商业建筑的最大经济利益,占用了本应建造公共厕所的公共空间,从而导致城市公共厕所的严重缺乏,不仅给人们生活造成诸多不便,还影响了城市的整体形象。

观念问题,必须在决策阶段解决,所以公共厕所的建设实质上是一个规划问题。作为城市街道中一个重要的、不可或缺的公共空间,公共厕所是在城市发展及其规划中必须确定的公共产品。一个好的城市规划和建设,必然包括对公共厕所的关注和重视,因为它是城市街道中的重要的公共空间,是政府应为人们提供的重要的公共服务设施。

2 公共厕所的规划建设在城市规划法规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我国政府向来都是非常重视城市公共厕所的规划建设问题。

早在1988年6月1日颁布实施的《城市公共厕所规划和设计标准》(CJJ14-87)中,总则第一条就规定:“为使公共厕所的建设按照城市总体规划要求纳入详细规划,使公共厕所的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符合市容环境卫生要求,更好地为城市居民和流动人口服务,特制定本标准”。同时还特别强调“公共厕所是城市公共建筑的一部分,是为居民和行人提供服务的不可缺少的环境卫生设施,在制定城市新建、改建、扩建区的详细规划时,城市规划部门应将公共厕所的建设同时列入规划”(第二章《公共厕所的规划》第一条);“在城市的广场和重要交通干道两侧、车站码头、展览馆等公共建筑附近,风景名胜古迹游览区、公园、大型停车场、体育场(馆)附近及其他公共场所,新建住宅区及老居住区等位置应规划建设规定数量的公共厕所”(第二章《公共厕所的规划》第二条);“公共厕所在主要繁华街道中的间隔距离为300-500m,在流动人口高度密集区的间距宜少于300m,在一般街道的间距以750-1000m为宜,未改造的老居住区的公共厕所服务范围为100-150m,新建居住区为300-500m”(第二章《公共厕所的规划》第三条);该《标准》甚至还严格规定:“公共厕所外墙3m以内用地属于公共厕所用地,不准侵占”(第二章《公共厕所的规划》第五条)。

1990年4月1日实施的《城市规划法》第二章第十五条规定:“编制城市规划应当贯彻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原则”;第三章第二十七条规定:“城市旧区改建应……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提高城市的综合功能”;同时在第四章《城市规划的实施》中强调:“城市规划区内的土地利用和各项建设必须符合城市规划,服从规划管理”。《城市规划法》从法律的高度明确了基于生活便利性的公共设施的规划建设,并从制度上强制性保证其用地和实施应不受侵占或变更。公共厕所作为重要的市政公共设施,更应该严格地按照此原则进行规划控制与管理。

1994年2月1日施行的《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 50180-93)中将市政公共设施列入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简称配套公建)的范畴,并指出:“配套公建的规划布局和设计应考虑发展的需要……应符合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该《规范》规定了与不同规模的居住区相配套的公建指标,如:居住区级每千人指标至少应配备建筑面积为460-800m2的市政公共设施,小区级至少为400-720m2。同时还规定了每1000-1500户设一处公共厕所且宜设在人流集中处,每处用地规模至少为60-100m2,公厕建筑面积宜为30-60m2。

由此可见,公共厕所作为与人们生活紧密相关的公共设施,无论从法律上,还是规范、标准上都做了详细的规定。但实际上,即使在许多大、中城市公共厕所的数量和建造标准远未达到要求,很多情况下人们都是被迫使用商场、酒店的厕所,造成诸多不便,有些行人一时找不到公共厕所,情急之下就在街头巷尾、犄角旮旯、树根墙角“方便”,非常地不文明。而在一些小城市中,公共厕所的规划建设情况就更糟了。这种不文明现象与越来越现代化的城市建筑、设施形成了鲜明的反差,严重影响了城市形象。因此,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规划局)不仅要依法对公共厕所建设进行合理规划和严格控制,而且还要依法将其管理好。

3 规划局在城市发展中的正确定位。

规划局的作用在政府部门中是具有前瞻性的,它具有强烈的前导意识和责任感,充分合理利用人民赋予的权力优化和开发城市空间资源。它引导公众的注意力,实现社会公平与公正,这也是未来城市发展的一种尺度。规划局作为处于城市艺术与技术之间,行政与学术之间的调合者,就是要确定自身的定位与发展目标。

规划局应该是勇于承担责任,为城市发展寻找方向的开拓者,为城市中每一个人提供种种生活便利与舒适的实践者。而公共厕所的规划建设问题的解决则是通过规划局实施规划行政管理权来实现的,因此在编制详细规划中,必须加强对公共厕所用地的控制与管理,应依法将其纳入《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管理内容之中,不得擅自更改用地性质和使用条件。

4 规划局在城市发展中应为自己树立良好形象。

在城市发展和建设中,规划是“龙头”。作为政府的一个起“龙头”作用的职能部门,规划局的自身形象直接反映了政府形象,影响着城市形象。它是通过对城市规划和布局包括一些有标志性的建筑的注重,通过对类似于公共厕所规划等一类的“小事”的关注和重视,以人为本,体现人文关怀理念来实现的。它反映在具体的城市规划的实施与管理中。

公共厕所同绿地、广场、剧院、交通等城市基础设施一样,其多与少、好与坏,反映了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和人民群众生活方便、舒适程度。公共厕所规划建设得如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城市的规划、建设水平。因此,规划局作为城市的规划管理者,应把公共厕所作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部分来兴建,千万莫把公共厕所的规划建设当作无所谓的小事。这可是人民群众的大事,过往行人的急事。我们应该时时处处想人民群众之所想,急人民群众之所急,树立良好的自身形象。

近些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公共厕所的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例如:北京市以举办2008年奥运会为契机,呼唤更广泛的公共环境意识,大力宣传“绿色北京、人文北京”的新形象,以人为本,体现人文关怀,实现了北京的公共厕所规划建设在“八分钟内能找到”的新目标。

这是人文理念和公共精神渗入国民公共生活中的表现,进而使人们晓得,一个处处为人民提供便利,处处体现“以人为本”理念的城市才是真正美丽的城市,而要建设一个真正美丽的城市,就必须从类似于公共厕所规划建设等一类的“小事”做起,从加强城市规划与管理做起。

参考文献:

[1]《城市公共厕所规划和设计标准》(CJJ14-87) 1988.06.01施行

[2]《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1990.04.01施行

[3]《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 1994.02.01施行

上一篇:静压管桩施工防挤土影响措施灵活应用工程实例 下一篇:高层建筑给排水系统设计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