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读经典在燕京

时间:2022-10-10 11:18:53

研读经典在燕京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2016年7月9日下午,一阵阵成年人的琅琅读书声在北京繁华市区的一栋写字楼中传出。这是燕京读书会在举办《大学》系列研读活动,由高建伟主讲,刘永忠主持,陈达隆老师远程指导,地点在海淀区魏公村理工科技大厦1109室。

在这次研读中,刘永忠先生提出,本会一如既往从经典中读出古人立意,不在于宗旨训诂。他介绍说,他本来是搞IT多年的,自从2010年由于人生的困厄转而从事国学经典研读,理解其真正内涵,力求穷理尽性。本读书会的研读活动,通过文本与古圣贤有一个面对面的交流,同学们各自分享自己的体会,不求别人同意,不求别人和我一样。远在美国的陈达隆先生进行了指导,他针对有的同学引入对佛教如来藏的探讨,表示最好不要离开文本。

燕京读书会由陈达隆和肖伟光先生共同发起,于2008年6月7日在清华大学东门外借用华清嘉园的一间小教室成立,至今已进入了第9个年头,2014年起迁到现址。 陈先生曾在中欧国际工商管理学院获MBA学位;多年研习儒释道经典,讲学于中美两地。陈先生有感于当时国学讲座泛滥而缺乏深入持久的学习氛围,所以不讳己学之不达、不顾物质资源之贫乏,毅然与诸同道一起创建常年定期研读经典的自学读书平台。在当时,这样的读书活动独树一帜。

《人民日报》理论部的编辑肖伟光博士在成立致辞中提到:“多读书不仅能改变人的知识结构,还能改变人的内涵,改变人的风貌和精神世界。古人说过,士人三日不读书,则面目可憎,言语无味。”

燕京读书会,是以国学爱好者为对象、以传承中华生命智慧为目标的共同修学团体。楼宇烈先生为本会导师、指导教授。读书会以精读儒释道经典为内容,以会员自学为主、教授指导为辅,以深思自得为主、启发解说为辅,是一个免费的、开放式的教学平台,同时禁止一切商业性、政治性以及发展宗教组织的活动。读书活动不主张贴标签划界限、扬此抑彼、灌输思想等的轻率偏激作风,所以深受同学们欢迎。

他们在总结研读活动的经验后,创造性地开发了由同学自主参与主持、主讲、分享体会、交流理解和观点的形式。读书会每次活动,由同学中选出主持人1名、导读(主讲)1~2名。主持人负责掌握程序和时间,导读则分担查阅资料的工作;每次又特聘一位教授,提点和纠正同学们在文献和义理方面的疏漏,引导讨论以理解经典文本为主线,健康活泼地依序开展活动。研读活动开头,静坐五分钟;主持人领读一段,大家再读一遍;然后主讲或嘉宾讲解,大家讨论。研讨一为顺通文义,二为相互启发。立足于理解前人,着力反省自己,贴近古人,去体贴、了解其完整的人格境界。在这种组织方式下,为没有学过中国哲学的同学们提供了多种角度和学术特点的教学环境,成功激励了知识结构大不相同的同学们一起投入对经典的深入了解,并能相互交流和启发。

有的退休老人,虽然大学时学的是英语,但在退休后感到自己作为一个中国人有必要在传统经典方面“补补课”,几次来参加对《孟子》的研读。也有的老年朋友对宋明理学有浓厚的兴趣,不顾倒几次地铁和公交,特地赶来参加对《大学》的研读。

读书会在没有资金、没有场地、不具备师资的情况下,完全靠各界的热心支持才得以坚持。建立之初,得到钱逊、杨汝清、周桂钿、张学智、李山、方朝晖等老师的关怀和指导,至今不辍。

古人云:朝闻道,夕死可也。凡是自认有这样的情怀的人,不分男女老幼和职业,都可以加入到这个相互激励的自学团体中来,由此改变人生的意义,使自己的精神实现自主,生活有意趣,身体更健康。

现在,参加研读活动的同学以中青年为主,也有老年朋友;有在读的硕士、博士研究生,甚至还有中小学生;有大学教授,有普通职员,也有禅修爱好者、编辑等;有的第一次参加,有的参加了两三次,甚至好几年。例如,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国际汉语专业的丁燕女士读经典已经六七年,不但多次担任《孟子》的主讲,还带10岁的女儿来参加活动;在她的影响下,她女儿已读过《论语》、《大学》、《声律启蒙》以及“三百千千”等。

四书五经大家读,他们这里有何不同?在这里,重点不是冷眼旁观地考证孔孟的思想体系,而在了解古圣贤的人格境界,实证古人的方法、次第、入手工夫。由此入门,我们可以学会观照古人对自己的示范意义,亲临其境和古人对面交谈。

他们提倡这样的修学方式:读书不离自省,修己寓于安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这样做功夫,就和古人拉近了距离。如此脚踏实地,就理所当然地会发起对社会的责任感和对周围人们的关爱,日积月累,对推动社会进步产生积极的影响。

例如,学机械专业的张贵鑫就发现,小时候读《论语》是学语文、现在是读生命的学问。喜爱读书思考的刘欢说:“与燕京读书会结缘,给古文功底很差的我一个机会翻开经典,如同朋友,总是要相处的,只有相处才有可能了解。在一次次翻动书页的时候,我对《论语》渐渐有了亲切的感觉,一点一滴还原着孔子这位长者、智者、仁者的切切教导。”

燕京读书会不但在北京茁壮成长,还在全国各地开花结果。多位长期参与研读的同学,如肖伟光主持了北大国学社并推动创建了贵州师范大学国学社,董卫国创办了北师大辅仁读书会,刘又勇创办了深圳《论语》读书会,等等。这种研读形式也已经为多个社团所借鉴运用。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燕京读书会如阵阵春雨,它的社会效益会逐渐显现出来。

上一篇:信息化环境下中职英语课堂教学实践探析 下一篇:浅析全人教育视角下的高职英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