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宣德大缸”的离奇故事

时间:2022-10-10 11:18:40

一只“宣德大缸”的离奇故事

有一年的冬天,朋友老王说南城有户人家,藏了一只宣德年间的大缸要出手,某拍卖公司已经看上了,出价180万元……

搞古陶瓷的人谁不知道,经过明初洪武年间这个过渡期,到了“永”(乐)“宣”(德)年间,那可得说是进入了明代瓷器的鼎盛时期,尤其是那会儿的青花瓷器,乃典范之作,人称“永宣不分家”。这玩意儿一直以来为后人追仿,因为它们用的是进口钴料,叫“苏麻离青”,烧出来的颜色特“抓人”,虽是六百多年前的物件儿,那釉色清亮,花色在釉下发出淡淡的幽光,给好古之人迎面打出来俩字儿:养眼!

经不住老王的软磨硬泡,我只好顶着凛冽的寒风,跟着老王去了。我懵懵懂懂地随着他走进一条小胡同儿,转眼间来到了一户人家。

大门口站着三位老爷们儿,看见我们过来,这三位就热情相迎,拥进屋子里。

老王说:“各位,给你们介绍一下,这就是白先生,古代陶瓷鉴定专家。今天您家里的玩意儿是真是假,他说了算!”所有人的眼中都流露出一种期待的目光。

我说:“各位大爷,我只是个陶瓷爱好者,懂得一点儿都不比你们多,老王带我来是想跟大家一起切磋,大家千万别把我当专家!”

屋里的人就聚到一起,嘀嘀咕咕,好像是下了很大的决心才说:“白先生呀,今儿个让您看的这件东西,可能是您这辈子再也看不着第二件的宝贝,是一口明代宣德年间的大缸,我们家祖上传下来的。‘’的时候怕招事儿,我们家老爷子把它用蜡封好,埋在院子里。老人家临死前要我们给挖出来,现在这房子要拆迁,我们兄弟几个也该分家了,所以决定卖掉。有个拍卖公司看上了,出价180万元,可我们兄弟几个想了想,觉得卖给朋友更保险一些……”

这故事编的,整个儿是胡说八道。但这烟也抽了,水也喝了,不把人家的故事听完不礼貌。这家人估计我已经进入角色了,这才把我引进内室准备欣赏。

内室的正中间是一块地毯,地毯的正中间堆着一座“小山”,上面遮了一床白被单子,主人家小心翼翼地、郑重其事地掀开了白色的被单,那惶恐劲儿好像是稍不留神就会得罪了他们家的祖宗。

这是一口深褐色的大缸,高约有一米开外,口径也有八十多厘米,缸的四周用“立粉”的方法绘出松树、仙鹤、宝塔、和尚等图案,看着就觉着特别丧气。缸的口沿有一圈一圈的“封盖”。说它是盛水的吧,不合制式;说它是腌咸菜的吧,又太讲究了。玩了二十多年的瓷器,这玩意儿我还真是头一回见着。我心里明白它大概是个什么物件儿,只是不敢随便说出来。

看我老半天没反应,这家的主人就按捺不住了,挺不客气地问道:“白先生,您是懂瓷器的吗?在这宝贝面前您可是真沉得住气!不会是把您给镇住了吧?”

我说:“我还真被它给镇住了。敢问这是个什么东西呀?”

主人说:“什么东西?听好了――这是大明朝皇宫里给皇上养金鱼用的大缸!宣德年间的。没见过吧?――宝贝!”

我差一点把喝进嘴里的茶水给喷喽,心里说你们家的皇上才用这丧气玩意儿养金鱼呢!可又不便表现出来,只好顺应着说:“对!对!是宝贝。”就想离开。

主人一把拦住我说:“别介,您别走哇,大老远的请您过来是想听听您的见解。其实我们不懂瓷器,只是听老人这么说的,您就别跟我们打哑谜啦!”

我看了老王一眼,老王就说:“你实话实说吧,这儿就你是真行家。”

我琢磨着今天不给他们说出个一二三来,我是走不了了。于是坐下来点了支香烟,特平静地说:“各位的心情我十分理解,可……怎么说呢?这东西……它实在不是个正经东西。”

“嘿!您这是怎么讲话呢?什么叫‘不正经’呀?”主人家明显有点儿急了。

我也豁出去了,说道:“说明白了你们可别打我,这玩意儿是一尊装死人用的肉身瓮。过去庙里的僧人圆寂了以后,要以坐姿摆好放入瓮中,然后一层层地把盖子盖好,再糊上石灰,或埋入地下或藏于窑洞。这是出家人的一种丧葬形式,当年我学考古的时候在南方见过类似的东西,你们仔细看看这缸上的图案就明白了。”

没等我把话说完,他们家的女主人“噢――”的一嗓子先就叫起来了,并跳着脚地骂:“缺德鬼呀,我说这玩意儿怎么看怎么不顺眼呢,原来是装死人用的瓷棺材!你们还当成祖宗似的供着,晦气死啦!”

我劝说道:“大嫂您别着急,兴许当年老人也不知道这是个什么东西,看着好玩儿就收回来的。”

那大嫂又骂道:“什么老人不老人的,跟他们的爸爸没关系!是这几个缺德鬼上星期花了18万元,不知道是从哪里买回来的,愣说是明代的鱼缸,值180万元。这心眼儿缺的,都缺到非洲去了……”

得!这故事一下子就被他们家的女人给“穿帮”了。

那边的几位大爷(包括老王)已经是呆若木鸡,烟屁股都快烫到手了还在指头缝里夹着。看他们这副德行样儿,我忽然觉得挺可怜的,就开导说:“没事儿啊,没事儿!不是有个拍卖行要吗?别说一百八十万,就是给一万八都卖,赶紧的!”

我这话不说还好,一说出来就把兄弟几个给说哭了。老大抽抽噎噎地说:“咳――!上哪儿找拍卖行去呀?我们上当了,我们兄弟几个每人凑了六万元钱,卖主说这东西能翻十倍,您看这事儿闹的。要不您……您再仔细看看?”

我无言以对,只能陪他们长吁短叹。

过了一会儿,他们当中有人问我:“白先生,就算您说得对,它就是个瓷棺材!可……它是不是也有点儿年份?”

我只好说:“对,它确实有……有点儿年份。”

那人又说:“好!有年份就成!收着它早晚就是古玩了。”

这时候,我说了几句最不中听也是最实在的话:“兄弟几个,可别再自欺欺人了。你们想想看,把八宝山那个最漂亮的骨灰盒儿买回来,放上200年,它也成不了古玩清供。它……它还得叫骨灰盒儿不是?”

“哇――!”这回是他们家连男带女的全哭了……CQ

上一篇:国宝回归奇遇记 下一篇:530封信写给天堂的丈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