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除教师平庸文化

时间:2022-10-10 10:52:27

破除教师平庸文化

许多研究指出:导致教育改革失败的原因之一,是学校里教师团体存在着平庸文化。

有位小学教务主任曾经告诉我在他服务的学校中发生的事:

这位小学教务主任在一所有二十多个班的学校服务。每个学期初,学校都会要求老师做教室布置,但是没有举办班级间的竞赛。就他看到的情形,班级之间的表现,差别很大,有的精心设计,有的草草了事。

有一年,他没有事先宣布要评比,但是在老师们都完成布置之后,校长和他一起到各班看看。印象较深刻的是李老师的班级布置,可以看得出是她和学生一起做的。有学生的各学科作品、时事的剪报、学生们的小档案,既活泼又雅致,他们看了都被老师的用心感动。

隔天,校长在会上提到这件事,赞扬李老师的用心,鼓励其他老师向她学习。会后,李老师愁容满面跑来找他,她说:“主任,谢谢你和校长这么肯定我,但是我很怕这样会让其他老师对我有敌意,说我有意凸显自己,这样一来我的压力会很大。所以拜托主任跟校长说一下,以后不要在公开场合称赞我。”说完之后,她就慌张地离开了。

这番话让我很惊讶,校长的原意是要肯定她,结果在老师们的平庸文化下,表现良好反而成为一种负担!

这件事让我联想到研究生晓祥,晓祥在一所规模较大的小学任教,学校中大都是资深老师,年轻的只有两位,晓祥是其中之一。

刚进学校时,晓祥力求表现,想证明自己的教学能力。他在上课时,准备很多的补充教材,又设计有趣的学习单,学生上课时兴致高昂,教室不断传出欢笑声。可是没多久,隔壁班的一位资深老师在放学之后,沉着脸走进晓祥的教室,口气严厉地说:“年轻人,你是不是想把我们都害死?你做这么多,把我们都比下去,我们以后还怎么教?年轻人,不要强出头,否则以后有你受的!”

于是,晓祥在平庸文化的胁迫下,只能表现得和其他老师一样,不敢多做。相信几年之后,在这种文化的熏陶下,晓祥也会如此打压想表现的新手老师。

这种教师文化在大学很普遍,因为资深老师多,他们通常“以不变应万变”。这种学校文化一旦成型,就如同一潭死水,造成的后果是教育品质的停滞。

依据研究,部分国家也存在着这种教师文化现象。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我想其一是教育界保守的风气,其二是学校教师没有设退出机制。但有没有方法解决呢?

我想可能的努力方向有两个,一个是学校领导者的魄力。学校内部具有影响力的人,如校长或教务主任,应先放弃这种忠于平凡的文化,一旦主任和校长也因为这种文化,甘于让步,止步不前时,等同默许平庸,助长了这类文化的茁壮。

依据学生基础素养国际评比(PISA 2006)的研究:学生就读不同的学校,对学生能力的影响程度,在芬兰所占比例不到5%,在我国则达到45.8%。可见我国校际间发挥的教育功能,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这也是校长领导绩效的一种。换句话说,校长表现的空间是很大的。

另一个可以努力的方向是建立教师的退出机制。教师若在私人机构服务,必然兢兢业业,努力表现;然而在公立学校工作,因为没有退出机制,导致老师们寻求安逸。

老师们如果能打破学校既存的平庸文化,多做积极向上的事,师生双方都受惠。我们期待老师们能不甘于平庸,努力创造校内不凡的教师文化。

上一篇:浅谈幼儿学前教育改革的反思 下一篇:论如何在音乐世界里培养幼儿的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