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环境下山东省第三方物流发展面临问题及对策探讨

时间:2022-10-10 09:22:25

物联网环境下山东省第三方物流发展面临问题及对策探讨

[摘 要]物联网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之后的又一次信息产业浪潮,是现代物流和互联网等新兴领域的融合发展,它将极大地提升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和物流技术的应用水平。“第三方物流”是现代物流社会化和专业化的先进形式。目前山东省第三方物流企业在核心信息技术和新型网络建设等方面还存在众多问题,对于第三方物流企业而言。借助物联网兴起的契机,积极提高自身物流核心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是其在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中竞争力不断提升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物联网;第三方物流;物流增值服务

[中图分类号]F550.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670{2010)03-0074-05

物联网(The Intemet 0f things)的概念是在1999年提出的,定义为:把所有物品通过射频识别等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实现智能化识别和管理。物联网是在计算机互联网的基础上,利用RFID、无线数据通信等技术,构造一个覆盖世界上万事万物“Internet 0f Things”。在这个网络中,物品(商品)能够彼此进行“交流”,而无需人的干预。物联网用途广泛,遍及智能交通、环境保护、政府工作、公共安全、平安家居、智能消防、工业监测、老人护理、个人健康等多个领域。预计物联网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之后的又一次信息产业浪潮。有专家预测10年内物联网就可能大规模普及,这一技术将会发展成为一个上万亿元规模的高科技市场。

目前已经出现的物联网形式有企业专用的无线传感网,有基于公众通信网络的M2M网络,还有RFID类的短距离识别网络;物联网的应用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车辆调度系统、电子收费系统、无线POS机系统、自动化生产系统以及各种物流管理和安防系统等,而且应用的种类还在迅速增加。通过融合发展现代物流和互联网等领域,它将极大地提升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和物流技术的应用水平。

“第三方物流”是现代物流社会化和专业化的先进形式。国家标准(GB/T18354―2001)物流术语给出的第三方物流的概念是:“第三方物流是指由供方与需方以外的物流企业提供物流服务的业务模式。”广义的第三方物流是相对于自营物流而言的,凡是由社会化的专业物流企业按照货主的要求,所从事的物流活动都可以包含在第三方物流范围之内。对于广大第三方物流企业而言,借助物联网兴起的契机,提高自身物流技术水平,提供更多的物流增值服务,将有助于提高其竞争能力。

一、现代物流技术应用是物联网发展的重要组成

物联网把新一代IT技术充分运用在各行各业之中,具体地说,就是把感应器嵌入和装备到电网、铁路、桥梁、隧道、公路、建筑、供水系统、大坝、油气管道等各种物体中,然后将“物联网”与现有的互联网整合起来,实现人类社会与物理系统的整合,在这个整合的网络当中,存在能力超级强大的中心计算机群,能够对整合网络内的人员、机器、设备和基础设施实施实时的管理和控制,在此基础上,人类可以以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管理生产和生活,达到“智慧”状态,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生产力水平,改善人与自然间的关系。

“物联网”概念的问世,打破了之前的传统思维。过去的思路一直是将物理基础设施和IT基础设施分开:一方面是机场、公路、建筑物,而另一方面是数据中心,个人电脑、宽带等。而在“物联网”时代,钢筋混凝土、电缆将与芯片、宽带整合为统一的基础设施,在此意义上,基础设施更像是一块新的地球工地。世界的运转就在它上面进行,其中包括经济管理、生产运行、社会管理乃至个人生活。

物联网实现的基础是各种现代物流技术、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的综合运用。而物流技术水平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例如目前物流仓储的物联网应用主要依赖于产品电子代码(EPC)网络,该网络如图1所示,主要组成部件包括:产品电子代码(EPC),这是一种全球范围内标准定义的产品数字标识;电子标签和阅读器,电子标签通常采用射频标识(RFID)技术存储EPC,阅读器是一种阅读电子标签内存储的EPC并且传递给物流仓储管理信息系统的装置;EPC中间件,这是一组具有特殊属性的程序模块或服务,用户可以根据某种应用需求定制和集成EPC中间件中的不同功能部件,其中最重要的部件是应用层事件(ALE),用于处理应用层相关的事件;EPC信息服务(EPc―Is),该服务包括两个功能,一是存储EPC中间件处理的信息,二是查询相关的信息;对象名字服务(ONS),类似于域名服务器,其中的信息可用于指向某个存放EPC中间件信息的EPC―Is服务器。

EPC网络包括3个层次:   (1)实体和内部层次,该层由EPC、RFID标签、RFID阅读器、EPC中间件组成。这里的EPC中间件实际上屏蔽了各类不同的RFID之间的信息传递技术,把物品的信息访问和存储转化成为一个开放的平台。

(2)商业伙伴之间的数据传输层,这层最重要的部分是EPC―IS,企业成员利用EPC-Is服务器处理被ALE过滤之后的信息,这类信息可以用于内部或者外部商业伙伴之间的信息交互。

(3)其他应用服务层,这层最重要的部分是ONS,ONS用于发现所需的EPC―IS的地址。EPC―globalTM委托全球著名的域名服务机构VeriSign(威瑞信)公司提供ONS全球服务,全球至少有10个数据中心提供ONS服务。

由上可知,射频技术、Barcode等物流技术不仅在物流仓储运输中有广泛地应用,同时它们又是物联网的信息节点与纽带。

二、基于物联网的山东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第三方物流正在引起我国物流业界和理论界人士的重视和关注,已成为经济发展的“第三方利润源”。完善的第三方物流企业能够帮助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因此,第三方物流被誉为企业发展的“加速器”和21世纪的“黄金产业”。山东省做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大省,现代物流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至关重要,并从中产生了一大批第三方物流企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由于受到企业内部及外界环境的影响,在与现代物联网结合的创新应用方面,众多的第三方物流企业面临着许多问题,制约着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一)第三方物流所占市场份额低,缺乏物流与物联网相互融合认识

当前,国内的物流业正处于新老模式转型和探寻变革时期,尽管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条件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但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部分工商企业缺乏现代物流理念,对现代物流认识不足,企业机构设置“大而全”、“小而全”,很多生产经营企业既怕失去核心业务竞争力,又怕额外利润流向别的企业,都自建物流系统,不愿将物流服务外包出去,认为自己可以做的工作就决不请专业的第三方物流

公司来做,结果造成设备和资源利用率低下,缺乏降低流通费用和改善服务质量的机制和动力,而对一些专业的第三方物流公司来讲,则造成它们潜在客户数量减少,寻找客户的难度加大。

由博科资讯物流供应链研究中心主持的《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市场效应调研公布显示,2009年第二季度的物流需求系数保持了3.0的位置,37%的受访企业已经将其物流业务外包给专业服务商。调查数据同时显示,与食品医药业、电子通讯及家电业、石油化工、钢铁及有色金属、汽车及零配件行业分别为56.88%、52.71%、21.58%、30.49%和29.17的物流外包业务比例相比,零售流通业企业外包物流业务的比例最低,为20.35%。

目前山东大约有5000多家物流企业,其中第三方物流企业约占80%而市场份额占有率仅30%左右。省发改委有关专家认为一般情况下自办物流要比第三方专业物流成本高出7%~10%左右,一定程度上推高了商品总成本和总价格,不仅削弱了企业竞争力,且对社会总消费也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此外由于物联网作为新兴事物,在国内外市场中的发展趋势和前景还不明朗,许多企业还缺乏将现代物流与物联网相互融合认识,未从企业发展战略的角度去深入思考和把握。

(二)信息流通不畅,信息化水平偏低

据山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统计资料显示,09年二季度山东省物流企业中约50%―60%亏损和保本经营,且许多是第三方物流企业。这些物流企业自身信息化建设滞后,由此造成仓储运输系统的整合效能低下,信息流通不畅,物流服务过程难以及时了解,难以对物流市场的需求达到全面的掌握。信息化水平偏低直接制约着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发展,也影响了这些企业的业务开展。而物联网所带来的新管理模式与许多第三方物流企业现存管理模式的冲突也会成为阻碍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因素。

(三)综合服务功能不全,与物联网融合应用能力较弱

目前山东省的许多第三方物流企业,技术水平较低、装备落后,不仅服务内容和手段过于简单、大多数物流企业只能提供单项或分段的物流服务,而且在物流信息服务、库存管理、物流方案设计以及供应链管理等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物流增值服务方面,还没有全面展开,不能形成完整的物流供应链。更缺乏基于物联网环境下,将物流供应链与物联网融合的全面理解与掌控。

三、物联网环境下山东省第三方物流发展对策

对于物联网环境下第三方物流发展,可从政府和企业角度分别制定相应的对策保障其顺利开展。

(一)从政府支持、规范发展角度

1.依据国家政策加大扶持力度

国家在十一五发展规划中,把发展物流产业作为重点发展目标之一,给予许多优惠政策。在2009年3月国家出台《物流产业振兴规划》中,大力推动物流产业振兴和规划发展。明确提出根据市场需求、产业布局、信息技术、商品流向、资源环境、交通条件、区域规划等因素,重点发展九大物流区域,建设十大物流通道和一批物流节点城市,优化物流业的区域布局。对于山东省而言,可以结合区域发展战略,调整物流和物联网产业布局,加大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力度,集中产业、技术、人才优势,促进现代物流和物联网的物物联合,实现产业腾飞。

2.制定实施行业信息技术规范

进一步加快第三方物流企业市场化和社会化进程,加速信息技术在全行业的推广工作,并积极制定第三方物流企业分类标准与评估指标。

在第三方物流运作过程中,物流企业处于中间的枢纽地位,它的管理出现问题会导致整个交易的失败,因此要制定物流企业明确的分类标准与评估指标以及技术标准体系。

3.加快产业增长模式转变

借助物联网爆炸式创新发展的契机,加快第三方物流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培养,实现产业升级和增长模式的转变。

例如江苏省2010年物联网重点示范工程中,作为物联网行业率先市场化运营的项目一江苏虚拟物流园的物联网平台项目列入其中。这是民营企业购买物联网技术的先行者,这是物联网技术商用的首批案例之一。江苏虚拟物流园就是将传统的货车交易平台变成虚拟网络平台,通过射频识别(RFID)装置、多种用途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等信息传感设备,实现商品信息与互联网相连接,最终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全新网络。

对于山东省而言,可重点发展产学研创新基地和产业“孵化器”建设,加大资金、技术、人才支持力度,多层面、多方位引领物流和物联网的融合发展。从技术融合到产业融合,最终达到社会功能融合。

(二)从企业研发、创新发展角度

1.第三方物流企业积极进行技术升级和技术创新

在物联网日新月异的环境下,新兴的信息化技术和手段层出不穷,第三方物流企业作为网络经济和虚拟经济下的主体之一,要积极进行技术升级和技术创新,走在时代前列。

当前,部分山东第三方物流企业还基本上处于基础物流的操作层面。尽管一些企业已经进行了程度不同的信息化建设,条码管理、GPS、GIS、立体库、呼叫中心等都有应用,但由于系统建设往往只从自身出发,形成的最终信息系统较为封闭,从而制约了整个山东物流业竞争力的提升。因此急需建立开放式基于物联网标准的以客户需求为中心的信息系统。着重加强CP$系统集成、EPC网络系统整合、N维条码编码信息化识别、无线宽带与RFID的对接等技术升级和技术创新工作。

基于国家创新科技政策及山东省物联网发展的特点,加强区域范围内RFID―Is信息服务器的设计与建设。RFID―Is一般包括SOAP(简单对象访问协议,Simple Object Access Protoc01)、服务管理应用程序、数据库、PML文档和HTML文档。

2.加强物流新技术、新装备的现代化应用   在最新物流技术的实践与应用的氛围下,推动以第三方和第四方物流业务为重点的综合型专业物流企业迅速成长,推动包括采购分拨、批发配送、展览配送和批发等物流配送业务和专业市场的快速发展。

改革传统的货物散装运输方式,大力推广集装技术和单元化装载技术,积极采用托盘装载运输方式。积极推广自动化与智能化的立体仓库、自动分拣设备、专用运输设施和现代化装卸设备等在企业中的使用。支持物流科技企业自主创新,积极开展新型第三方物流企业物流装备的研发、新型物流系统软件的开发和设计;支持物流科技企业利用系统软件技术对物流设备进行集成,提升物流系统操作的现代化水平。

例如,山东佳怡物流公司在山东省内第一个成功实现了小批量、多频次订单在齐鲁大地上的无盲点配送服务,为电子商务交易模式提供了物流配送方面的保证。在软件建设方面,运输管理及跟踪查询系统(TMS)、仓储管理系统(WMS)、自动化系统(OA)、GPS系统、仓库监控系统、客户服务系统、人

力资源管理系统、电算化会计系统一一建立完善起来,为佳怡物流的信息化、自动化服务能力提供保障。

3.以核心科技打造第三方物流的竞争优势

目前,国际上把利用计算技术监测和控制物理设备行为的嵌入式系统称为网络化物理系统(CPS,cyber―physical systems)。而各种新型传感器为基础设备,全面感知能力为其重要系统目标之一。 2008年以来,全球许多发达国家都提出了与物联网相关的信息化战略,欲借助物联网推动经济增长。蕴含高科技含量的新型感知技术也借此东风迅速发展。而在国内江苏省新型感知器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于2010年1月10日在位于江苏昆山市周庄镇的昆山传感器产业基地成立,形成年产红外、光电、霍尔、热敏、超声波、压力、气敏、图像、光纤、湿敏等十大类传感器5,3亿只,红外报警器等传感器相关应用产品600万套的生产能力。

截止至2009年11月末,山东省有22家企业先后进入全国物流100强企业,39家企业列为全国物流税收试点企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还有10个物流品牌被评为“山东服务名牌”。这些物流企业实力都非常雄厚,而且山东省有众多的高新技术开发区,以及浪潮软件、山大华特、山大俱进、海尔物流等一大批高新技术企业,通过区域范围内cPS新型传感器、RFID―Is信息服务器等核心科技的构建,可以提高企业间信息共享和资源优化配置能力。

4.加强物流与物联网方面的人才培养,提高物流企业研发能力和综合实力

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要实现现代物流和物联网的融合发展,技术创新是关键,而人才培养是基础。只有物流管理人员素质不断提高,不断学习与应用先进技术、方法,才能实现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突破与腾飞。

在人才培养方面:一方面要加强校企联合,建立多层次的现代物流人才培养梯队;另一方面要不断加强职业教育和岗位培训,提高现有物流从业人员职业技能和业务水平。

企业管理的核心是“人”,只有不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和加大人才培养,才能实现物流技术研发能力的提高,为企业源源不断带来生命力和创造力。

参考文献:

[1] 沈苏彬等,物联网的体系结构及相关技术研究[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2009。29(6):5,

[2] YAN Bo, HUANG Guangwen. Supply chain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based on RFID and intemet of thing[C] // ISECS International. Colloquium on ComputingCommunication, Control and Management. 2009, 4:166 - 16.

[3] ARMEN IO F, BARTHEL H, DIETRICH P, et al TheEPC global Architecture Framework [ EB/OL ]. 12009 - 03 -19]. www, epcglobalinc, org.

[4] 高颖,李焱红,跳出停车场、眺望写字楼一物流民营资本主动嫁接物联网的“思变”样本[EB/OL],[2010―03―04],http://www,wxrb,com/szb/wxrb/html/2010―03/04/content,467041,htm.

[5] SHA Lui GOPALAKR ISHNAN S, LIU Xue, et alCyber - Physical Systems : A New Frontier [ C 1 //2008 IEEE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ensor Networks, Ubiquitous andTrustworthy Computing (sutc 2008). June 2008 : 1 - 9.

[6] w0LFw,cyber-physieal Systems[J],computer,2009,42(3):88―89.

[7] 李佳霖,昆山物联网产业提速发展、成立感知技术创新联盟[EB/OL],[2010―01―12],根据中国经济网相关资料整理,http://district,ce,cn/zg/201001/12/t20100112―20784163,shtml.

[8]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东省现代物流业振兴发展规划的通知,[EB/OL],山东省人民政府网。2009―05―08.

上一篇:新型环境―经济系统协调调控机制研究 下一篇:货币市场基准利率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