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难点和突出问题深化企业效能监察工作

时间:2022-10-10 07:40:56

把握难点和突出问题深化企业效能监察工作

摘 要:效能监察是国有企业党风建设和反腐倡廉确定的四项经常性工作之一。具体实践中,效能监察工作对促进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效能监察工作也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如:选题立项结合实际不紧密、发现问题整改效果不好、成果评审标准制定困难、成果巩固困难等。为此,在新的形势下,开展效能监察工作,要紧贴经营实际、强化问题整改、规范成果评审标准、加强效能监察后续监督管理,努力增强效能监察工作的科学性、实效性、严肃性和连续性。

关键词:效能监察;困难和问题;工作对策

中图分类号:F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2-2485(2013)03-035-03

近年来,效能监察作为企业纪检监察部门服务于生产经营管理的有效途径,促进了企业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得到了企业党政领导干部的支持和职工群众的认可。效能监察职能作用的充分发挥,确实起到了促进生产经营管理,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作用。但是,随着企业改革发展的不断深入,对效能监察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效能监察工作中也遇到一些困难和问题,亟需我们认真对待,探索问题原因,提出解决对策。

1 当前效能监察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1.1 选题立项贪大求多,结合实际贴而不紧

企业效能监察作为管理的再管理、监督的再监督,选题立项是效能监察的第一道程序,直接关系到效能监察工作成效。选题立项必须在深入调研基础上,针对生产管理中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确定立项课题,选准主攻目标。选择投资金额大的项目作为效能监察的重点,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这是无可非议的。但是,有的单位在选题立项时,喜欢立大项目,认为只有项目金额大、牵涉部门多,才容易出成绩,工作好总结,验收好通过,在效能监察成果评审时能评效能监察优秀项目;而对一些存在问题较多、真正需要监察的领域,却因为牵涉方方面面的利益,害怕有阻力、捅漏子、惹领导不高兴,反而瞻前顾后,不敢将其列为效能监察项目,忽视解决深层次问题。有的单位设有专门的效能监察工作部门,项目立得很多,但做效能监察工作的同志,多则四五人,少则二三人,工作精力有限,有限的工作精力分散在多个项目上,反而影响工作的深入。还有单位对效能监察工作立项图省事、捡现成,把本单位其他部门的一些成本管理、科技创新项目作为效能监察项目,把别人做的工作揽到自己头上,把正常的管理说成是效能监察成绩,把效能监察工作当作一只筐,什么都想往里装,什么都是效能监察,这样做,也就什么都不是效能监察了,反而削弱了效能监察的职能、效果与声誉。

1.2 跟踪监察面广线长,发现问题查多改少

效能监察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每一领域的效能监察,都涉及到多个业务部门,专业技术性强,监督检查工作量大,给组织协调工作带来较多困难。以集团公司上游企业采油单位油建工程效能监察为例,采油单位油区分布广、工程散、工期长,且大部分工程项目处在站、场之外,所以工农关系比较复杂,特别是地方施工单位大量参与地面配套工程施工,技术素质参差不齐,工程监督管理难度更大。对发现的施工质量问题,处罚易,整改难,整改效果不尽人意,因质量问题整改延长工期,影响生产的情况时有发生。

1.3 制定评审标准难,成果运用重奖轻罚

由于效能监察项目不同,单位、部门岗位职责不同,需要不同的评审标准。随着效能监察的不断深化,监察领域逐步向生产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延伸,给效能监察成果评审带来不少困难。一是评审标准制定难。参审项目领域不同,性质不同,需要制定不同的评审标准,涉及领域越多工作量越大。如果每年都有新项目,就需要制定新的评审标准。一个项目中,一般都有多个部门参与,各个部门在项目中负责的环节不同,标准也不同。二是标准量化难。挽回或避免的直接经济损失可以确定,间接效益、社会效益不好量化。以上游企业油建工程效能监察项目评审为例,参与部门有计划、企管、工程、监理、审计、财务等。监理、审计、财务等部门的效益以直接经济效益为主,比较容易量化;而计划、企管、工程等部门的效益以间接效益、社会效益为主,工作成绩难以量化。相同的项目、相同职能的部门评比比较容易,不同的项目、不同职能的部门评比较为困难。在评审工作的组织上,资料审核多,现场核实少。在执行奖惩标准时,往往总结成绩多,奖励兑现好执行;对工作不认真、监督检查不到位、只要不出现大的问题、不造成太大的损失、没有严重的后果,而进行处罚的不好执行。

1.4 巩固监察成果难,效能监察前紧后松

目前效能监察工作,特别是一些针对经营管理工作立项的效能监察项目,效能监察工作验收了,工作也就结束了,因此,调查、了解、回访少了,工作放松了,致使效能监察成果难以巩固。一些立项开展的效能监察项目,由于方方面面的原因,深层次的问题不易发现或发现后由于其他因素,来不及整改或解决的不彻底;修订完善的规章制度要经过实践工作的检验,是否切合实际,有没有与实际工作相悖的地方;在效能监察工作中部门工作人员培养的良好作风有没有随效能监察的结束而消失等等。这些都需要纪检监察部门进行跟踪了解,监督问题的整改情况,征求意见和建议,反馈工作信息。但实际上,都随着效能监察工作的基本结素,或忽视,或放松了,影响了效能监察工作成果的巩固和发展。

2 加强效能监察工作的对策

2.1 选题立项要紧密结合单位实际,增强效能监察工作的科学性

调研选题是效能监察重要的前期准备工作,其实质是寻找效能监察的突破口和切入点。选题方向是否正确、针对性如何,直接影响到效能监察工作的成效。因此,选题立项时,必须组织有关人员,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基层单位、机关部门和有关业务领导的意见,确定当年的效能监察项目和主要工作目标,制定实施方案。选题立项要量体裁衣,立什么项目、定什么目标,要综合考虑工作精力、职责范围等方面的因素,选择大小和难度适当的一个或两个项目,集中精力予以突破,不可贪多求大。下属单位立项不能搞一刀切,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立项。要确定避免(挽回)经济损失是效益;查改问题、建章立制也是效益,其间接效益、潜在效益甚至可能超过直接经济效益的观点。对于存在问题多、管理不规范、群众反映大的项目或领域,要争取党政领导的支持,敢于纳入监察范围,不怕压力,勇于监督,树立纪检监察部门的威信。对亟需规范的突出问题,要随时立项、随时监察。如笔者以前所在采油单位废旧资产(物资)管理比较薄弱,不同程度的存在,有物无帐、有帐无物、底数不清、监控乏力等问题。个别基层队甚至还有擅自处置废旧资产,得款私分的现象。对此,我们在抓好已立项项目效能监察的同时,主动将废旧资产(物资)管理纳入效能监察工作范围。通过摸清资产底数、集中组织回收、指定存放保管、定期稽查监督、修复处置再用,健全规章制度,使单位修复盘活利用废旧资产两千多万元,收到了好的效果。

2.2 跟踪检查要以查改问题为重点,增强效能监察工作的实效性

跟踪督查是效能监察工作的关键环节,查问题、抓整改是跟踪督查的重要内容和关键环节,也是衡量效能监察工作成效大小的重要指标。纪检监察部门应发挥跟踪督查的主导作用,加强对业务部门履行职责情况的监督管理。根据监察项目进展情况,从有关部门抽调专业技术人员,由业务主管领导带队,对项目进展情况和业务部门履行职责情况进行现场检查、现场讲评,提出整改要求,并以跟踪检查公报形式进行通报。要求业务部门在跟踪检查中,认真填写检查时间、工程项目、存在问题、整改要求、复查情况等,定期向效能监察领导小组提供信息,跟踪检查完成后,提交跟踪检查情况书面报告。对发现的典型问题,在抓好整改的同时,还应从管理制度、工作程序以及体制、机制等方面,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采取针对性措施,标本兼治,综合治理,促进管理,提高效益,保证生产经营管理健康有序运行。

实际工作中,还要注意对工程项目的计划立项、设计预算、招投标管理等环节采取事前预防性督查,关口前移,超前防范。对竣工验收、结算决算管理等环节采取事后查纠性督查,与事中跟踪监督方式综合运用,提高督查实效,实现对监察项目全过程的跟踪检查。

2.3 成果评审运作要统一规范,增强效能监察工作的严肃性

实行效能监察成果评审,既是效能监察工作的重要程序和内容,也是调动各单位、部门的领导及参检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深化效能监察的有效措施。成果评审工作组织不当,评审不公,势必影响效能监察工作的权威性,影响参与单位、部门的积极性。因此,效能监察成果评审工作运作一定要规范,标准要统一,评估要客观,过程要公开。制定先进单位的评审标准,应多征求有关单位、部门及专业技术人员的意见,获得所有参与单位、部门的认可。评审标准以单位、部门在效能监察工作中的作用为主要依据。工作量大,成绩突出,得分就应当高。组织评审工作,资料审核应与现场核实并重,通过资料审核、现场检查落实,对单位、部门效能监察工作成果统计的全面性和真实性进行评估、审核,“量尺寸”、“挤水份”,使业务部门效能监察工作成果大小和好坏得到比较客观、真实的反映,并据此作为奖惩依据,对优秀项目、先进单位和个人予以奖励,对工作不负责任、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和不良影响的,查明原因、分清责任,严格处罚,严肃追究。

2.4 效能监察后续监督管理要跟上,增强效能监察工作的连续性

效能监察结束后,对已监察过的领域决不能放松监督,纪检监察部门应继续发挥监督职能,加强与有关单位、部门的联系、沟通,监督问题整改情况,了解制度落实情况,以保证效能监察成果的巩固与发展。为此,纪检监察部门应与相关单位、部门建立联席工作制度,定期了解这些部门工作情况,参与部门组织的检查活动,下发联合公报,形成监督合力,以达到监察一个领域,治理一个领域,规范一个领域的目的。同时,对重点领域的效能监察应连续立项,通过连续不断地监察,整改问题,完善管理,巩固和发展效能监察成果。

随着企业内部改革的不断深化,效能监察与生产经营活动结合日趋紧密,工作领域不断拓宽,效能监察工作中还会遇到不少新情况、新问题。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我们在工作实践中必须坚持以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精神,不断探索新途径,积极研究新方法,认真解决新问题,使效能监察工作促进生产经营管理和党风廉政建设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上一篇:幼儿园亲子教育活动新举措 下一篇:一篮子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