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的标杆竞争

时间:2022-10-10 06:33:29

地方政府的标杆竞争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规范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支管理的通知》强调,今年1月1日起,土地出让收支全额纳入地方基金预算管理,任何地区、部门和单位都不得以“招商引资”、“旧城改造”、“国企改制”等名义减免土地出让收入,实行“零地价”,甚至“负地价”,或者以土地换项目、先征后返、补贴等形式变相减免土地出让收入。

在这则“通知”下发的前后,有两则来自媒体的报道同样值得关注:一则是某个部级贫困县在招商引资中被骗百万;另一则是某县一位局长因招商引资不力而遭免职。这三则看似不相关的资讯,却透出这样一个本质性的信息:许多地方通行的传统招商模式亟待升级。

近年来,招商引资成了地方政府的“一号工程”或“一把手”工程,且愈演愈烈,一些地方动辄花费几十万甚至上百万邀请海内外数千人“赶集”式招商,“零地价”提供大片土地和“凡事好商量”,是时下一些地方招商引资的三大“法宝”。这种引资“饥渴症”必然导致招商“综合征”:有的合同虽然签了,但自此就没了下文;有的项目进来了,但其目的是为了“圈地”、“骗贷”。例如,近年来招商引资中出现的骗局和投资陷阱已屡见不鲜,为何有些地方政府明知有诈,还要乐此不疲?个中原委固然有许多,但各得其所是主要原因。也就是说,投资商圈到了钱,地方政府引来了“资”。

按理说,政府生产的是公共产品,提供的是公共服务。在吸引外来投资方面,政府的精力和资金应该用于改善基础设施、健全法律法规、保护知识产权,营造重诚信、讲规则、有秩序的市场环境,而不是以行政之手去直接参与招商引资。这个道理谁都明白,但真正做起来却变了味,跑了调。

其实,“招商引资综合征”的背后是政府之间的标杆竞争。

翻开县市的“十一五”规划,“工业强县(市)”无一例外地成了各地发展战略选择的重中之重。如何“工业强县”?惟有项目和投资的支撑;项目和投资从何而来?只能招商引资。按这个逻辑,每个地方的上策都是招商引资,竞争中的拼抢与较量也就自然形成。

换言之,这种竞争格局在现行的分权模式下在所难免。由于财政体制的分灶吃饭,谁的发展速度快谁就有更多的实惠和更多的话语权,由此形成了地方政府间的“标杆竞争”。欠发达地区的地方政府往往承受着更大的发展压力,这种压力不仅来自上级,更来自当地干部群众。在区域经济竞争的大背景下,一个地方发展慢了,不仅上面“不答应”,当地官员和老百姓也会有“怨言”。因此,加快发展并不是哪一个领导的愿望,而是当地所有人的愿望。

由此可见,要缓解这种压力,招商引资无疑是各地尤其是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的重要途径。招商引资本无可厚非,问题是,一些地方的做法是政府直接参与招商,甚至一年到头,每个领导和单位都有招商引资任务,实行“三分之一工作法”,即拿出三分之一的时间出去招商,而且无论单位大小都要上阵。前不久,某县一位局长因招商引资不力而被免职,就是一个典型案例。这种招商“狂热症”必然导致政府职能的错位和缺位,也必然导致政府部门降低“门槛”来一味地迎合投资商。

记得一年前在江西南部某县采访调研时,一位当地领导告诉我,他一年中有一大半的精力花在招商引资的接待和考察上,县里大小部门和官员都有招商引资的硬任务,每年从财政中拿出上百万元组成了几十支招商小分队,分散到沿海发达地区驻点招商。为了完成任务,不仅要把投资商供着、哄着,不断地满足他们各种要求,而且有时还不得不违心地打一些“球”。他也知道这种做法与政府的职能相悖,但周边县市都在为此相互拼抢,不这么做就会沦为“锅底”。能不能引入一种市场化的招商模式?这个难题一直困扰着他。显然,这也是眼下许多地方政府领导面临的共同难题。

因此,如果地方政府间的标杆竞争格局和规则得不到改变,现行的招商模式得不到升级,或者说不能探索一种招商行为市场化的引资模式,招商引资的拼抢现象还将继续,变相减免土地出让收入就难以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上一篇:中国版的“卡耐基全书” 下一篇:公共决策的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