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冬奥会背景下沈阳冰雪运动进校园的对策研究

时间:2022-10-10 06:12:36

2022冬奥会背景下沈阳冰雪运动进校园的对策研究

摘要:实现“3亿人上冰雪”的美好愿景,必须将青少年儿童作为重中之重,而冰雪运动进校园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带动青少年儿童参与其中,但是目前对于冰雪运动进校园对策的关注度很不足。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从国家政策、课程资源、师资力量、身心健康以及运动场地等方面分析了沈阳市冰雪运动进校园的可行性,并从政府政策、课程创新、师资配置、社会合作等方面给出了对策,为沈阳市冰雪运动进校园提供理论和实践保障。

关键词:2022冬奥会;冰雪运动;校园

1.研究背景

2015年7月31日,北京携手张家口成功获得了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举办权。2022北京冬奥会对于2022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北京在申冬奥时曾提出“3亿人上冰雪”的愿景,北京举办冬奥会将带动中国3亿多人参与冰雪运动,这将是对国际奥林匹克运动发展的巨大贡献。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王志利介绍,“积极发展大众冰雪运动,实现‘3亿人上冰雪’的美好愿景,必须将青少年儿童作为重中之重,如此才能真正提升我国参与冰雪运动的潜在人口。如何运用东北地区的自然环境、文化传统、社会资源等条件在学校开设冰雪运动、普及冰雪运动是十分值得我们体育工作者进行细致思考和研究的,本文主要以中小学校园为突破点进行分析。

2沈阳市推广校园冰雪运动可行性因素分析

2.1国家政策的导向性

2016年11月2日国家体育总局召开新闻会,正式《冰雪运动发展规划(2016-2025年)》及《全国冰雪场地设施建设规划(2016-2022年)》,《规划》指出,发展冰雪运动有利于满足群众多样化体育文化需求、推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对于建设健康中国和体育强国、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正如所言:“要把推动冰雪运动普及贯穿始终,大力发展群众冰雪运动,提高冰雪运动竞技水平,推动冬季群众体育运动开展,增强人民体质。”与此同时,沈阳市委员也建议中小学校园普及冰雪运动。

2.2丰富学校体育课程资源的必要性

目前,沈阳市学校体育课程资源相对丰富,但从整体结构上看,学校体育中发展项目依然是以夏奥会项目居多,很少有学校设置冬奥会相关的冰雪运动项目。基于此,在迎接北京冬奥运的大前提下,“从孩子抓起”,努力开展学校体育冰雪运动项目的建设势在必行。

2.3师资力量的保障性

沈阳体育学院作为辽沈地区唯一的体育专业院校,在推进辽沈冰雪运动发展方面,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沈阳体育学院抓冰雪运动抓得很早,项目也很集中,有白清寨等专业场地资源,也有相关学科的专业人才,沈阳体育学院将尽最大努力、发挥最大作用,做出应有的贡献。沈阳体育学院的冰雪教研室拥有非常多的专业冰雪运动人才,学院的相关专家和教师都可以与中小学进行指导,普及专业知识和运动技能。师资有了保障,开展校园冰雪运动项目就有了直接参与者,有利于冰雪运动的普及。

2.4现有冰雪运动场地的广泛性

据不完全统计,沈阳市的滑冰场包括雷奥滑冰场、冰雪大世界欢乐嘉年华、冰纷万象滑冰场、和悦冰雪世界、欧悦真冰滑冰场、冰舞天地等;滑雪场地主要有东北亚滑雪场、棋盘山滑雪场、怪坡国际滑雪场、苏家屯白清寨滑雪场等。冰雪运动场地的广泛性可以吸引更多的青少年参与到冰雪运动当中,更好地促进沈阳市校园冰雪运动的发展。

3推V校园冰雪运动的对策分析

3.1行政部门落实政策

各级部门要按照相关政策精神的指引,逐步实施,逐级落实,有条不紊地开展校园冰雪运动。教育行政部门应该加大对校园冰雪运动经费的投人和监管力度,通过多渠道来改善学校冰雪运动项目的教学条件,进而使冰雪运动推广得到强力后盾支持。

3.2丰富学校体育课程,大胆创新

沈阳市学校体育课程的建设在冰雪项目上一直较少涉及,基于此,应该对现有的冰雪运动教学内容进行适当地改造,以便于在学校中推广。要结合沈阳市自然条件和各学校基本情况,构建冰雪运动项目教学体系。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和考虑教学,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让学生体验到冰雪运动的乐趣,通过冬季冰雪运动的锻炼让学生真正实现身心的健康发展,最终使学生真正在冰雪项目教学中受益,从而实现阳光体育的最终目标。

3.3培养冰雪项目师资,保障冰雪项目人才供应

当前,沈阳市冰雪运动专项的体育教师数量总体来说是相对不足的,质量也较为不理想,不能很好的满足教学要求,不能指导训练比赛,开展课余活动。尽管大多体育教师都在大学或研究生期间学习过冰雪运动项目,掌握一定的冰雪运动技术,但是由于专项制约、课时安排,掌握的冰雪技术不是特别系统全面,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高校冰雪运动项目的推广。从培养冰雪运动项目的师资方面来看,应采用创新型的培养方式。在对冰雪项目知识进行教授时,教师应依据各年龄段不同的身心发展特点,开展不同水平的冰雪项目教法指导。教师应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不同年龄水平的冰雪项目进行教法钻研并实践。应将冰雪项目的师资人才培养成“即学即用”的应用型人才。

3.4加强与校园周边现有冰雪场地的合作

学校因为场地的局限性,建设冰雪运动场地存在困难。因此,各学校应加强与周边人工冰雪场地或场馆的合作,将本校自愿加入课外冰雪运动俱乐部的学生,定期分批进行体验式练习,争取建立长期的合作机制,鼓励学生在周末及节假日自行安排时间践行。

参考文献:

[1]段少楼.北京市推广校园冰雪运动的可行性及对策初探[J].青少年体育,2016,12(44):18-19.

[2]朱立斌,刘丽辉.东北地区高校冰雪运动推广的理性思考[J].冰雪运动,2015,37(3) :42C45.

[3]易剑东,王道杰.论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价值和意义[J].体育与科学,2016,37(5) :34C40.

上一篇:中职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应用能力 下一篇:高中语文教学改革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