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中课堂提问有效性之论

时间:2022-10-10 05:57:36

小学数学中课堂提问有效性之论

摘要:教学是严谨的,容不得有半点马虎,对学生负责,才对得起“师者,传道受业解惑”的美誉。如果把小学数学比作是一门艺术,那课堂提问则是小学数学的中心。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提问 有效性策略

一、课堂提问的意义

提问是一种常用方法,其目的是使学生产生疑问,积极思维,充分调动学生的观察,思维想象等能力,并能有效地培养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同时教师可以从中发现问题,有的放矢地展开教学。

1.激发学生学习。学生注意力涣散时,提一个共同感兴趣的问题,往往能唤起他们的注意力;学生学习受阻时,教师提问点拨,因势利导,他们会重新振奋起来,继续探究;设计适当的问题,给回答问题的学生以成功的机会,往往能帮助其找回失去的信心。教师提问,学生讨论,回答,是一种交流,不仅是个认知过程,也渗透了情感成份。对提高学生的综合表达能力,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融洽师生感情,从而更好地推动学习,有极大的益处。

2.启发学生思维。学习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兴趣,启发学生全身心地投入,通过自己内心的体验,有效思维,获取知识,练就能力。但是这往往不是一帆风顺的,思维免不了要受阻。这时候,如果教师直截了当地把结论告诉他们,那么学生就会形成思维上的依赖性。但是,教师倘能分辨清楚学生思维受阻的原因,及时地以提问方式给予指导,就会取得较好的效果。

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于提问

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积极性都对学生的课堂提问产生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和数学能力就应该从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开始。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将课堂主动权交给学生,引导学生来完成课堂学习的过程,这样学生能够最大程度地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来。只有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其中,才有可能将学生的提问能力激发出来。

“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疑问是思维的先导,是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在驱动力,它能够使学生的求职欲望由潜在的表现形式转变为活跃的表现形式。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学生积极的课堂学习情绪来培养学生的提问兴趣,让学生勇于和乐于提出问题,做到在学中疑问,在疑问中学习,这样就会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激发学生自主地进行学习。

三、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策略

1.提问要有针对性

新课程理念下的有效课堂,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生本之间“穿越”相融,共同探索的过程,因此教师的课堂提问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应起到引领探索、点石成金的重要作用,要“一问中的”。启发得当,可以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动探索者,把学习的潜力充分发掘出来。如在教学长方形、正方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关系时,引导学生讨论“长方形和正方形是平行四边形吗,为什么?”学生答:符合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就叫做平行四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也符合这一条件。教师接着出示标有平行四边形的集合圈,并出示标有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子母集合圈,请学生讨论后上台贴图“长方形、正方形应该在哪里?”并说明理由。学生完成贴图后说:长方形是一种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教师追问:“它特殊在哪里?”生答:长方形的角一定是直角而平行四边形的角不一定是直角;正方形又因为四边都相等所以是特殊的长方形。通过教师针对性的提问,使学生顺利的理解了长方形、正方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关系。教学中只要教师紧扣课堂教学的突重点,设计有针对性的提问,就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取得最佳教学效果。

2.提问要有目标性

教师设计课堂问题时,应有的放矢,围绕目标,才能引起学生在积极思考的同时,产生效果。如,我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让学生随意写出三个分数,在观察三个分数的分子、分母后,我问:“这三个分数相等吗?”思考片刻,大部分学生说:“不相等”。我扫视了一下全班学生,发现有几个学生没有作答,显然还在思考,我接着问:“在分子、分母不相同的情况下,分数有可能相等吗?”这时一部分学生回答:“有可能。”我继续问:“在分子、分母不同的情况下,所有的分数都有可能相等吗?”学生答:“不一定。”我见时机已到,就直奔教学目标,问:“在什么情况下,不同分子分母的分数大小有可能一样大?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由于问题紧扣目标,激起学生对“什么情况下不同分子、分母的分数有可能相等”的这个问题的兴趣,所以这节课学生通过画图、折纸等操作,经过分析、比较等思维活动,很顺利地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效果明显。

3.提问要有启发性

启发性是课堂提问的灵魂。现代教育理论研究认为:提问要问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处于“最近发展区”的问题,具有一定的思考性和挑战性,能将学生的思维推向“心求通而不能,口欲言而不达”的愤悱境地,在学生大脑中形成一个个兴奋中心,促使学生最大限度地调动相关知识来积极探究。对于难度较大的问题,可将其分解,依据“最近发展区的”理论,创设阶梯式问题情境,形成一定坡度,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层层递进,引导学生思维一步步延伸、扩展。如:数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可设计这样的提问:“前面我们学过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但是这两个分数的分母相同吗?分母不同的分数能直接相加吗? 有什么办法使它们的分数单位变得相同呢?”通过这些有序递进的启发 ,学生理解了异分母分数相加减要先通分的算理, 并能顺利准确的概括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这样的提问处于“最近发展区”,学生“跳一跳”够得着,极富有启发性。

结束语: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是我们日常教学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教学手段,是教师和学生之间交流的桥梁,是教师了解学生的基本途径。如果教师能够在教学中合理地进行课堂提问,就能创造积极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游爱霞.论小学数学教师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06)

[2]黄贤春.小学数学教师课堂提问有效性探索[J].成功(教育),2010,(10)

[3]王长岭.如何提高化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J].成才之路,2007,(18)

[4]吴慧素.敲锣要敲在点子上——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教学例谈[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1,(04)

上一篇: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作用 下一篇:漫谈小学语文课堂如何充满生机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