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的变迁 第16期

时间:2022-10-10 05:10:39

放寒假了,盼望回老家的愿望终于得以实现了。那天,我们起了个大早,撇下城市灰蒙蒙的天空和霓虹灯下的喧嚣,带着一脸疲惫,踏上了开往家乡的火车。

下了火车,又坐上了飞驰的汽车。往日坑坑洼洼、尘土飞扬的公路如今已变成平坦宽敞的高速路,深吸一口气,心情也放松了许多。才三年没回来,老家就有这么大的变化,真是“日新月异”啊!这时,我突然有了一种急不可待想看看家乡新貌的热情。

回到家乡,首先登上了羊岗山。站在山巅,极目远望,小镇美景尽收眼底。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平静的湖面上一座气势雄伟的大桥横贯东西,似一条银色巨龙横卧在家乡腹地。面对此景,我眼前浮现出一幅幅异样的图画来。

曾听大人们说,20年前贯通小镇南北的只是一条双车道的泥土路;即使是晴朗的日子里这条路上的能见度也不过几十米,汽车一过,尘土漫天飞扬,呛得人都不敢张口呼吸,如果遇到刮风下雨,情况就更加糟糕。每逢集市,汽车喇叭的“嘟嘟”声和人群的喧嚣声,使小镇显得更加拥挤、混乱。有时南来北往的各种车辆堵塞在这里,一堵就是大半天,甚至一整天也说不定,既污染空气,又影响交通。

在人们的呼吁下,泥土路终于被石子路所替代。从此,再也看不到“滚滚尘土满天来”的“壮观”景象了,过往行人对这条石子路无不赞扬。

但这条路只风光了几年就又消失了。由于双车道根本无法承载南来北往的车辆,于是人们再次呼吁对这条路进行“大手术”。短短几个月,四车道并伴有绿化带的水泥路就迅速铺就了。路宽了、路边绿了,小镇一下子靓了!

但没过多久,一个真正宏伟的蓝图被小镇的人传述着:这里要修一条高速公路。仅这样一条高速公路的运输量就相当于五条铁路的运输量,而且运输成本将会大大降低,这是一条真正通向现代化的路。

冬去春来,两年过去,一条气势非凡的高速公路呈现在了小镇人的眼前,小镇沸腾了。

高速公路通车典礼那天,每个人脸上写着的都是兴奋、自豪。

南来北往的车辆呼啸而过,往日拥挤不堪、漫天尘土的小镇终于换了容颜,正以开放的心胸迎接着四方的宾朋。

“政,看够了没有?回去吧!”妈妈的声音打断了我的思绪。我再次眺望,尽情欣赏着这条“巨龙”,也感受着那清澈见底、水平如镜的湖水带来的自然气息。

望着眼前的一切,我又陷入了沉思:家乡变了,家乡的路变了,变得有些陌生,但这陌生让我欣喜、让我兴奋。

家乡的路越来越好了,家乡的面貌越来越美了,愿家乡在“小康”的路上―――一路走好!

【作者系山西省太原市三十中高一(034)班学生,指导教师:侯金萍】

点评

都说“要致富先修路”,可见“路”与“富”有着必然的联系:路的改变,也就是经济状况的改变。本文以这种思路去选择材料、组织材料,让人们从路的变化中看到了家乡的变化以及国家的变化―――小处着笔、大处着眼,体现了构思的巧妙。文章还以“路”为线索,连缀着经历与感受,并于结尾曲终奏雅,路与“路”叠合,揭示出象征意义―――真是别具匠心。而文中事件有今日所见、有往日回顾,虚实相生、映衬分明,让主题更深刻、更鲜明。【特邀点评:胡万田】

上一篇:何处天涯海角 下一篇:幸福之路 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