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岛市农民收入实证分析

时间:2022-10-10 04:55:18

葫芦岛市农民收入实证分析

摘要:葫芦岛市2007年前三季度农民现金收入呈下降趋势,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下降的趋势已成定局,实现9%的增长目标困难很大。因此要千方百计采取措施,加大生产自救的力度,以工补农,以牧补农。既要兼顾当前,又要考虑长远,以确保今年和今后一个时期葫芦岛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的稳定增长。

关键词:葫芦岛市;农民;现金收入;人均纯收入

中图分类号:F30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8)10-0093-02

一、前三季度农民现金收入呈下降趋势

据葫芦岛市420户农民家庭抽样调查资料显示,2007年前三季度,该市农民家庭人均现金收入3084.7元,与上年同期的3 309.9元相比下降6.8%。其中工资性收入1 177.5元,比去年的997.1元增加180.4元,增长18.1%;家庭经营现金收入1 741.7元,比去年的2 144.4元,下降18.8%,其中农民从第一产业得到的现金收入1 333.4元,比上年的17 06.2元下降21.9%;农民从第二产业得到的现金收入75.0元,比上年的56.3元增长33.2%;农民从第三产业得到的现金收入333.4元,比上年的381.9元下降12.7 %;财产性现金收入30.4元,比上年的26.9元增长12.9 %;转移性现金收入136.1元,比上年的141.5元下降4.5 %。

从分县(市)区数据来看,兴城、绥中、南票农民人均现金收入有较大幅度下降,分别为17.0%、15.8%、13.4%;建昌、龙港、连山农民人均现金收入有所增长,但幅度不大,分别为6.1%、1.6%、1.5%。

二、农民人均现金收入下降的原因

据我们调查了解,影响葫芦岛市前三季度农民人均现金收入下降的原因有以下几个因素:一是出售农产品收入下降,2007年前三季度农民出售农产品收入是795.7元,比上年同期的874.1元减少了78.4元,下降9%;二是由于畜产品降价,导致牧业现金收入大幅度下降,今年前三季度全市农民人均牧业收入309.6元,比去年同期的505.6元,减少了196元,下降38.8%;三是今年海蛰歉收,导致渔业现金收入大幅度下降。今年前三季度全市农民人均渔业收入204.2元,比去年同期的307.1元,减少了103元,下降33.5%,兴城市仅渔业一项农民现金收入就减少702.7元;四是外出从业得到收入大幅度下降,2007年前三季度农民外出从业得到收入人均141.9元,比去年同期的178元减少36.1元,下降20.3%。其中,在乡外县内从业得到收入从去年的85元减少到今年的23.5元,下降了72.0%;在县外省内从业得到收入为113.6元,比上年的84.9元,增长了33.0%;五是网点代表性因素影响。现行调查网点是省属调查点,就全省来讲具有代表性,对各市、县来说,代表性稍嫌不足,特别是葫芦岛市连山区刚屯镇分布了钢西村、仁义村两个调查点,由于今年连山钢屯的钼矿有很多被关闭,上半年钢西村、仁义村的在本乡地域内劳动收入人均从去年的1 772元和2 150元分别减少到今年的914元和1 291元,据初步测算,仅这二个调查点就影响全市此项指标下降5.6%,进而拉动全市农民现金收入非正常下降1.9%。

三、关于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预计

据各县市区农调队利用调查网点初步预计的汇总结果显示,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 530元,同比增长3.0%,增幅比上年下滑9个百分点。其中,龙港5 100元,增长0.33%、南票3 000元,下降3.2%、连山4 200元,增长6.9%、绥中3 900元,增长5.9%、建昌2 900元,增长5.8%、兴城2 800元,下降11.0%。

从各县市区初步预计的的结果来看,葫芦岛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下降的趋势已成定局,实现9%的增长目标困难很大。但是,从宏观上分析测算,由于受自然灾害的影响,造成粮食、水果减产、海蛰歉收,将影响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减少100元左右,影响增幅下降3%左右,去年,农民工资性收入达1442.26元,增长幅度为25.4%,如果今年仍能保持这一增幅(甚至略低于这一增幅达到22%以上),即可弥补第一产业减产造成的损失,使该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幅达到6%以上。如果考虑到畜牧业增长的拉动因素,则更加保险。因此,我们认为,该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的增幅还是有希望的。如果要确保实现增长9%的目标,则必须采取非常的措施,付出极大的努力。

四、确保农民收入增加的措施与途径

要千方百计采取措施,加大生产自救的力度,以工补农、以牧补农,尽量弥补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既要兼顾当前,又要考虑长远。以确保今年和今后一个时期葫芦岛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的稳定增长。

从当前来看,要认真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1.加强管理、合理有序组织劳务输出。各级政府要加强管理,乡村组织要加强对外出民工的培训,提高素质,增强就业技能和法制观念,为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转移提供信息及法律保障。特别是当前要加大对劳务输出的管理力度,一方面要组织农民外出务工,另一方面,要采取措施,确保农民工工资及时、足额兑现,促进农民工资性收入的大幅度增长。

2.切实做好农产品产后的各项服务工作。一方面,要作好农产品的收购、促销工作,解决农产品卖出难的问题,促进农民增收;另一方面,要抓好农产品的储藏、保管及精深加工,实现农产品的保值增值。

3.解决好生产、流通环节存在的问题,确保“畜牧业倍增计划”的顺利实施。在确保肉、蛋、奶总产量稳定增长的同时,努力在提高畜禽产品的质量上下功夫,以扩大出口,增加效益。同时,要扶持养殖大户,发展高投入、高产出的特色养殖,建立行业协会,规范生产管理。此外,还要进一步疏浚流通渠道,降低畜产品屠宰、上市的各项收费标准,还利于民(据葫芦岛市农调队调查了解,现在农村市场一头猪无论大小经屠宰上市后要向管理部门缴纳69元的费用)。

从长远来看,要采取以下几方面的措施:一是要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这既是我市农民增收的潜力所在,也是实现农民收入突破性增长,进而实现农村全面小康目标的关键所在。一方面,要通过“项目牵动”战略的有效实施,大力发展农村第二产业,吸纳安排本地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另一方面,要加大对以二三产业为主的农民家庭经营的扶持力度,在资金、政策等方面给以倾斜,促其尽快发展,以促进农民家庭经营收入的较快增长。二是要大力发展养殖、捕捞、加工相结合的海洋渔业生产,切实加大海洋渔业生产的管理力度,努力增加水产品产量。为促进农民增收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三是要坚持不懈地抓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同时,要依靠科技进步,不断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尽快改变农业生产靠天吃饭的不利局面,实现农业的高产、稳产,使之成为农民收入的稳定来源。

上一篇:银行收费的学理评说与现实选择 下一篇:加强农村村级财务管理对策论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