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汉语的文化底蕴与汉语语言规范坚持

时间:2022-10-10 04:52:52

论汉语的文化底蕴与汉语语言规范坚持

汉语自有文字记载的殷商时期算起,已经四五千年的历史。汉语的发展过程是记载中国历史的过程,也是汉语和汉族文化相互促动、相互纯化的过程。与汉语息息相关的民族文化的深厚积淀,是汉语得以保持和发展的重要支柱。因此,保持汉语所承载的文化传统,实际也就是保持我们民族文化的纯洁性。

汉语深厚的文化底蕴

汉语的发展与演化不仅是语言本身的进步,也是民族文化在语言活动中不断积淀的过程。

从商代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开始,汉语就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音、义系统。甲骨文的发现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具备交流、记录和表达的语言体系。经过了三千多年的发展与进化,汉语无论是在语音体系还是在语法体系上,都有了相对固定而且优越的表达方法。与其他古老的语种一样,汉语的进步,不仅仅表现在词语的增多,更表现在它与人的社会活动内容日益密切的关系。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字典籍仅仅是几部史书、诸子百家,而到了汉代,使用文字积存下来的典章书籍就已经是“汗牛充栋”。而到了今天,汉语对人的思想的记录和显示以及对社会的反映,已经到了宏阔精微、无所不能的地步。这不仅是语言的成就,也是文化的成就。

语言和文化的关系之所以密切,是因为语言不仅是文化的载体,其本身就是文化的产物。汉语在交流过程中,其整个语言系统中所表露出来的文化现象可以说涵盖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各个方面。就汉语词语来讲,每一类的词语中都有大量的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密切的词语,至今在我们所使用的常用的汉语词语中,还有许多古老的成语、典故以及俗语和惯用语等。在这方面,最有代表性的当属成语。成语不仅是语言的精华,而且是语言文化的精华。事实说明,无论什么人,想要灵活自如地运用汉语,就必须真正地领略汉语中所蕴藏的中华民族文明的精华,尤其是要了解汉语文化的形成氛围。比如,如果西方人不明白“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这一特殊内涵,就不可能理解“望子成龙”这一成语的意思表达。西方的语言学家们一直为不能准确地翻译或表达汉语中的一些语言成就(如古典诗词)而困惑,他们对汉语作品中的言简意赅但意义深远的词句,用尽了西方语言的词汇和自身的文化感悟力,却还是觉得力不从心。因为他们解决的是语言问题,而不是文化问题。

汉语的人文特性和独特的意化特点造就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思想特征和思维定式。

作为东方语文传统的代表,汉语的主要特征是人文性。中国的语文传统主张“道者,文之根本。文者,道之枝叶。惟其根本乎道,所以发之于文,皆道也。”(《朱子语类》)这种充满了人文内涵的语言观,代表了我们整个民族对语言的认识。汉字的形体和音韵中渗透着人们对社会和自然的感性认识,它既注重单字的意义表达,也注重词句整体的意义和语言效果,立足于语言的本质,将思想观念、道德评判等主体意识蕴含于语义、题旨、情境之中。汉语承载了汉民族几乎全部的文化精髓,不仅留存了古代文史哲等社会科学的内容和包括四大发明在内的自然科学内容,而且延续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道德和传统观念。汉语的人文精神,始终是汉民族语言的核心。与西方表音文字不同的是,汉语是一种表意文字。汉字的表意特征,决定了它自产生那一天起,就不单纯是为展示语言的交流特点而存在的一种符号。这个特征是古代西方语言如拉丁文、希腊文所没有的。汉语“形入心通”的独特意化特点以及对汉民族千百年来的思想和文化的影响,造就了这个民族特有的思想特征和思维定式,被欧美人誉为“东方人的思维”、“东方人的智慧”。汉语在其发展过程中,曾经遇到过“五四”时期的汉字拼音化改革、建国以后的汉字简化改革,但这些对汉语的改革一旦触及产生汉字的深厚的文化基础,就立刻显得无所适从。从交流意义上讲,汉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独特而又唯一的载体,是中国文化的脊梁。

汉语在各种不同形式的文化形态交融、碰撞中表现出旺盛的生命力。

汉藏语系是世界语言中最大的语系,而汉语又是其中最大的语族,其使用人数达十几亿之多。汉族文化是东方文化的起源,在汉语的成长到成熟的过程中,其所映射的文化很少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中国的汉唐文化甚至成为周边日本、朝鲜等许多国家学习的蓝本。这种“高处不胜寒”的局面,使汉语形成过程中的文化氛围有一种孤独的洁净。然而,任何一种语言的发展都不可能完全故步自封。在中国历史上数次民族大融合造成的各种不同形式的文化形态的交融、碰撞过程中,汉文化以其宽广博大接纳了与其相容的其他的文化形式,使其成为自身的组成部分。及至现代社会以来,即使在世界范围内文化交流愈来愈频繁的时代背景下,汉语在交流上依然保持了得天独厚的优势。一方面是因为汉语的语法结构、词语成分和基本的意义表达方式不同于世界上任何一种语言;另一方面是因为汉语自身也有着强大的包容性和自我净化能力。历史证明,人文化的汉语要想保持其特有的文化意蕴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保留深厚的汉族文化的基础,保留汉语在漫长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文化特征,如声像兼备、因形生义等,这样才能使汉语充分发挥其语言的功能,使其真正成为连接社会关系的纽带。二是必须在汉语的表意特征的约束下,从对汉字形、音、意互动式的理解中,领略这种语言的魅力。优秀的汉语文字形式如诗、词、文等都具备这些特点。惟其如此,汉语的交流才能更加富有中国的文化特征。

现代科技条件下,网络对汉语本身带来前所未有的影响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1年6月底,我国网民总数已达到4.85亿。调查显示,国内使用网络的人的平均年龄在30岁左右,其中70%的人年龄在25岁左右。网络语言正悄然冲击着校园,成为不少青少年的口头禅,并不时现身在学生的作文、毕业留言甚至班级墙报中。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全民使用网络交流也不是不可以预期的。这么多人尤其是这么多年轻人接触或使用网络语言,本身就是对汉语使用的巨大的碰撞。单就表现形式和表现力来看,网络语言在相当程度上是对传统“规范”语言的颠覆和“革命”。网络语言大致可分为四类:缩写型,包括汉语缩写和英文缩写,比如PMP是拍马屁的缩写;谐音型,包括数字谐音和汉语谐音,比如520(我爱你)、斑竹(版主)等;童语型,故作幼稚状,比如将“东西”说成“东东”;新语型,一种是新创造的词汇,比如用“菜鸟”比喻初上网的新手,还有一种是旧词新义,比如将“丑女”叫做“恐龙”,将“丑男”叫做“青蛙”。网络语言主要有简洁、新奇、诙谐等特点,数字、符号、拼音、汉字、英文字母杂糅在一起的网语既简单易用,又迎合了紧张忙碌的现代人尤其是青少年放松身心的需要。但不可忽视的是,网络语言同时也存在着语意模糊、不合规范、过度求新、沟通困难甚至粗俗低下等弊端,网络对汉语本身带来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网络语言对汉语正常交流的文化含量的影响。由于大量网络专业词汇和人们网上交流所使用的简易词汇的介入,“网络汉语”的常用词汇中加入了大量意义与传统生活、社会道德和价值观念无关甚至相悖的词语,这些词语的使用改变着人们对现实社会中的一些事物和理念的概括、形容和描述。从整体上讲,网络流行语失去了文字、语言本身应具有的意境,更谈不上文学价值,有的纯属无厘头、矫揉造作。网络词语对汉语的“充实”不同于以往汉语与任何传统文化形式的融会,科技与商业色彩浓重以及代表社会文化前卫群体的观念和思想的网络语词,不小心“跨出”了由大量汉语词汇构成的民族文化的殿堂。

2.网络化的表达对汉语雍容典雅表达方式的隔断。如上所述,汉语产生于汉文化的背景之下并深受其影响。从字体上看,汉字结构疏密相间,字形方正,在排列上呈现出一种雍容庄重的美感。比之于拼音文字以及日语、朝鲜语等文字,汉语文字的形体无论是从单字还是从整体效果上都给人以视觉上非常明显的愉悦。尤其是成语“四字格”的形式最具有汉语和汉文化庄重典雅的特征,最符合“以偶为佳”、“以四言为正”的审美要求。从发音上看,汉语的语音抑扬顿挫、节律丰富,中国的古典诗文诸如唐诗宋词甚至可以通过声调直接用来吟唱,国外的学者形容汉语是“从外形到音韵都充满美的语言”。现代汉语由于大量继承了古代汉语的语言要素如词语、句法、音韵,并简化了字体,统一了语音,使其更具备实用的特征。而网络化的表达方式在很大程度上脱离了汉语的这些特征。它在尽可能选择简便快捷的同时,以符号化、程式化的交流手段以及不带任何文化色彩的意义传递,很大程度上阻断了汉语表达特征的延续。

互联网毕竟是虚拟的,这面镜子也会照到人性的另一面——人性中受到压抑的一面。通过对网络语词的调查发现,相对于通常的语言交流方式,人们在互联网上进行讨论、聊天时较少考虑自己的身份和教养,往往变得比平时好斗,易被激怒。据国外对电脑通讯的一些早期的研究表明,发生在网上的谩骂等侮辱性表达要比面对面时经常、激烈得多,比如网络上常见骂人的粗话等。这种心态正日益对传统汉语交流中包含的中和、礼让、恭谦的语言心理形成冲击,从而影响了汉语交流的深层文化内涵。这应该是现代生活的互联网对我们这个文明古国优秀传统的最大冲击。

汉语语言规范坚持与汉语语言建设的对策

汉族文化孕育了汉语,而汉语又反过来利用其语言在交流和表达上的特性,对整个民族的文化形态与思维方式形成约束力。这种关系本身就说明,语言和文化之间是一种共生关系,失去了民族语言的使用特色,就失去了民族得以保存和延续的前提。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保护民族文化,维持民族文化的健康持续发展的前提,就是保护语言的纯洁性。这个理论在世界上许多优秀民族的发展史上已经得到了充分的证明,犹太民族对他们的民族语言希伯来语的顽强保护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此外,法国人提倡说法语,韩国人大力宣扬朝鲜语,大多以抵制英语文化的入侵为背景。从汉语语言纯洁性的角度看,毫无疑问,网络语言的负面影响大于正面影响。汉语从容应对这种由时展带来的挑战,是纯化我们的民族语言、净化汉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任务,而后者是确立我们社会发展主流文化的基本原则。

汉语的基本要素如音、义、成语等必须得到本民族的认可和使用,这不仅仅是一个喜好或习惯的问题,更是一个要靠自觉性与规范化相结合去执行的问题。汉文化虽具有很强的包容性,但并不意味着汉语自身有金刚不坏的免疫力。在网络文化这样无孔不入的划时代的文化大潮面前,对词语使用进行有效管理尤其显得必要。就汉语的社会性应用和规范化的前景而言,汉语在传统的汉文化区的使用和管理,应该有足够的社会倡导力量和完善的语言使用法规。近年来,我国在汉语规范化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全国人大、国家语委和教育部对汉语语音(普通话)、汉字和汉语词语的使用等方面出台了许多法规、政策和规定,这些措施对保持民族文化的纯洁性发挥了重要作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对于报纸、期刊上的文字都有相应的规定。然而有些新闻媒体、广告媒体对语言规范坚持不够,使用或引用网络语言随意性比较大,实际上对网络语言的流行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鉴于此,国家和政府必须进一步明确或重申汉语语言文字的使用规范,特别要规定国家机关公文、新闻传媒和学校尤其是中小学教学上不得使用或尽量避免使用不规范的词汇,带头净化语言。据报道,长沙等城市早在2002年就已出台政策,禁止使用拼音和不规范的汉字及带有外来文化不健康色彩的词语作为商场、店铺和建筑物的题字和招牌。近年中考、高考虽没有对考试作文能否使用新词酷语进行规定,但并不提倡学生在考试作文中使用新词酷语。

汉语言文字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尤其是词汇,一直处在不断发展和变化之中。所以,在合理的范围内允许语言的创新是可以理解的。从某种意义上看,网络词汇也是语言的创新和发展。据“问卷星”在线问卷调查,63.9%的接受调查的大学生认为网络流行语中的一部分精华会成为正式用语。那么,与其被动接受网络语言,不如主动接触和研究网络语言。目前,国内对于一些新兴用语的研究早已展开,一部分来自网络的新词新语被编入网络用语辞典。国家语言文字机构应该每年对各类使用较频繁的新词进行整理,以语言文字标准规范词语词义,适时收入词典或辞海成为正式的汉语词汇,以丰富中文语言。有些生动、贴切的新词汇如“给力”等,符合汉语言的表达规范,有可能逐渐进入到汉语的基本词汇。但笔者认为,语言的创新需要有一个度,必须是积极向上,生动形象,能被大部分人所接受。只有在这样不断的筛选和甄别中,我们的语言文字才会在规范中不断汲取养分,跟上时展的步伐。

在现阶段,我国关于网络用语的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十分健全,对于目前流行的兼具媒体性质的网络语言还没有专门的规定。而网络技术的发展又十分快捷,网络对汉语的迅猛冲击之势不减。因此,要制订更加规范的网络使用法规和网络语言规定,加强对网站的监控和管理,及时屏蔽那些低级趣味的脏话、江湖黑话等不健康的语言以及严重失范的网络语言,建设文明网站和文明网页。只有这样,才能把网络对汉语交流中文化底蕴的损害程度降到最低点,最大限度地保护汉语文化发展过程的一贯性。

鲁迅先生说过,“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社会经济发展和新科技条件下,保持汉语语言的规范性和民族文化的纯洁性任重而道远。只有保持汉语民族文化的丰富内涵,才能使其在世界语言宝库中保持长久不衰的魅力。从汉语的发展趋势来看,汉语必将进一步跨出国门,走向世界,这也对汉语的规范化、民族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摘自“中国知网”)【本栏责任编辑 刘莹】

上一篇:创新让高中数学课堂更精彩 下一篇:室内花卉种植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