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浆膜腔积液两种引流方法的效果比较及护理

时间:2022-10-10 04:28:36

恶性浆膜腔积液两种引流方法的效果比较及护理

【摘要】 本文通过探讨恶性浆膜腔积液引流效果,得出结论: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引流恶性浆膜腔积液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恶性浆膜腔积液 中心静脉导管置管 引流效果

恶性浆膜腔积液(包括胸腔积液、心包积液和腹腔积液)是恶性肿瘤的晚期表现,具有生长快、液量多的特点,极易引起呼吸和循环功能不全,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存时间,因此必须尽快排除浆膜腔内积液,减轻压迫症状,同时通过注入药物控制积液的生长,达到减轻患者痛苦,提高其生活质量及延长生命的目的。我科自2005年起采用中心静脉导管穿刺置管引流[1],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2005年1月至2009年5月在我院血液肿瘤科住院的晚期恶性肿瘤合并浆膜腔积液的患者55例,将55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30例,其中肺癌12例,乳腺癌3例,胃癌3例,胰腺癌3例,肠癌6例,肝癌3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53-68岁,合并胸腔积液19例,腹腔积液8例,心包积液3例。对照组25例,其中肺癌11例,乳腺癌2例,胃癌2例,胰腺癌2例,肠癌5例,肝癌3例,男15例,女10例,年龄49-54岁,合并胸腔积液17例,腹腔积液6例,心包积液2例。两组一般资料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实验组采用美国产的4301中心静脉穿刺导管由医生进行浆膜腔穿刺置管并保留固定,导管末端接一次性引流袋,持续进行浆膜腔积液引流,根据病情调节引流速度及引流量,对照组经x线、b超或ct定位后用常规方法进行穿刺,注射器抽吸积液,记录两种方法穿刺效率、患者改善状况和并发症情况,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分,患者改善状况标准[1] :显效:积液排净后,保留1周,x线、b超或ct检查无积液存在;有效:积液排放2周,大部分积液消失,仅存少量积液;无效:排放2周,积液减少不足一半。生活质量按kamofsky分级评分标准[2] :升高: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评分≥10分;稳定:治疗后与治疗前比无变化;降低:治疗后比治疗前≤10分。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x2检验。

2 结果

两种引流方法比较,实验组穿刺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实验组显著少于对照组,症状改善状况实验组显著好于对照组,实验组生活质量改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

3 讨论

3.1采用中心静脉导管浆膜腔内置管引流只需进行一次穿刺,操作简单,花费时间短,平均22.8分钟,常规穿刺针穿刺注射器抽液由于受操作方法和时间的影响,每次不易将积液抽吸干净,需反复穿刺抽液,而且多次穿刺前均要进行x线、b超或ct定位,平均累计操作时间长,因此不如中心静脉导管穿刺置管引流效率高。

3.2中心静脉导管浆膜腔内置管引流的患者,可以持续引流积液,引流量不受限制,只需控制引流速度在300ml/h即可,还可以冲洗后注入抗癌药物,起到直接杀灭癌细胞的作用,有的药物还有改善晚期肿瘤患者的恶液质作用[3],由于能进行持续引流,使浆膜腔内积液引流较彻底,从而使患者的压迫症状得到持续改善,但由于恶性肿瘤积液生长速度快,需隔天甚至每天穿刺抽液,否则患者容易出现压迫症状,不仅增加患者的痛苦,同时也增加医护人员的工作量,更容易导致并发症的发生。

3.3并发症的发生实验组也明显比对照组减少,实验组中只有1例发生气胸、1例感染、1例虚脱,其并发症发生率为16.73%,而对照组有2例发生气胸、1例出血、3例感染,其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3.33%,与反复穿刺抽液有关。

3.4中心静脉导管柔软有弹性,穿刺时创伤小、安全,患者携带方便,而且可以经导管随时排液,注入药物和对积液进行细胞学、酶学等分析,并针对性选用合适的抗癌药物,达到有效控制恶性浆膜腔积液的生长,增强机体细胞免疫功能,提高晚期肿瘤合并恶性浆膜腔积液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延长生存时间的目的。

4 护理

穿刺前做好心理护理,讲解应用中心静脉导管浆膜腔内置管的特点、优点及注意事项,以减轻患者的紧张、恐惧情绪,置管术中密切配合医生协助患者取舒适,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置管成功后,要观察和记录引流液的性质、颜色及量,首次引流量不超过1000ml,穿刺点用无菌纱布适当压迫并用透明敷贴固定,每3-5天更换敷贴1次,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注意观察穿刺点周围有无红、肿、热、痛,记录插管深度,每天更换引流袋,保持引流管通畅,避免牵拉导致导管滑脱,指导患者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少食多餐,保持充足的营养,提高机体免疫力。

参 考 文 献

[1]林大任,李明毅.中心静脉导管持续引流治疗恶性胸积液[j].实用医学杂志,2006,16(8):667.

[2]孙燕,周际昌.临床肿瘤内科手册[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45.

[3]王云杰,黄立军,张志培,等.康莱特注射液治疗原发性肺癌的临床研究[j].现代肿瘤医学,2006,14(1):36-37.

上一篇:医疗机构统筹资金控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医疗机... 下一篇:HSP70C融合草原兔尾鼠卵透明带3对小鼠抗生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