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生物课堂学习有效性的探索

时间:2022-10-10 03:37:36

对生物课堂学习有效性的探索

生物课堂学习的有效性不容小视,课前、课中、课后都需要我们做大量的工作。如何在更短的时间内获得更大的效率,是我们要关注的问题。

一、积极准备课前活动

上生物课要有笔记本和作业本,但是,仅有这些是不够的,每个学生至少还要准备三样东西:一是一个简易标本夹,学生可将课堂上准备介绍的动植物标本采来,压在标本夹内,好在上课时观察。二是一个500毫升并带有瓶盖的玻璃瓶或塑料瓶,瓶内装有5%的福尔马林溶液约400毫升,有了这样的瓶子,学生平时逮到的小青蛙、小鱼、小鸟之类的小动物就可以随时放进去,这样,小动物就不会腐烂了。在教师的指导下将这些小动物制成标本,可以更好地学习生物。三是一个纸盒或者木盒。这个盒子专门用来装昆虫标本。有了这三样东西,学生的生物科就不会变成“死物课”了。

二、灵活运用图法教学

教师在上生物课的时候,除了黑板上书写必要的讲授提纲外,往往还要在黑板上画各种各样的生物图,我们通常把这种图称为板图。板图一般都是简单的示意图,虽说简单,但对学生的学习帮助可不小。

教师运用板图进行教学的时候,经常是边讲边画。例如在讲授草履虫的结构时,教师先画出草履虫的形状,并向学生介绍说,它的形状像倒转的草鞋底。由于其他结构还没有画出来,因此学生对此印象会很深。接着,教师可以在草履虫的表面画出许多细小的毛,并指出这些毛的名称叫纤毛。这样,图画完了,草履虫的结构也就交代清楚了。

除了板图之外,挂图和插图也可以帮助学生学好生物。挂图,是指教师带到课堂上来的教学画片,大小不等,有单色和彩色之分。插图则是指课本中的图画,这些挂图和插图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生物的形态结构。例如,在学习植物的细胞的构造时,若不借助于挂图,学生就很难得到一个清晰的印象。反之,在观察了挂图之后,再去观察实物,就能达到无法比拟的学习效果,这就是既形象又实用的直观教具。

既然挂图和插图对学生学习生物科学知识有这么多的好处,那么,学生应该怎样充分利用挂图、插图来帮助自己学习呢?

一是观察挂图和插图时,要把标注的名称和图中的标号对照记忆,仔细辨认图的各个部分,绝对不能不看挂图而死记标注的名称。

二是根据挂图和插图编排一系列小问题,边看图边复习,也可以自问自答和相互提问。如看了“受精的过程”和“多胚珠子房的受精”这两幅图后,可以设计一些这样的问题。

1.胚珠具有什么样的结构?

2.花粉粒是怎样萌发出花粉管的?

3.什么样的花粉管放出完成受精?

4.什么叫受精?什么叫双受精?

5.如果子房里产生有多个胚珠,每个胚珠是怎样完成受精的?

三、有效利用模型教具

学习生物课应当注重对实物的观察,但是,在某种情况下,观察实物会受到一定的限制,而收不到应有的学习效果。例如,教师在课堂上,面对几十位学生,讲解花的细微结构,如果演示一朵鲜花,肯定起不到教具的作用,因为座位稍远的学生看不清花中雄蕊和雌蕊的形态。再如,在课堂上讲解人体内脏结构时,也不适宜演示实物。因此,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就需要一种像实物一样逼真的、并能起到演示作用的东西,这就是生物模型。生物模型具有以下的几个特点。

1.科学性。生物模型的形态与结构跟所模拟的生物体(或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或生物的某一部分)完全一样,模拟的形状、大小比例准确无误。

2.表现性。生物模拟在体积上一般要比实物大若干倍,而且常常做到剖面(如根、茎、叶的模型)或制成能卸装的部件(如人体内脏活动模型),借此突出现实生物的某种形态或结构,这样可以使课堂内的学生全部看清楚。

3.坚固性。生物模型一般是纸浆、石蜡、石膏、木料、塑料等材料制成。这些材料在正常的环境下,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可以保持模型的形状,以供长期使用,特别是由木料、塑料、橡胶制成的模型,不易变形和损坏,比起前几种材料更为坚固。

在多数情况下,生物模型是教师用来配合课堂教学,给学生看的,常用的观察方式有两种:演示式和传阅式。演示式是教师手执模型,或将模型置于桌上,结合讲解,将模型的有关部位展示给学生看,一般大型的模型适用于这种方式;传阅式则是教师先对模型讲解一遍,然后将模型交给学生,按座位顺序传看,使每个学生都能看个仔细,一般小型模型适用于这种方式。

为了取得好的观察和学习效果,不论是教师用的演示式还是传阅式,学生都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要服从教师的指导,聆听教师的讲解。如果只顾争看模型,则往往只能看到模型的皮毛,而看不到模型所表明的道理。

2.要明确观察某种模型的目的,把注意力集中到应看的部分,防止观察了枝节,忽视了主题。例如,观察人体解剖模型,目的是了解胸腔和腹腔中内脏器官的种类和排列次序。因此,学生就应把着眼点放在肺、心脏、胃、肠、肝、胆等器官上,认准它们的形态,记住它们的位置,而不应当在这个模型的面容、耳目口鼻上牵扯过多的注意力。

3.在观察模型时,若有看不懂的地方,可待教师的讲解告一段落后,举手发问,切不可不懂装懂,满足于一知半解。

4.在搬运、传递模型时要小心谨慎,避免损坏模型。特别是对于石膏和硬塑料制成的模型,更要防止碰撞、跌落。

四、正确处理生物实验

在实验课中,学生最感兴趣的就是解剖小动物。一般来说,学生能够亲自解剖的小动物有蚯蚓、河蚌、乌贼等,要做好这些动物的解剖,只凭兴趣是不行的。

学生首先要明确解剖实验的目的是什么,解剖实验的目的就是认清小动物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所以,每当解剖之前,学生都要仔细观察动物的外部形态及其在自然状态下运动的情况,而不要急于动刀。

其次,在解剖时不少学生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将小动物麻醉或处死。麻醉或处死的方法不当会影响解剖的效果。例如在进行青蛙解剖实验时,就有用乙醚麻醉青蛙和破坏青蛙延髓两种方法,效果都很好。如果选用别的方法,如击闷或者用福尔马林溶液浸泡,都会影响解剖结果。因为击闷会使血管破裂过多,造成大出血,有时在解剖过程中青蛙还会苏醒过来;如果选用福尔马林溶液浸泡,则青蛙会全被固定,不仅看不到心脏的跳动,而且其他器官也失去了自然状态。所以,选用麻醉或处死的办法,一定要考虑实验效果。

最后,将麻醉或处死后的小动物固定好,就可以进行解剖了。打开这些动物的体腔,往往都有一处最引人注目的地方。雌蟾蜍体的卵巢,家兔体内的盲肠都是比较惹人注目的器官。但是,学生的注意力绝不能停留在这些地方。在观察内部结构的时候,应该按照这种动物内脏挂图,采用小标签的方法,辨认每一个器官的形态、位置,以及和其他器官相连接的情况,具体的做法是:在每一个标签上写一个器官的名称,并别上一根大头针,对照挂图将小标签插在相应的器官上。用这种方法可以迅速而准确地找到体腔内的各个器官,认清各个器官的名称和特点。

参考文献:

[1]刘素青,吴晶,杨建珍,田少华,陈南晖,雷衍林,彭沿平,王建红,马原野.一种用于吗啡心理渴求研究的自由活动动物神经元胞外记录法[J].生理学报,2004,(06).

[2]周德庆.微生物学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翟中和.细胞生物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上一篇:论地理的教育功能 下一篇:一种基于JavaScript的网页在线播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