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徒步,驴友需补课

时间:2022-10-10 02:10:53

沙漠徒步,驴友需补课

最近视点:

4月6日,网名“单飞”的北京网友发帖,召集队员进行“五一”库布齐沙漠穿越活动。5月1日,12名队员出发,在七星湖和夜鸣沙之间的沙漠地带遇险,由于中午持续高温,队员相继出现中暑现象,5月4日,一名女子因中暑不幸遇难。

户外探险观察员评论:

5月1日,内蒙古自治区公安厅接到天津市公安局转来的报警电话,13名大学生被困库布齐沙漠。5月3日,内蒙古警方又接到三批共42名北京驴友的沙漠遇险求救报警。在刚刚过去的“五一”黄金周里,连二接三的驴友遇险事件让全国人民都暗暗为他们捏了一把汗,更让库布齐沙漠成为2006年五一黄金周的关键词。各种媒体的报道都直接或间接地向大众传达了一个概念:沙漠游的危险性。

作为一名亲自参与库布齐沙漠救援过程的人员,也作为2003年就开始组织库布齐沙漠穿越活动的领队,我想首先澄清一个概念:体验式沙漠徒步和探险式徒步是不同的。体验,顾名思义,只是浅尝辄止,主要是冲着迥异的风光去了;探险则不然,它应该是为获得精神收获而对未知进行的探索。探险并非人人可为之,因为未知,所以危险系数更大。除了有适合的体能与毅力、充分的物质准备之外,还需专业人士带队,并具备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商业探险,如早期开展的兵团式雪山攀登,有人力物力保障,而靠AA制、靠网上召集的队伍无从谈起以上的保障,所以不适合危险性大的探险式徒步,建议自助游爱好者们根据自身的实力和路线去选择体验还是探险。但即使是老路线穿越,还是含有一定的危险性,若遇有问题不能及时后撤或是得不到救援,那么在做这样的活动时,应该对自身和团队有一个正确的估计和准备。比如沙漠已经成为户外爱好者的一个新的出行热点,那么针对沙漠的具体环境和开展户外活动的特点应该备备课,不打无准备之战。

以事故为导火线回眸组织库布齐沙漠活动的经历,有尝试、有失败,有成功也有教训,当然也积累了一些不同于其他活动的特殊经验,写在这里与大家探讨:

1、行程安排合理:老夜鸣沙至七星湖大道图南岸的停车场处直线距离38.7公里,实际徒步距离大约57公里。这条线路的GPS数据现在在网上是流传最广的。在行程安排上,建议用三天来完成距离跨度。第一天只走四个小时左右,让队员做沙漠适应性行走,同时检查队员的状况。第二天可以走一整天,第三天走半天,这样的安排是因为大部分队员是第一次走沙漠,通过这样的适应性行走,可使他们初步了解沙漠徒步的特点。全程分三段可以使队员适度休息,且如果有队员出现不适应的情况,第一天也可及时撤出。

2、关注气候特点:一般五一前后,库布齐都会有扬沙天气和酷热天气,这就要求队伍尽量避开中午的高温天气,在早上和傍晚再多赶路,同时一定要有严格的用水纪律和科学的饮水方法。既缓解口渴的感觉,又不至于浪费。

3、负重安排科学:根据几年的实践经验,在这跨度三天的活动中,我一般要求每位队员配备7.5升水,再加上各人的食物和其他露营物资,如果全部采取无后援全背负式穿越,每个队员的背负确实很重,而且沙地徒步的特点需要不断绕行和上下翻越,在这种负重情况下,队员的体力受到很大挑战。为解决这样的问题,采取合理分组、强弱搭配,并且有条件一定要雇佣骆驼和马匹来给队伍减负,虽然雇佣骆驼和马匹后会滋生一些新的情况,例如耽误行进速度,但总的来说,减轻负重还是有所得的。

4、线路选择正确:对比库布齐沙漠穿越路线的地貌特征,在七星湖一边绿洲较多,如有缺水情况可以转变线路及时补给,而夜鸣沙一边则全是沙漠。另外,从现在两个景区的建设情况来看,七星湖这边稍完善一些,人力物力还是充足一些,所以建议首选夜鸣沙至七星湖方向穿越。

5、紧急救援的预计实施:在穿越路线的中间地点没有任何补给,我们曾想过在这条线路中间设两个补给点,可是尝试过沙地摩托和越野吉普都不是很满意和安全,以前在巴丹吉林沙漠遇到过这样的司机,开着北京2020可以在沙漠里上下翻飞,那是根据当地的生活特点经多年练出来的,在库布齐沙漠暂时还没有这样的司机,加上政府现有的救援机制尚不完善,所以如果再组织这条路线的穿越活动,最好对所有的困难有预估和准备。

6、户外资源和经验的共享:由于我和这条线路算有缘,从2003年首次组织库布齐沙漠的活动到现在已经三年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使的库布齐沙漠成为了我们俱乐部的经典线路之一。但对于其他人,尤其是从未进入沙漠的驴友而言,沙漠还是神秘莫测的,想让每个前往的队员事先拥有沙漠活动经验也不现实,但是借助网络的力量,将前人的经验积累总结并共享是可以实现的,所以,我特意在五一前整理了从2003年始三年来获得的关于库布齐沙漠的资料,包括地图、数据、照片、游记、攻略,在网站上制做了一个专题版块,希望可以为喜欢并向往这里的驴友提供真正可供借鉴的东西,更希望这次的事件成为一个警示。

上一篇:穿越西部色彩 下一篇:保护文化遗产打造精品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