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式旋转储罐池的科技进步和使用的优越性

时间:2022-10-10 01:56:06

卧式旋转储罐池的科技进步和使用的优越性

摘要 卧式储管池软管铺设作业线属于软管及电缆专用的铺设作业线,它比传统的立式软管铺设作业线所用的时间少,效率高。本作业线主要由储管池,排管臂,10吨牵引机,小平台,圆弧托架,15吨牵引机构成。旋转的储罐池和排管臂属于整个作业线的核心和难点设备。

关键词储管池,排线方式,小平台,牵引机,圆弧托架

中图分类号:F832文献标识码: A

利用卧式旋转储管池,能够解决装载、运输和海上石油平台之间的软管铺设问题。不允许发生由于软管排列不整齐,及软管接头占用的空间而导致软管无法存储。解决卧式储管池,的运转问题,结构和传动问题。

1.根据软管的规格尺寸,重量及弯曲半径进行了储管池的外形尺寸设计。

本次大盘的设计尺寸为: (如图1)

有效外径(外圈:):25m;

有效内径(内圈):6m;

有效高度:6m;

图1

经过计算:理论容管量:22公里,最大承载力:4000吨。

2.经过大量调研,证明储管池更适合我们的软管铺设项目。

因为储管盘(如图2)的缺点,是它需要一个能够升降的排线机构,这个结构需要一个稳定的桁架结构,这都会带来巨大的投入,而且需要更大的功率来保证管线在排布时候保持一定的张力。万一由于设备的故障,这个张力无法提供,则管线就会有自然脱落的危险,这样将会造成管线损坏的风险。而且遇到软管的接头部分,储管盘的排线方式更是无法解决接头的固定问题。而储管池这种依靠自身重量形成“S”的排线方式(如图3),正好能克服储管盘的缺点。

图2图3

3.对于软管的排管方式,采取依靠回转轴承运转,将软管进行左右排布均匀。

考虑到软管悬空段的重量,排管臂设计的参数为9吨。能够完全让软管自由的在

左右移动,完全取代了以前需要10多个人工进行手动排管的作业方式。(如图4)

图4

4.对于软管接头部分属于刚性体,在软管接头进入储管池内,采取了增加了沙袋或

棉被等措施,保证软管接头的软着陆,进而不会损坏软管接头根部的软管和下一层软管(图5)。

图5

5.4000吨25米大盘的运转的关键部分是回转轴承。

由于储管池在船舶上的位置已经确定,根据船舶的运输稳性计算得出大盘的最大惯性力为1951t。根据回转支承的承载力曲线,选定回转轴承为三排滚柱轴承。(如图6)

图6

6.解决储管池的结构和传动问题。

卧式储管池形式的软管铺设系统,最复杂的属于储管池的设计。因为要考到储管池在运输过程中的自身运输强度,就需要对其结构进行强度校核。经过设计,本储管池的结构主要由心轴,护栏,底托面板,底托,底座,回转支承底座等构成。(图7)

图7

6.1 储管池定心底座

储管池定心底座主要和船舶甲板焊接,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运输,主要型材为工字钢,定心底座安装固定后,再进行扇形底座的安装

6.2 储管池底座

储管池底座主要和船舶甲板焊接,现规定分成扇形片,每片扇形片需要焊接完成后,进行整体去应力热处理,再整体机械切削加工,使支撑滚轮基面处于同一个平面内。每片之间采取螺栓和定位销组对,定心底座和扇形安装完成后,用工字钢焊接加强,保证两个底座的同心度。

6.3 储管池支撑滚轮

储管池支撑滚轮主要负责承受负载,支撑滚轮通过螺栓安装在每个扇形底座上。

储管池底座上分布180个支撑滚轮;

滚轮材质:铸钢;

每个滚轮最大承载力:60吨;

滚轮宽度:200mm;

滚轮直径:400mm;

6.4储管池底托

储管池底托上主要存放4000吨的管线,底托下方带有导轨和支撑滚轮接触,依靠回转轴承进而旋转,储管池底托分为16个扇形板,每片扇形片需要焊接完成后,进行整体去应力热处理,再整体机械切削加工,使导轮支撑基面处于同一个平面内。

每片之间采取螺栓和定位销进行组对。 导轮需要采用耐磨高强度合金钢材质。

6.5 储管池芯轴

管线通过芯轴缠绕在储管池中,芯轴承受较大的动载荷。

6.7 储管池外部护栏

储管池外部护栏防止管线的径向滑移,为此外部护栏也具有一定的强度,来克服船舶摇晃产生的惯性力,外部护栏的结构图(见附件6);外部护栏之间用螺栓连接。

6.8 储管池驱动系统

储管池驱动电机:大功率电机;

储管池驱动方式:销齿传动;

储管池运转速度:0-15m/min;

储管池内圈最大卷绕力:9吨;

7.储管池作业线的优点

1.一次性存储的管线长度较长。

由于这种池型的有效体积比较大,进而可根据需求设计存储量大的储管池

可以大大减少海上施工工期,进而降低海上施工风险。

由于这种储管池存储的基本上都为连续的长距离管缆,这样缩短了海上对接接头的时间,进而能够在海上短暂的天气窗口下,顺利完成施工,进而降低施工风险,同时也降低海上施工费用。

2.可以节约甲板面积,进而选择经济性的船舶

对于长度较长的软管,如果用立式大盘的方式进行存储和铺设,将会因为船舶甲板面积不足而选择大型的作业船舶,但如果用这种卧式储管池铺设设备,则因为整体占甲板面积集中,从而有效的利用了船舶甲板面积,进而能降低船舶租赁费用。

3.设备的整体费用相对于立式大盘的费用会降低。

从整体的费用来看,存储同样的长度的软管用立式大盘的总体造价会比储管池的费用高。从目前使用的立式大盘来看,需要存储1公里软管,至少需要1个大盘。加上大盘需要一个地辊放线器,仅这两样设备的价钱就比现有的储管池总价高出1倍。

8.当前国内外同类先进技术概况

目前国内的软管铺设主要为我公司负责,铺设的方式有龙门式立式软管铺设系统,地辊式软管铺设系统。龙门式软管铺设系统中的软管存储设备一次容纳3.6公里的软管。此种方式的缺点是:需要在海上进行倒盘过驳作业,每次铺设完毕后,作业船舶均需要从铺设目的地返回锚地进行倒盘过驳作业,导致铺设周期长,效率不太高。地辊式软管铺设系统不必要每次到锚地进行过驳作业,但每盘的存储量有限,而且由于船舶的吊装能力不足,每个盘都需要一个地辊放线器,导致费用比较高,占用船舶甲板面积也大。

国外的卧式软管铺设系统比较多,主要分为卧式储管盘和卧式储管池两种类型,主要区别为:储管盘的出管方式为侧面出管和收管,出管的方向和水平面平行,如图8所示。

而储管池的出管方式顶部出管和收管,出管方向几乎垂直于水平面(相对于池底部),如图9所示。

图8

图9

9.成果的重要技术参数与国内外已有同类先进技术全面对比情况

10.成果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情况

经济效益:

1. 卧式储管池软管铺设方法,在计划工期内完成了软管铺设。

2. 公司拥有了自己的软管铺设专业装备,为软管产品打入国际市场奠定了基础,创造了更多的施工项目机会。

3. 解决了软管铺设需采用专业软管铺管船的瓶颈,减少了施工投资。

4. 填补了国内软管铺设的空缺,避免铺设软管需动员国外船舶而产生的较大费用。

社会效益:

填补了国内卧式软管铺设作业线的空白,为油田建设做出巨大贡献。

11.结束语

本项目使得NOED的软管铺设装备有了质的飞跃,从最初的倒盘过驳的简单作业方式,到一次性大容量,大吨位的,高速度,高效率的自动化铺设方式,锻炼了一部分技术人员的创新能力,也节约了海上作业时间,节省了劳动力,让海上施工的工人们感触到NOED的科技带来的实惠和好处。

参考 文 献

成大先 主编机械设计手册(减(变)速器.电机与电气) 化学工业出版社

阮友德 PLC、变频器、触摸屏综合应用实训.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

张利平 液压站设计[M].河北科技大学教材,1999.

上一篇:探讨建筑工程模板施工技术 下一篇:软硬岩互层\节理裂隙发育破碎岩体工程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