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处静坐醒昏愦

时间:2022-10-10 01:18:37

(一)

据《名医类案》记载,有一位翰林学士,叫邝子元,胸怀大志,满腹经纶,却由京城被派往外地为一小官。他本想干上几年,能回京荣升,但不料十几年过去了,仍不得升迁。他渐渐感到心灰意冷、悲观失望,整日闷闷不乐,久而久之竟发展到茶饭不香,夜寐不安,严重时则精神失常,昏愦如梦,或胡言乱语,谵语狂躁,时发时止,久治不愈。他对医药渐渐失去了信心,不再求医问药,任其发作。

后来,他偶然听说真空寺有一位老和尚,不用药物,不祈鬼神,能治心病,就满怀希望前往求治。老和尚详细诊察病情后,对他说:“你的病起于烦恼,生于妄想。且过度,劳伤心神,使肾水不足,心火亢盛。若想治愈,必须消除烦恼,断绝妄想,清心寡欲,安静休养。常言道:‘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只要你能醒悟过来,照我说的去做,就一定能从烦恼苦闷中解脱出来,病也就不治自愈了。”

子元听了老和尚的话,觉得很有道理,就找了一间僻静房屋,独自居住,每日除了饮食睡眠之外,就是闭目静坐养神。人间万事,一概不想;荣华富贵、功名成就、儿女私情等,都抛到了九霄云外。如此经过一个多月时间,他便觉得精神轻松愉快,饮食香甜,睡眠踏实,从此再也没有发生过昏愦谵妄的现象。

(二)

烦恼妄想,患得患失,最伤心神。

禅家把妄想分为三种:

一种为过去妄想,即常常回忆以前的荣辱恩仇、悲欢离合及种种闲情。

一种为现在妄想,即事到眼前,唯求万全,畏首畏尾,三番四复,犹豫不决。

还有一种为未来妄想,即期望日后荣华富贵,万事如愿,或期待功成名遂,告老归乡,或盼望子孙早日成才,光宗耀祖,以及种种难成难得的美事。

这些妄想,时而产生,时而幻灭,禅家谓之幻心。能认识到自己的妄想,毅然斩断念头,禅家谓之觉心。不怕产生妄想,就怕醒悟太迟,陷入苦海。若能恬淡虚无,扫除杂念,自无烦恼可言。

此外,太过,失于节制,最易耗伤肾水真阴,不能上济于心,致使心火亢盛。凡溺爱女色,荒淫无度,禅家谓之外感之欲。若求女未得,苦苦相思,或梦中相会,禅家谓之内生之欲。若能抛弃这两种欲求,则肾水滋生,可以上济于心,使心火不亢。

还有,操劳辛苦,也易使心火上炎。如读书作文,苦苦思索、废寝忘食,禅家谓之理障。若经营事业,东奔西忙、不辞艰辛,禅家谓之事障。若能劳逸适度、起居有常,则可使心火下交于肾,不致上炎。心肾水火相交,阴阳协调,自然精神和畅,身体安康。

本例患者烦恼妄想,劳心伤神,不节,损耗肾水,使心肾不交,所以精神失常,昏愦谵妄。后来能听从老和尚的劝导,独处静坐,扫空万缘,所以使昏愦谵妄不药而自愈。可见烦恼劳神为病,须用澄心静志之法,不可乱投药石,再攻伐无过。

上一篇:齐建会:设计理念需在不断实践中升华 下一篇:张元大赞李泉“好演员”